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提高员工执行力的30个细节
15301200000004

第4章 胜任: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

当今职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面临的变化越来越多,作为一个职场人士,你是否感觉到了压力?你是否想过,如果我不在这个公司做了,下一步我可以去哪里?如果我不做这个工作了,我还可以做什么?我能为下一个组织贡献什么价值?

转换工作,是当今职场每一个人必须面临的问题,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一辈子只做一种工作,也不可能只在一个组织里工作。很多时候,我们要么主动离开现在的组织去寻找更适合我们的职位,要么就是被组织淘汰,不得不去找新的职位。职场中变化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真诚面对的现实问题。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行动?如何在不断变换中保持自我,而不至于迷失?如何使自己不被变化击倒,勇敢面对各种有意识的或者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我想,针对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是打造职场胜任力。所谓职场胜任力,是指一个人适合组织生存的能力,这个能力主要表现在知识、经验和技能三个方面,以此为核心,全面塑造自己胜任职场生活的能力和素质,使自己具备再次就业的能力,在离开一个组织之后能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和职位。

当我们具备了职场胜任力,内心就不会再充满焦虑,就不会轻易否定自己,对自己的信心就有正面的反馈,即便是在一个组织里做得不成功,也可以主动地或者心情平静地离开,然后在人才市场上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

对于不同岗位而言,需要的胜任力有许多是共通的,拥有这些能力,无疑就是拥有了纵横职场并让老板、同事和你自己都能感受到快乐的“超能量”。

一、积极主动

指在工作过程中无需他人指示或要求,就能自动自发采取行动完成工作或达成目标,除此以外,还能够主动承担额外责任以达成工作目标。当面临问题时,也能够积极面对、立即响应,并根据判断采取行动。作为一个职场人士,除了每天工作,完成职责范围内的任务以外,我们更要注重自我的更新,注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获得新的经验,综合提升自身的素质,提高产能,这样,在面临新情况的时候,才会有效率,才会产出新的成果。

记得一个管理学者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大类活动,一类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就是学习;一类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就是工作。学习与工作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而学习是提高我们产能的最有效的途径,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产出更好的成果,获得更大的提升。

二、团队合作

现在的工作节奏及工作方法讲求团队的配合,想要单枪匹马独战沙场,并取得胜利的故事恐怕已经不复存在。作为职场中的个体,应该能够做到积极参与团队,且能与团队成员共同合作,达成团队目标。那么,如何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做到“合作”呢?

首先是要能接纳、尊重团队成员的意见,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如果自己拥有建设性的建议,也可以委婉提出;其次,支持团队的决定,以团队目标为优先;三是身体力行,主动承担责任,在团队中尽力完成个人职责,鼓励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团队、努力工作;四是主动提供协助或与其他成员分享信息,营造合作气氛。

三、顾客导向

这里的顾客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简单来说,所有与公司工作或业务相关的上下游,甚至你的上级主管或者下属,都是你的“顾客”。所谓以顾客为导向,也就是要求在制定、执行个人行动或计划时,能以他们的需求为主要考虑,包括:知道客户在想什么,通过各种方式主动了解、发掘顾客需求;分享信息;在做决定或行动前设身处地考虑顾客的想法和要求,在事后了解他们的感受,并提出方法或机制提高顾客满意度。

四、持续学习

身处一个知识爆发的时代,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能都需要我们保持一颗持续学习的心;需要我们主动发现自己的学习需求,把握学习机会,不断充实工作中所需要的相关专业技能。不过,学习也应该是有的放矢,根据工作内容及职责设定学习发展的方向,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公司都会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机会及免费的资源,要善用这些机会和资源,并将所学在工作中充分利用起来。毕竟,只有在用的过程中,知识才能转化为属于自己的财富及经验,并最终创造价值。

五、工作管理

每个人每天都面临很多需要处理的工作,如何有效分配、运用自己的时间与资源,并且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就成为一门大学问。在面对大堆棘手的工作时,可以先分析一下这些工作的轻重缓急,按照由急到缓、由重而轻的方式排定优先级。工作排序、事先准备工作所需资源等,只会占用你每天早上或下班时非常短的时间,却可以让你在处理工作时做到胸有成竹。

