书城宗教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15299200000125

第125章 恭敬做人

孔子教育我们做人做事应以诚、敬、信为要点,即诚实、恭敬、守信。这是做人最应具备的良好品德,而恭敬则是三个要点中最为外露的一个要点,它从外表上就给我们确立了一个最基本的品德规范。事实上,倘若你真的做到了对人不失恭敬,你也一定会受益非浅。

兜率从悦禅师在参访清素禅师时,非常恭敬。有次吃荔枝,正好经过清素禅师的窗口,就恭敬地停下来说:“长老!这是家乡江西来的水果,请您尝尝!”

清素很欢喜地接过荔枝,感慨地说:“自从先师圆寂后,已经很久没吃过这种水果了。”

从悦问道:“长老先师是何大德?”

清素答道:“慈明禅师,我去他座下忝为职事十三年。”

从悦禅师非常惊讶地赞叹道:“十三年来甘愿忍受职事这样的贱役,一定得到他的真传了吧?”

清素禅师看着手中的荔枝,感激地说道:“我因福薄,先师授记,不许传人。如今看你这般虔诚,为了荔枝之缘,我愿破例为你印证!”

从悦禅师具道所见。

清素禅师开示道:“世界是佛魔共有的。最后放下时,要能入佛,不能入魔。”

从悦大师得道之后,清素禅师先喊道:“我今为你点破,让你得大自在,但切不可说是承传于我!你自有你的老师!”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荔枝有缘,即能悟道。“佛法在恭敬中求”,从悦也就是在对前辈的恭敬中得道的。古人一饭之思,终生不忘,如清素禅师,一荔之赐,竟肯道破心得,此乃感恩有缘也。

其实,大凡做事,都离不开“恭敬”二字。我们必须培养自己恭敬的品质,以良好的态度为人处世,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达到巧妙地处世。

恭敬要敬自己,敬他人,敬自己所做的事。有的人只敬自己,不敬他人,把自己看得很高,不把别人放在心上。这不是真正的敬自己。因为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也会受到别人相同的对待。所以,真正敬自己的人先敬他人,于是他也得到了他人尊敬。

当然,敬自己还不是换取他人尊敬这么简单,把自己看成一个有修养的人,并按有修养的方式对待任何人,这才是真正的敬自己。如果只是换取尊敬的话,就可能差别对待:瞧不起地位低的人,因为我不想得到他们的尊敬;对无修养的人不客气,因为他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他。如此一来,也跟没有修养的人一样没有修养了。

为什么敬自己所做的事呢?你只有对这件事保持敬意,才会诚心诚意去做,然后才能做到最好。有的人对喜欢的事认认真真去做,对不喜欢的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是对做事缺乏正确理解的缘故。有一位古代皇帝,每天晚上写字,就让太子给他磨墨。有时磨得很晚,太子困得眼皮都睁不开了。他就问:“您为什么老要我给您磨墨?”皇帝说:“我不是让你磨墨,我是让墨磨你。”太子恍然大悟。

有些事的确不重要也不为自己所喜,但凡事认真做到最好的态度非常重要。

孔子30岁跟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后,他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手法从生疏渐至熟练。过了10天,师襄子对他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很不错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说:“我虽然学会了曲谱,可是还没有学会弹奏的技巧啊!”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认为孔子的手法已经很熟练了,乐曲也弹奏得更和谐悦耳了,就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弹奏技巧,可是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被他精彩的弹奏迷住了。一曲终了,师襄子长长吁了一口气说:“你已经领会了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还是说:“我虽然弹得有点像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请师襄子来听琴。一曲既罢,师襄子感慨地问:“你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

孔子兴奋地说:“是的!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他莫非是周文王吗?”

师襄子既惊讶又敬佩,激动地说:“你说得很对,我的老师曾告诉我,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你百学不厌,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如果一个人总是按这种态度做人做事,他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不凡的人。

恭敬做人,敬自己、敬他人、敬自己所做之事,则事无不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