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每年东南数百万石漕粮被送往北京、通州或者蓟州等处,送往这些地方的漕粮都要从天津经过。并且有时由于某种原因,每年从天津经过的这些漕粮,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被截留在天津,或就此存贮于天津,或经过暂时的存贮后,再转运它处。
一、明朝经由天津漕粮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明实录中,从永乐九年(1411年)开始,有每年通过京杭运河输送漕粮数量的记载,这些漕粮大部分经过天津进入京仓、通州仓、蓟州仓,以及其他仓库,但也有一部分漕粮,因改折,或者截留他用,而不经由天津。
五年未记备注:“规定总额”一栏内,正德十五年以上年份及隆庆元年、万历三十八年、万历四十一年、泰昌元年之数字,是根据明朝之规定添加,其他是根据明实录记载。
“实运总额”一栏,从万历三十一年以后年份之数字是计算得出,其他是根据明实录记载。
“运往蓟州等边仓”一栏,成化元年至成化二十三年及正德五年、正德九年之数字来自《万历会计录》,其他是根据明实录记载。
另外,通过计算得出之数字统一精确到“石”,百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可以将明朝漕粮经由天津的情况,以嘉靖元年(152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嘉靖元年之前漕粮经由天津之情况。
在嘉靖元年(1522年)之前,明朝漕粮没有改折或者他用的记载,全部都运送至京通仓和蓟州仓,所以每年实运漕粮之数就是经由天津漕粮之数,即每年经由天津漕粮的数量占实运漕粮数量的百分之百。
下面再对这百分之百都经由天津的漕粮进行具体分析,来探讨其在数量上的变化。根据其变化情况,可以将这一时期经由天津的漕粮分为四个小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永乐九年(1411年)至宣德九年(1434年),在此期间,经由天津的漕粮数量每年都变化不定,最少的年份是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60.7328万石,最多的年份是宣德六年(1431年),高达674.2854万石,上下波动幅度达到600余万石。第二个阶段是宣德十年(1435年)至天顺七年(1463年),在这期间,每年经由天津的漕粮数量开始趋于稳定,大致在400—450万石之间,上下波动幅度不过50万石。第三个阶段是天顺八年(1464年)至成化七年(1471年),在此期间,除了成化六年(1470年)为370万石外,其余年份都为335万石,可见,在此期间每年经由天津的漕粮数量更加趋于稳定化。第四个阶段为成化八年(1472年)至正德十六年(1521年),因成化八年(1472年),“定攒运粮每岁四百万石”,所以从是年始,至正德十六年(1521年),每年经由天津的漕粮数量都为400万石。
可见,在嘉靖元年(1522年)之前,每年经由天津的漕粮数量经历了由变化不定到趋于稳定,再到定额400万石的变化过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蓟运粮,在万历之前,明实录中没有关于其每年运输数量的具体记载,因此,不好妄加推断,所以在上面对每年经由天津漕粮数量的分析中,有些并没有将其包括在内。但明朝从永乐十三年(1415年)开始,停止海运,运往蓟州之漕粮也从内河运输,所以其也必从天津经过。因此,即使以上分析没有将蓟运粮包括在内,但对每年经由天津漕粮数量的分析结果并没有影响。
第二,嘉靖元年(1522年)之后漕粮经由天津之情况。
从嘉靖元年(1522年)开始,明代漕粮有改折或者它用之项,即因恩免或者灾伤,停止某处漕粮的征收,而是改征银钱;或者是本该北运之漕粮改作他用。下面将嘉靖元年(1522年)之后漕粮经由天津的情况分为两个阶段来分析。
1.嘉靖、隆庆时期
从中可以看出,嘉靖、隆庆年间漕粮改折数量很大,在此期间有漕粮数量记载的年份为九个,其中六个年份漕粮改折数量都在100万石以上,最多的年份是嘉靖十一年(1532年),竟高达210万石,比此年实运漕粮190万石还要多20万石。但此年漕粮改折可能是明朝漕粮改折中的一次特殊情况,除了此年之外,其他年份漕粮改折数目与实运漕粮数额相比,数量都相当少,即使在漕粮改折数量位居第二的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实运漕粮数量也是改折漕粮数量的1.4倍。在漕粮改折数量最少的年份,即隆庆三年(1569年),实运漕粮数额高达改折漕粮数额的16.8倍。
由上可见,嘉靖、隆庆年间,每年的实运漕粮要比改折漕粮多得多,在史料中,没有这些实运漕粮被他用的记载,所以其应该是全部被运往京通仓和蓟州仓,因此,嘉隆年间虽有漕粮改折,但数量不大,并且只要是起运漕粮都要从天津经过,即每年经由天津之漕粮数量占实运漕粮总额的百分之百。
2.万历、天启时期
从中可知,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开始,每年各项漕粮数,如漕运各项总额、不经天津各项漕粮数、经由天津各项漕粮数都有了明确的数字记载。总的来看,除了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天启二年(1622年)、三年(1623年)这四个年份,起运漕粮有一部分不经由天津,而是或“河工留用”、或“漂毁”、或“运黔”外,其余有数字记载的年份,只要有漕粮起运,其全部都从天津经过,换句话说,在这些年份中,每年经由天津的漕粮数量也占实运总额的百分之百。
