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和睦心理学
15306500000027

第27章 隔代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当今家庭,有不少孩子与祖辈,即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系密切,而与父母相对要疏远一些,甚至有些祖辈与孙子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了互相间的精神寄托。这种祖辈对孙辈超乎对子辈的感情,俗称隔代亲。

了解隔代亲的原因

隔代亲几乎是家庭中常见的一种普遍现象,老年人的隔代亲,蕴藏着不少心理学上的道理。其实,我们很多老人在儿女们年少时,并不是不想亲他们,而因忙于工作等因素而未能顾及。而老人们现实大多有相当多的闲暇时间,潜在的爱幼心理自然会在幼辈身上尽情释放。

小孙辈代表着天真和纯洁,而成人世界中不仅充满着竞争与挑战,而且还可能存在欺骗与陷阱。我们失去了社会竞争力以后的老年人,当然渴望多多接触小孙辈。

小孙辈代表着生命和活力。一个只有老年人和成人组成的家庭,往往显得过分死板或严肃。若有个淘气的小孙儿,虽然需要大人们的细心照料,但他们的童稚也带来了非常多的快乐。

小孙辈行动活跃、爱思考问题。我们老年人与小孙儿相处时,会因跟随着他们的活动而使身体得到锻炼,也会因跟随着他们的思考而运作头脑,以致忘却了心中的烦恼和忧愁,这样可以延缓身心的衰老。处在衰退期的老年人,更愿接近这些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孙儿们。

我们的儿女们大多忙于工作等其他事务,没有多少时间陪伴老人。而小孙辈们可以拥有比他们的父母更多的时间,去到老人身边做伴。这样最能解除老年人的寂寞和孤独,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宽慰,甚至还会焕发起老年人尚未泯灭的童心。

认识隔代亲的利弊

隔代亲有一定的优势,也有一定的缺点。具体来说,隔代亲有三大优点:

一是对孙辈的发育成长有利。很多“神童”就是得到了知识经验丰富的祖辈的超前引导才脱颖而出的。

二是对子辈有利。子辈忙于工作,孩子由祖辈教养,得以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志于事业。

三是对祖辈有利。不仅可以解除孤寂,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命活力,还可以老有所为,发挥余热。这种与孙辈玩耍游戏的天伦之乐对帮助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大有裨益。

但隔代亲的优越性尽管不少,同时却也带来了很多不利于儿童健康成才的隐患。

一是会延长“童稚心理”时期。一些祖辈人生的坎坷经历,注定了他们对孙辈们的偏爱,这种偏爱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溺爱。爱得过分,就会阻碍孩子正常心理发育。

二是导致教育的“脱代”。祖辈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几十年之前,时至今日,他们中不少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之前。在与孙辈的亲密接触中,他们的世界观无意中会隔代传播,以至增加孩子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难度。

三是疏远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导致亲子的隔阂。祖辈爱孙与父母爱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似是彼此都爱孩子,不同的是祖爱孙偏宽,而父母爱子则偏于严。这种教育支点的分歧,很容易导致亲子隔阂。

隔代亲有利有弊,处理不适当,就会影响家庭关系。希望我们年轻的家长能扬长避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和祖辈多沟通多商量,获得祖辈的认可和支持,如此可以更好地让孩子在祖辈的爱护下健康成长起来!

处理隔代亲的技巧

隔代亲有利有弊,这就需要我们要多思考,多学习,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真正享受到晚年的天伦之乐!

(1)以身作则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有时大人做的不对了,允许孩子当面讲。孩子当面指出长辈缺点的时候,也正是加强他养成该方面好习惯、好观念的绝佳时机。

(2)说话算数

答应孩子的就一定要办到,但不要轻易承诺。

(3)多多表扬

看到孩子有了进步,就及时肯定,及时表扬,以巩固他的优点和长处。多表扬少批评,指正孩子缺点时,要讲究方式方法,让他乐于接受。大人还爱别人“戴高帽”,何况孩子呢!

(4)多多鼓励

面对困难时孩子会胆怯,犹豫,如打针、喝中药、怕黑等,那就用鼓励的办法解决。

(5)疼爱有度

我们一直提醒自己,千万不能一味惯着他、顺着他,疼爱也要有节制。要让他在家里也要保持在幼儿园培养的良好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不时给他出个难题,让他受点挫折,经历点小磨难。

(6)以理服人

讲道理是一味灵丹妙药,对待懵懂的孩子更需要多讲道理,遇事别动不动就训斥打骂。另外,在教他文化知识、生活常识、社会知识之余,再多教一些做人的道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7)不要越位

既不越孩子的位,不大事小事包办,也不越孩子父母的位,不当孩子的保护伞,尊重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多和父母亲近,不要让隔代亲胜过父子情、母子情。

温馨小提示

你是不是对自己的孙子孙女疼爱有加,但却因此与他们的父母产生了矛盾。现在让我来教你一些正确处理隔代亲的技巧吧!

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而,祖辈与父辈应当多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不要妨碍和过多包揽,干涉自己的子女对孙辈的正面教育。尤其切忌当着第三代的面进行指责和干涉。这样做可以减少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或者由此造成的不必要的冲突。

当好孩子的语言、生活和行为教师,做出表率。这是因为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甚至音容笑貌、待人接物等,孙辈们都看在眼里,印在心里,并易于效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第三代要有节制地爱。教育学家们曾经把对孩子的爱分为4种:娇纵的爱、专横的爱、包办的爱、明智的爱。我们只能采用对孙辈明智的爱。凡是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决不能依顺迁就;孩子做错了事,坚持耐心教育,以理服人。

切忌护短。护短的最大恶果,是让孩子是非不分、曲直不明,长此以往,会使孩子逐步走上邪路。护短的老人是“近视眼”,从眼下看,孩子也许可以受到自尊心的保护和短暂的满足。但从长远看,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品格出现问题时,反过来会埋怨长辈未能及时纠正而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