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周易,学管理
15316400000037

第37章 既济:大功告成稳健守成

既济卦是变革卦, 阐发了守成艰难的道理,提醒我们在成功时更要防患。既济卦是已获成功,一切即将过去,进入完满结束的阶段。其卦下离上坎,是水火相交相济、互相为用之象。刚上柔政,柔从于刚,是“刚柔正”;三个阳爻都居阳位,三个阴爻都居阴位,是“位皆当”。在这一阶段,六爻皆正,秩序井然,阴阳相济为用,旧的矛盾得到克服,事业发展平稳推进。

君子思患预防

既济卦卦辞“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象征事业已经成功,连柔小者都会亨通,需要谨慎和持守正固。开始阶段吉祥,到了最后阶段就呈现乱象。

《象传》说:“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预防之。”从此卦的卦性来看,是水在火上之象,称为水火既济。水与火相处,水的寒润与火的燥热,可以彼此补益相济,但也存在着水火不容及相灭的危险。在祸患未到来之前,君子就应该考虑如何预防它。

既济卦六爻三阴都居阴位得正,三阳都居阳位得正。三阳三阴都两两相应,形象最完整,称作既济卦。造物的微妙正在于此,阴阳错综复杂,意味着各种力量参与博弈,才能产生变化,生生不息;过于完整,反而僵化,形成体制化困局,以致丧失积极奋发的活力,不能再有大的作为,只有小事,勉强还能亨通。凡事在成功之后,跟着来的必然是颓废松懈,趋向没落。这一卦的卦辞并不吉祥,以下六爻的占断,也都有警惕的语气。宇宙中一切看似最美满的事物,也愈隐藏着危机。由此卦可以看出《易经》的意蕴深长。

成功不易,成功之后的吉祥终会消失,又陷入到混乱之中。特别是至既济的上六,其道穷也,是说物极必反,僵化的所谓完美必将会破坏。因为它容不得任何创新和进步,已经成为继续改革的阻挠者。任何事物到峰巅之后,都仍将面临新的挑战,从来就没有大功告成而一无可为的时候。

海信集团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又是一个保守型的企业。海信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厚健倡导管理上的保守观念,即“稳步 健康”。周厚健说:“企业不应求一时一事的高低,不应求大而做,而应求强而做,大的企业照样会死掉,而强的企业一定可以做大”。

周厚健认为,一个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实际上是企业管理水平数字化的体现。可能有一些企业没有把财务与管理密切联系起来。财务系统是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它最容易分析、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将财务与企业管理,市场割裂,会导致无法收拾的结局,韩国的大宇公司就是一个例子。大宇一度扩张得特别快,一个星期创办好几家企业,这种扩张是在脱离财务承受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金宇中是个经营奇才,大宇也发展得够大,但说垮还是垮掉了。财务状况不好,一定能找到经营上的问题,只是它没有去找而已。

正是看到了财务不健康是造成企业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海信集团才十分强调财务的“保守”,这实际是在贯彻“要发展,更要健康”的发展思路。集团重视企业的发展,但更重视企业财务状况的健康。海信集团将财务健康的目标锁定为向国际先进企业看齐,按国际上企业只要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即倒闭的标准,牢牢地控制资产负债率,提高资金周转速度。集团要求各子公司在作经营计划时要严格遵守“既突出效益又追求规模,保证在财务健康的条件下寻求更好的发展”的原则,防止子公司一味地追求冒进。“保守”的财务管理使海信集团成为一个理性、稳健发展的企业。

当企业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时,管理者容易出现盲目和骄傲自大的倾向,在一片热闹中丧失了应有的冷静,疯狂扩张,导致企业无力支撑庞大系统的正常运营,企业王国轰然倒塌。企业打下自己的一片江山之后,应该步入稳健经营期,注意内功的修炼,避免“初吉终乱”的悲剧。

安时思危,治时思乱

六四爻“终日戒。”《象传》说:“终日戒,有所疑也。”六四时已过中,或将有变,故疑其生弊而终日戒。管理者应当常在有时思无时,常在安时思危时,并且要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时常有危机感,即使灾难来临时也不至于惊慌失措。

在现代竞争中,领导者的能力更能决定企业的成败衰荣。领导者不要为一时的成就迷惑,见喜不见忧,甚至妄自尊大。综观当今世界,企业间更新、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当一些著名大企业江河日下,难挽颓势之时,一大批中小企业却如旭日初升,光华显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竞争是一场不进则退、永无止境的竞赛。管理者要有成时思败、安时思危、治时思乱的忧患意识。

在事业发展进入平稳推进阶段后,要防止急躁冒进,稳扎稳打,为下一步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事业进入一帆风顺,大功告成的既济阶段后,一定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当今社会,风云变幻莫测,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悲剧。如果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等到一败涂地时东山再起就十分困难了。因此,高明的管理者对此都深有感触,他们永远以失败者自居,不断地提醒警告自己、更新改造自己,以保证自己的“真正不败”。所谓“自败者不败”,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