下面再来分析有部分漕粮不经由天津的四个年份,首先是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此年有起运而不经由天津之“河工留用(漕粮)八千一百九十六石有奇”,占实运总额的0.2%,而经由天津的漕粮数量占实运总额的99.8%。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有起运而不经由天津之“漂毁(漕粮)二万八千九百三十九石有奇”,占实运总额的0.8%,而经由天津的漕粮数量占实运总额的99.2%。天启二年(1622年)、三年(1623年),各有运黔漕粮八万七百石,占此年实运漕粮总额的2.3%,而经由天津之漕粮数量占实运漕粮总额的97.7%。通过对以上四个年份的分析可知,在此四个年份中,虽然起运漕粮有一部分不经由天津,但这部分漕粮占实运漕粮总额的比例非常小,最少的为0.2%,最多的也只有2.3%,而经由天津之漕粮数量占实运总额的比例高达97.7%至99.8%。
总之,通过对以上有漕粮数量记载年份的分析,可以得知这样一个事实:只要有漕粮起运,其几乎百分之百都要从天津经过。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那就是每年经由天津之漕粮的实际数量并不仅仅是中所记载的数目,而是远远超过此数。中所列数字只是每年所运漕粮正额。而实际上,在宣德五年(1430年)开始实行兑运法,即“令江南民粮兑拨附近卫所官军运载至京”时,除了正额漕粮由卫所官军运至京师外,还令江南之民“量其(地里)远近给予(官军)路费耗米”,即根据运输路程的远近,令东南各省人民在交纳漕粮正额外,再交纳一定的路费耗米。关于兑运漕粮耗米的数量,宣德八年(1433年)记载,“湖广每石八斗,江西、浙江七斗,南直隶六斗,江北、扬州、淮安、凤阳五斗,徐州四斗,山东、河南三斗,若民自运至淮安、瓜洲等处兑军者四斗”。宣德十年(1435年),降低了东南各省漕粮耗米的数量,“令湖广、江西、浙江耗米俱六斗,南直隶五斗,江北直隶四斗,徐州三斗五升,山东、河南二斗五升”。正统元年(1436年),对部分省份的漕粮耗米进行了调整,“江北淮安、凤阳四斗五升,浙江苏、松等府民自运至瓜洲兑运者三斗七升,淮安者三斗,余如旧”。成化十年(1474年),再次降低东南各省漕粮耗米的数量,“令湖广、江西、浙江加耗每石四斗,应天并江南直隶各府一斗五升,徐州二斗,山东、河南一斗五升”。另外,弘治十三年(1500年),还奏准漕运官军务必将正耗漕粮照数交兑,不许折收轻赍或中途粜卖,否则,根据所欠漕粮数量,军余、小旗、总旗、百户、千户、指挥、把总、都指挥、总督漕运、总兵等官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可见,明朝对每年兑运的正额漕粮之加耗有规定的数量,并且这些耗米都要求征收本色,不许改折,或者中途粜买,否则必加严惩。明朝每年征收正额漕粮的数量很大,所以每年征收耗米的总数也不小,据《明会典》记载,万历年间,每年“实通运正耗粮五百一十八万九千七百石”。如果将其中四百万石作为正项额征漕粮,其余一百一十八万九千七百石就是耗米之数。因此,每年经由天津之漕粮数都要远远超过中所记载的数字。
二、清朝经由天津漕粮数量的分析
清朝,虽然规定每年漕额仍为四百万石,但实际上,除了与明朝一样有改折现象外,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现象,即对漕粮的蠲、缓、升、除、截等,蠲即蠲免漕粮,缓即延缓征收当年漕粮,升即对新垦地亩开征漕粮,除即除去原先可耕后来不可耕地之原征漕粮,截即截留漕粮不运往京通,而改作他用。以上现象在有清一代频繁出现,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下面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康熙三十年(1691年),因河南省连年秋成没有丰收,如果不蠲免该省应征之漕粮,人民生计可能会很艰难,于是奉旨将河南省“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钱粮著通行蠲免,并漕粮亦著停征”。同年,又奉上谕,将起运漕粮逐省蠲免,以纾民力,除河南省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漕粮已经颁谕免征外,湖广、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应输漕米,“自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为始,以次各蠲一年”。像这种大规模轮流蠲免各省漕粮之事,除了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颁诏实行过外,在乾隆年间还实行过三次,第一次是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奉上谕,令湖广、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应输漕米,照康熙年间之例,按年分省通行蠲免一次,蠲免的次序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始,免山东、河南二省,三十二年免江苏省,三十三年免江西省,三十四年免浙江省,三十五年免安徽省,三十六年免湖南省,三十七年免湖北省”。