此外,做工作计划时还要考虑到可能突发的状况,预留弹性时间。而借助于E化管理等科学手段来协助工作,也是聪明的选择。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应保持100%的专注,避免因无关事情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进度。

六、沟通能力

这种能力指既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正确解读他人所传达的信息。在工作过程中,很多人并不缺少表达自我的能力,但沟通中另一个重要部分——聆听,却常常被忽视。沟通是双方面的,人们除了应该根据不同对象运用适当方法清楚表达信息,还要能够聆听和理解别人的意思,响应并确认信息的正确性。

七、结构化能力

所谓结构化能力,是对一个人所具备的综合能力的概括,是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策划能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等能力和素质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率开展,取得高绩效。当你具备了这些能力的时候,你就拥有了结构化能力,这将对提高你的职场胜任力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

要做到提高结构化能力,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是“结构化”工作的前导,当一条清晰的职业晋升路线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更加清楚自己欠缺什么,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强化哪些能力,从而激励你学习充电,并不断寻找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以使自己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提高工作效率和技能,为向更高一层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许你并不明白职业生涯规划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职业生涯规划对你来说过于深奥和繁琐。没有关系,有两条路你可以选择,一个是求助于网络,在搜索器里输入“职业生涯规划”,你就可以很快得到帮助,对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第二条路就是看一下公司的组织结构图,看看自己目前职位的上一级职位是什么,那就是你的下一个目标。也许你会说,我既不懂职业生涯规划,也不愿意从事现在正在干的工作,那么我建议你换一个你喜欢的职位再来重复以上两条。

2.“结构化”知识体系。

学习为你提升结构化能力提供知识准备。

学习充电与职场胜任力相伴相生,在这个知识爆炸、经验贬值的时代,学习就像你每天都需要的面包一样重要,如果你停止了学习,你就是选择了退步,这是非常可怕的。

同时,如果工作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对本职工作之外的东西则不管不问,那么你的结构化能力也不可能有大的进步。

结合你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不断补充知识给养,使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化,以此帮助你提升结构化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比如,一个积极寻求进步的信息管理员的学习计划就不能仅仅是一些简单的信息管理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为同事解决电脑死机之类的小问题,而是要提升到系统化信息建设的高度,从电脑高手过渡到信息化建设的高手,这样你的结构化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晋升才会更有希望。

3.提升系统思考的能力。

在工作当中,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刨根问底,进行系统思考,深究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原因之后,还要问原因的原因,直至找到问题的根本症结,这实际上就是结构化的系统思考。当找到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之后,再制定结构化的解决方案,使问题得到系统的解决,以此锻炼和提高你的结构化能力。

4.制定结构化的行动方案。

以前的观念是“别坐在这里了,赶快去行动吧”,现在这种观念已经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别急着行动,坐下来想想再去做”。这两者的区别不在于说法的变换,而是蕴涵着深厚的哲理,更为时兴的观点认为计划的准确与完善比行动的快捷要重要得多。时间管理专家说,“你用于计划的时间越长,工作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西方有句谚语,“用脚走不通的路,用脑袋可以走得通”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就是提醒你,不要一味蛮干,要有思路和方案,甚至是多套方案。

由此看来,制定结构化的行动方案比匆忙行事更为重要。能否制定一个结构化的行动方案也是考验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你可以把一个方案结构化,把方案所应包含的要素都一一准确定位,对方案所要达到的目标、方案的操作程序、方案的执行者和监督检查者的职责、方案的实施进度和时间表、方案的验收标准,等等,都做出了准确的描述和定位的时候,你的结构化能力就得到了提升,也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赏识,从而帮助你获得晋升机会。

5.对行动方案进行“第二次创造”。

柯维说,“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两次创造,一次是心智上的创造,一次是行为上的创造。”所谓心智创造就是系统思考并制定行动方案,所谓行为创造就是将行动方案付诸实施,使之由愿望变成现实。

当结构化的行动方案被获准实施之后,你需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面临怀疑、对抗、不合作等消极因素的压力,但你不能放弃,要顶住压力,不断排除外来干扰,化解矛盾,与方方面面的人保持沟通,积极创造一个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努力为行动方案的成功实施赚取“加分”,使行动方案最终得以实现。

当你完成了“第二次创造”的时候,你的结构化能力就有了业绩证明,晋升之路就更加开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