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和睦心理学
15306500000026

第26章 懂得用感恩的心孝敬父母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坚守不渝的价值取向,是炎黄子孙千秋不变的人格追求。

的确,父母是人的根本,是父母缔造了我们的一切,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

孝敬是亲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具有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在家庭中要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一个人,如果对给予自己生命的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不知孝敬,那就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那是没有道德可言的。

然而,近年来,我们从报纸上、电视上不断看到关于父母因儿女虐待而不得不诉诸法律的新闻报道。还有“他(她)不管父母,我也有权利不管!”这些话,出于儿女之口,听了实在叫人心寒!我们还有些人认为,给父母亲吃的、穿的、喝的,或者每个月往家里寄几个钱就是孝敬父母了,其实,这不一定是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和颜悦色,说话温和一些,脸上带着微笑。

一般来讲,父母对子女要求不高,并不是非要好吃好喝的,你把米饭、面条或者几个小菜往餐桌上一放,叫一声“爸爸妈妈,吃饭了!”父母吃起来也很香的。相反,你把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往餐桌上一摆,一言不发,再好吃东西,父母也吃不香。

其实,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

孝敬父母原来就这么简单。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让我们的爸爸妈妈欣慰、高兴和快乐。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有一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说:树想安静,可是,风总是不停地刮,它没法安静下来;儿女想孝敬父母,可是,父母快死了等不了了。

父母在时不孝敬,等他们去世了,又后悔莫及,那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孝敬父母,否则就来不及了。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给父母端茶倒水开始吧!

做到孝敬的方法

我们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那么我们平时该如何做呢?

(1)不让父母寂寞

我们一定要有时间多陪陪他们,即使是忙时也要经常打电话问候,因为中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子女将自己孤单的放在一边。

(2)学会尊重父母

我们年轻人和中老年人会因所处年代的不同,阅历的深浅不同,而在看待某些事物或处理某些事件上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尊重他,你就会采纳他好的建议,处理事情会考虑得更全面;另一方面,如果你能够尊重他,你的一些好的意见,相信他也能采纳。所以,尊重是家庭中和谐相处最基本原则。

(3)经常换位思考

就是说要经常站在他们的角度多为他们考虑,这样在心理上你会觉得为他们做一些事是理所当然的,会觉得更轻松。

(4)用爱说诚实话

很多时候,我们有责任表达自己的看法,关键是要找准时机,用爱心说诚实话,话说得温柔而坚定,让父母感受到爱,也明白自己的问题,效果会更好。

(5)培养积极兴趣

其实依赖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只是程度的不同,面对一些依赖倾向比较明显的父母,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他们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协助他们培养新的兴趣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准备一些书籍、杂志,让父母一起阅读,培养新的爱好和习惯,甚至可以留作业给他们,请他们看完后写读后感,然后一起讨论。

(6)建立交流机制

我们儿女应该和老人之间建立起一些规矩和规则,会让彼此懂得尊重、体谅和包容对方。比如有的老人报怨说:为了等孩子们的电话,每天都不敢出门!其实这就是我们没有和父母建立交流规则的后果,其实很简单,我们和父母约好某个时间,只要父母在那个时间等就可以了。

(7)制订幸福计划

我们可以请父母用一张纸写下他们一生中最想要实现的梦想,包括现在最想要做的事情、最想去的地方、最想买的礼物、最想要结交的好友等,然后协助父母去思考如何可以达成自己的梦想,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和支持,陪伴他们勇敢面对新的挑战,重建新的幸福生活。

温馨小提示

你是不是已经很长时间没与自己的父母沟通过了,其实孝敬并不是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有时只是要与父母多谈谈话,聊聊天而已。现在让我来教你一些与老人交谈的技巧吧!

1.态度

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你的亲切感。

2.位置

不要让老人抬起头或远距离跟你说话,那样老人会感觉你高高在上和难以亲近的,应该近距离弯下腰去与老人交谈,老人才会觉得与你平等和觉得你重视他。

3.交流

你的眼睛要注视对方眼睛,你的视线不要游走不定,让老人觉得你不关注他,同性间可以摸着对方的手交谈。

4.语言

说话的速度要相对慢些,语调要适中,有些老人弱听,则必须大声点,但还要看对方表情和反应,去判断对方需要。

5.了解情况

要了解老人的脾气、喜好,可以事先打听或在日后的相互接触中进一步慢慢了解。

6.选择

要选择老人喜爱的话题,如家乡、亲人、年轻时的事、电视节目等,避免提及老人不喜欢的话题,也可以先多说一下自己,让老人信任你后再展开别的话题。

7.赞赏

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老人家就像小朋友一样,喜欢表扬、夸奖,所以,你要真诚、慷慨地多赞美他,他就高兴,那谈话的气氛就会活跃很多。

8.应变

万一有事谈得不如意或老人情绪有变,尽量不要劝说,先用手轻拍对方手或肩膀作为安慰,稳定情绪,然后扯开话题。

9.耐心

老人家一般都比较唠叨,一点点事可以说很久,你不要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要耐心地去倾听老人的话。每个人都会变老,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经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