第二次是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钦奉上谕,令各省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开始,“复行普免天下漕粮一次”,其普免办法照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之例,“于四十五年免河南省,并免江苏之江宁、苏州、扬州、徐州、淮安五府属;四十六年免山东省,并免江苏之松江、常州、镇江、太仓、海州、通州六府州属;四十七年免浙江之杭州、湖州二府属;四十八年免浙江之嘉兴府属;四十九年免安徽省;五十年免湖南省,并免江西之南昌、饶州、南康、广信四府属;五十一年免湖北省,并免江西之瑞州、临江、吉安、抚州、建昌、赣州六府属,分作七年递行蠲免一周再”。第三次是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谕令“六十年普免天下漕粮”。以上是清代蠲免漕粮之例。
乾隆二年(1737年),题准将河南省祥符等四十二州县盐碱、飞砂、河坍水占等地无可耕,粮仍赔纳之地,“豁免漕米三百七石一斗六升零”。此是清代开除漕粮之例。
乾隆十一年(1746年),山东水灾民饥,命“酌拨截留南漕米石,加赈山东东平、鱼台、济宁、汶上、兰山、郯城、益都、博兴、高苑、乐安、寿光、安邱、诸城等十三州县”。嘉庆十二年(1807年),江西、湖南宿州等十三帮漕粮,至七月份时尚未渡过黄河,于是令其所运七十二万四千余石漕粮截留囤卸,“分拨江苏二十万石,安徽十万石,各于灾歉之区,量为平粜”,并“借给回空各帮漕米十万石零”。此外,尚存漕米三十二万余石,“著即截卸淮扬等属,饬令该处守备,会同总运丞倅等经理截卸”。道光元年(1821年),截留江苏苏州、常州两府漕米六万石,“备放江宁所属八旗、绿营,并漕河各标兵米,及织造匠役、恤孤口粮”。此是清代截留漕粮他用之例。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山东雨水过多,秋禾被淹,于是加恩将被灾较重之曹县、城武二县,本年应征漕粮及随漕银米,“缓至壬午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再分作三年带征”;次重之金乡、济宁、鱼台、菏泽、单县、濮州、定陶、巨野、范县、阳谷、寿张、德州、馆陶、夏津、武城、邱县、临清、恩县、汶上、嘉祥等二十州县,除有收之地,仍令照常征输外,所有被灾地亩应征漕粮漕项,“俱缓至壬午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再分作二年带征”,以纾民力。此是清代缓征漕粮之例。
乾隆三十三(1768年)年,安徽霍邱县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民人报垦旱田,遵例十年升科,于是此年“入额升征漕粮正兑正米一斗三升七合七勺三,耗米四升一合三勺;改兑正米六升五合二勺二五,耗米一升六合三勺”。此是清代升科漕粮之例。
关于清朝漕粮蠲、缓、升、除、截等现象,史料中的记载不胜枚举,以上只是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记载列举说明。这些现象在明朝几乎不存在,尤其像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四十三年(1778年)、六十年(1795年)下令对东南各省漕粮进行轮流普免之事,在明朝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再如关于漕粮截留,清朝将漕粮用于赈济灾荒是普遍现象,并且其数量也非常大,特别是到了乾隆年间,其数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记载,“康熙年间,共截过漕粮二百四十万石,雍正年间,亦不过二百九十余万石,今已截至一千三百二十余万石”。这只是截止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截留漕粮之数,此后漕粮截留仍在继续。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于各省漕粮截留数量过多,其中江苏省尤甚,从而导致京仓存粮数量大为减少,于是江西道御史玛善奏请,“嗣后如遇灾歉,动支本省常平、义仓、社仓,或采买邻境,不得轻议截留漕粮,傥必须截漕支放者,即于次年按数买足运通”。此次奏请未被采纳,此后漕粮截留仍然不断。
由于清朝漕粮有以上几种不确定情况,所以每年运至京通仓漕粮的数量就不确定,因而也就导致每年经由天津的漕粮数量也难以有确切的数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虽然清朝漕粮有蠲、缓、升、除、截等现象,但为了保证北方京师及边防军士粮饷的供给,每年被运往京、通、边仓的漕粮数量仍相当大,这些相当大数量的漕粮也必从天津经过,只是与明朝相比,其在数量上要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