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只剩下一个柠檬了,自卑的人说,我垮了,我连一点机会都没有了,然后他就开始诅咒这个世界,让自己沉浸在可怜之中。自卑者的特点是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轻视、怀疑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而成大事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拒绝与自卑纠缠,一脚把自卑踩得粉碎。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你是神仙,也会沦为平庸之辈。
生活中,自卑的人总认为处处不如别人,自己看不起自己,“我不行”“我没希望”“我会失败”等话总是挂在嘴边。但同时,自卑的人往往自尊心极强,自卑与自尊心理经常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会造成极其浮躁的心理。
自卑是弱者的名片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自卑往往伴随着懈怠。”自卑,是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除了消磨一个人的雄心、意志,使他自暴自弃、悲观泄气之外,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作用。对于年轻人来说,未来的征途还很漫长,即便起步时迟缓了一些,或走了点弯路,成绩一时不如人,也远不足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个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刚起跑时,比别人慢了一些,但并不要紧,只要他攒足劲,照样可以赶上、超过前面的人,甚至可能成为冠军。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让自己陷入到自卑中。
从某种角度来说,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一个人若被这种自卑感所控制,其精神生活将会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而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个性也得不到显露。可以说,自卑是压抑创造力的一块石头。
1951年,英国一位名叫弗兰克林的天才女科学家,从自己拍得极好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之后,她就这一发现做了一次演讲。然而由于她自卑心理太重,又怀疑自己的假说是错误的,从而放弃了这个假说。1953年,在弗兰克林之后,科学家克里克和沃森,也从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假说,从而标志着生物时代的到来。二人因此而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可想而知,如果弗兰克林不是自卑,而坚信自己的假说,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这个伟大的发现肯定会以她的名字载入史册。可见,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情绪的“俘虏”,是很难施展自身的才华的。
自卑者,总是一味轻视自己,总感到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也比不上别人。怕正面接触别人的优点,回避自己的弱项,这种情绪一旦占据心头,结果是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犹豫、忧郁、烦恼、焦虑便纷至沓来。倘若遇到一点困难或者挫折,便长吁短叹,消沉绝望,那些光明、美丽的希望似乎都与自己断绝了关系,这与现代青少年应该具备的自信心和宽广胸怀是格格不入的,必须引起青少年的警觉和注意。
就像学校里有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一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为什么不再努力一把,超过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呢?总是自我嘲讽,总觉得那些人智商高,比我们聪明,各个方面都比我们好。但是为什么不想一下,其实我们只是为自己的不努力在找借口呢。
世界上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其优势,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自卑是一种没有必要的自我堕落。一个人如果陷入了自卑的泥潭,他能找到一万个理由说自己为何不如别人。比如:我个矮、我长得黑、我眼睛小、我不苗条、我嘴大、我有口音、我汗毛太多、我父母没地位、我学历太低、我有病等。人因为自卑而焦虑,于是分散了注意力,从而破坏了自己的成功,导致失败——自卑——焦虑——分散注意力——失败,这就是自卑者自己制造的恶性循环。一个人如果陷入了自卑,在人际交往中除了封闭自己以外,就有可能永远走不出自卑的阴影。
一个有自卑情结的人,不仅不敢有远大的目标,同时他将永远不会出类拔萃。因为自卑是麻痹药,自卑是落后丹,自卑是自杀的剧毒品!
如何走出自卑的泥潭
从心理学角度讲,克服自卑心理主要是通过补偿的方法。自卑心理的补偿有自觉与不自觉、积极与消极之分。比如,有的人明知自己没有多大本领,却故作姿态,借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很明显,这样的补偿方法是不可取的。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积极的方式:
一、增强信心
当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不如人的时候,热爱生活,想成为生活的强者的人,会懂得“以勤补拙”,懂得“笨鸟先飞”的道理。而要做到这一点,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乐观向上,对前途充满信心,并积极进取,才是消除自卑、促进成功的最有效的补偿方法。因此,自卑者要想摆脱现状,首先要有自信!
二、正确地评价自己
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千万不能因自己的某些不如别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要学会公平、正确地与人比较。
三、自我激励
自卑心理一般会使人变得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自卑者应当注意,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宜的目标,可以使你获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不断增强心中的自信元素。
四、多向名人学习
日常生活中可多读些名人成功的书籍,尤其是那些曾被自卑感困扰的名人的事迹,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经验,进而鼓励自己加强自信,发挥所长,集中精力,矢志不渝地达到目标。这样,自卑心理就会不驱而散,重见头顶一片蓝天。
五、设法正确地补偿自己
为了彻底克服自卑心理,可以采用两种积极的补偿:其一是勤能补拙,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这是积极的、有效的补偿。其二是扬长避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的缺陷有时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自己愿不愿意改变,只要下定决心,讲究科学方法,因势利导,就会使自己摆脱自卑,慢慢自信起来。
其实,每个人心底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种自卑感,但我们不应被自卑吓倒,而应超越自卑,让它升华为一种良好品格;当然,也不要自傲,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只有这样,你才会活得开心,活得顺利,未来才会充满光明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