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懦弱的人会成为某一群体或某种关系中的“受害”者,也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受气包”。懦弱者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怕”字当头,“不敢”为先。做什么事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这种人的结果往往不能守住自己的最低底限,不战而降。
做人要想“出人头地”,就不能太懦弱。假如你性格软弱,容易受人控制,而且见到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就想在那里生根,那么你必须给自己造一副能抵御一切的盔甲,因为,如果你向自己的懦弱天性让步,即便你在那儿生了根,你也不可能在那里生长、壮大,而会像一株无根的植物那样枯萎掉,既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你生命的汁液将流进别的茎皮里,你的一切行动将会像柳树叶子一样苍白无力,生命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做人不能太懦弱
懦弱的人无法在压力下生存,因为害怕竞争,在对手或困难面前,他们往往不善于坚持,而选择回避或屈服。
懦弱者通常与恐惧相伴,恐惧加懦弱,束缚了他的心灵和手脚,这种人品尝到的多是悲剧的滋味。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条大蛇在人间猖狂作乱,伤了不少人畜,以致农夫不敢下田耕地,商贾无法外出做买卖,大人无法放心让孩子上学,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敢出门了。
无奈之下,人们便跑到寺庙中向住持求救,大伙儿听说这位住持是位高僧,讲道时连顽石都会被点化,无论多么凶残的野兽都会被乖乖地驯服。
没过多久,住持就以自己的修为,驯服并教化了这条蛇,不但教它不可随意伤人,还点化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而蛇也在那天更有灵性了。
后来,人们发现这条蛇完全变了,变得有些畏怯与懦弱,于是纷纷欺侮它。有人拿竹棍打它,有人拿石头砸它,连一些顽皮的小孩都敢上前逗它。
一天,蛇被欺负得遍体鳞伤,气喘吁吁地爬到住持那儿。
“你怎么了?”住持见到蛇这副德性,感到非常吃惊。
“我……我……我……”大蛇一时间为之语塞。
“别急,有话慢慢说!”住持的眼神满是关怀。
“你不是一直教导我应该与世无争,和大家和睦相处,不要做出伤害人畜的行为吗?可是你看,人善被人欺,蛇善遭人戏,你的教导正确吗?”
“唉!”住持叹了一口气后说道,“我只是要求你不要伤害人畜,并没有让你丢失自己的个性,变得如此懦弱啊!”
将这个故事联系到现实中,可给人这样的启示:做人不能太懦弱,懦弱就没有尊严,懦弱就要受人欺凌。人不能强逞匹夫之勇,但也不能懦弱退让。做人当有理,有力,有节。
勇敢地与懦弱告别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被懦弱的性格所困扰,心灵陷于痛苦之中。那么怎样才能战胜懦弱呢?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以下对策:
一、重塑性格
每个人都能够培养出坚强的性格,不过懦弱的人大多有内向的气质,养成外向型坚强性格确实很困难。但是内向型坚强性格却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内向型坚强性格有三个特点:不锋芒毕露但有韧性,不热情奔放但有主见,不强词夺理但能坚持正确意见。从这几方面出发,相信可以使性格得到改变。
二、坚持自己
要想完全战胜懦弱的心理,就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尤其是面对飞扬跋扈的“强人”时,更应坚持自己。
三、敢于反击
反击前先学会发怒。懦弱的人多没有当众发脾气的体验,而习惯于沉默忍受。坚持自己,就要敢于适时发怒。
四、表现自己
在适当的场合学会表现自己,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把握较大的事情。因为,任何成分都会增强人的自信、力量和勇气,要不断地寻找机会表现自己,从而逐渐克服懦弱的性格。
五、行为武装
心理学认为,改善行为不端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素质。懦弱的人可以从行为不端上这样武装自己:遇见自己害怕的人,不要绕道走,径直迎着对方过去;身体站直,挺起胸膛与对方讲话;讲话时盯住对方的眼睛,开始做不到,就先盯住他的鼻梁;声音洪亮,如果对方声音超过你,就突然把声音降低;保持对话时的沉默间隔,不要急不可耐;不轻易将“对不起”之类的话说出口。这样能够强化自己的行为,你就会感到自己突然变得坚强胆壮,不再懦弱怕人了。
勇敢是人的个性品质之一,做人要勇敢。对于世人来说,勇敢的灵魂才可能拥有多姿多彩,充满激情的快乐和幸福。从现在开始,走出懦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