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文秘工作实用大全
15301600000016

第16章 新闻文书

(一):消息的写法

一、概述及写作要求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文字最短、时间性最强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于它的新闻特色最为鲜明,它又是新闻报道中最主要的写作形式。

无论是新华社的国内外通稿,还是新华网的网络新闻,从写作体裁来说,都是以消息稿件为主,约占发稿总数的80%左右。

消息贵在“短、准、快”。篇幅短,点题准,出手快。自然界精彩的镜头都在转瞬间,是为“短而精”;顺其自然,单刀直入,不偏不倚,一语破的,是为“精而准”;符合逻辑,抓准要害,妙笔神来,快言快语快节奏,抢字当头快出手,是为“准而快”。短而不空,准而不死,快而不乱,乃消息写作之要。

写消息要注意标题的写作。真实、准确、凝练、鲜明、生动,有高度而不拔高,有深度而不深奥,讲真实而不死板,讲文采而不浮华,虚实相间,主副相托。

写消息首先要写好导语。导语撮全篇之要,举全篇之纲,使读者一目了然,一目未然,并能吸引读者不看不罢休。导语无定式,可开门见山,可曲径通幽。导语显个性,风格定全局。

写消息要有好的、新的角度,做到一个“巧”字。选题巧,立意巧,谋篇巧,构思巧,语言巧。

消息语言忌讳花里胡哨,但更加忌讳死板。消息不是说教,不是灌输,不是板着面孔训人。

消息是与读者受众对话,死板、严肃,就拉大了和读者的“距离”。

写消息要注意背景的写作。深挖背景,打破砂锅问到底。任何新闻都是回答三个问题:什么事、怎么做、为什么,没有背景材料,就缺了一个为什么。背景材料,要深、广、详,运用要精、简、当。

消息要简明,但并不是简单。消息有灵魂,要见物见人见思想,是简洁之中见厚重,简朴之中见华美。即使纯工作报道,也要这样。

二、范文

例一:

台北钱穆林语堂纪念馆将重新开放

新华社台北1月2日电(记者张勇赵新兵)台北市有关部门目前正加紧修葺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和文学家林语堂的纪念馆,并计划于今年3月底前对公众开放。

据了解,位于台北士林外双溪东吴大学校区内的钱穆纪念馆,原为钱穆曾经居住过的素书楼;坐落在阳明山腰仰德大道上的林语堂纪念馆,则是林语堂的故居,里面还有他的坟冢……

根据当地文化部门的构想,林语堂纪念馆定位在“文学”,钱穆纪念馆则定位于“学术”,两馆均将开放为文化及艺术的活动场所,房间还可提供给外界举办研讨会等。

两馆的经营权日前已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分别由东吴大学及宜兰佛光大学取得。这是岛内首次采用公办民营的方式运作名人纪念馆。

另据了解,目前东吴校方正和钱穆夫人胡美琦及素书楼基金会联系,希望将钱穆的藏书和手稿搬回素书楼,尽量恢复其原貌,使之成为后人缅怀大师的场所。

例二:

万载“12·30”爆炸事故原因初步查明新华社南昌1月2日电2001年12月30日发生在江西万载县黄茅镇港商独资企业攀达烟花制造有限公司的爆炸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这起事故的原因是礼花弹厂零件车间装药工潘小华(已经在事故中死亡)在敲装药筒时用力过猛引起爆炸,导致药筒中转仓库爆炸,产生巨大冲击波……继而造成礼花弹生产工区、成品仓库接连爆炸。

据悉,此次事故共造成14人死亡,其中12名女性、2名男性,因伤住院61人。目前,事故善后处理工作正在进行,死难者家属得到及时安抚,住院伤员的伤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