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周易,学管理
15316400000009

第9章 井:领导者的井养之德

井卦讲治理井护养井的智慧,也是人生德性修养、安身立命的重要内容。井以水养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的进德修业如同对井的治理一样,需要自爱己身,经过不断的淘洗,去除人性的污垢,保持自身的清洁。

井卦下卦为巽为木,上卦为坎为水。水下浸而滋润,树木得水而生长,这是《井》卦的卦象。井养而不穷,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井水养人,从而鼓励人民勤劳而互相劝勉。井壁有裂缝,用砖石垒筑井壁,这是讲修井之事,也是讲修德之事。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先天及后天的不足,但不能有致命的缺点,那些居次要地位的不足尚可通过扬长避短加以克服,若缺点已居主要地位就很难克服,而这样的缺点往往是后天形成的,这种状况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只要我们从一开始就注重自身的修养,并时时反省,便可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

立身行道修己济世

《易经》可以理解为一本劝善的书,每个卦中的卦辞或彖辞都传达着一个共同的思想——修身与济世。《井》卦所表达的涵义大体上是:修己而无私、行善乐施,广益于人,最终达到现实中水井一般以甘甜清水给养众人的目的。

井卦辞“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一方井水养一方人,即使乡村迁移了,城镇改变了,留下的井也始终如一,取之不干涸、注之不盈溢。每天不管多少人来来往往提水,那水也不见少;下雨注入多少雨水也不会满得外流出来。

《彖传》说:“井养而不穷也。”井养育人而永不穷竭。井卦之所以被誉为“德之地也”,是因为它具有“无丧无得,来往井井”的超然脱物的恒常不变之美德和谦卑居下、安然终守、施养于人而不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特性,从而使它最接近于大道的本质。对于人来说,不管时日变迁,自己的德养要始终表里如一。井卦蕴涵了君子修德立德的渐进过程,是君子立身行道、修养治世的根本所在。

初六爻“井泥不食,旧井无禽。”井底有泥,无水可用,久不修治变成废井,连鸟儿也不来光顾了。物无用时就会被抛弃,此爻以井喻人,提醒我们要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反省,才能被社会接受,否则,不合时宜,终究会被淘汰。其实,大多数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修己近乎本能,济世力所能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九二爻“井谷射鲋,瓮敝漏。”井水漏失,不能上升,残留在井底的水,只能供鲫鱼等小鱼生存,就像漏水的破瓦瓮,失去了效用。九二刚正的内心才脱离堕落,开始走上自新的道路,虽然能力很有限,但已初步受到关注,相信只要自我改进就有机会。

九三爻“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在下卦的最上位,不是井底的泥沙,已是清澈的水,但不能饮用,未免可惜。九三是有能力的强人,可无奈的是缺乏一个发挥的空间,或者说缺乏一个像样的领导者来发觉。

六四爻“井甃,无咎。”六四爻阴位得正,但柔弱无力,不能大量供水,这是因为正在修理井壁,不久就可以修好,不会有灾难。自己应当进修,充实自己,不会没有出头之日。六四的能力比九三更强一些,也有相当的实力,只不过没有啥能力兼济世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其而言,需要的是好的意见或建议来指点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而有能力兼济世人。九二和九三更多的应是努力走出自我那狭隘的空间以求得发展。

九五爻“井洌,寒泉食。”水大量涌出,使人人都有清洁冰冷的泉水可饮。九五具备刚毅中正的德性,能普遍施惠给众人。这时,九五的地位和能力已经很高了,有达则兼济天下的条件了。

上六爻“井收勿幕,有孚无吉。”《象传》说:“元吉在上,大成也。”上六是井卦的最上位,井的功德已成,不要蓄住井口,抱以诚信的态度最为吉祥。井水既然汲取不尽,就无须加盖,以开放给众人使用。当人在最高位时,就应当始终诚心诚意的为民服务,才是最大的善行,也是最大的吉祥。

其实,兼济天下也未必需要大富大贵,没能力济世,兼济一方或兼济部分人总还是可以的。只要伸出温暖之手就已经能碰到兼济的理想了,关键在于手伸出去了没有。用无形的东西来支持或帮助他人也未尝不是一种兼济,这样的兼济是很多人都可以做到的,关键就看是否乐意去做。自私的人任何时候都有,甚至也存在“盖上水井的人”,毕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境界。

内外兼修自立立人

修养有内外之分,内在的修养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方面,是内涵,是核心;外在的修养主要体现在行为能力方面,是外延,是致用。一个完整的人应是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的,是由内而外的自然体现。所以,不论身处何时、何地,即使不得已时要改变外在以委曲求全,内在的东西却不能丢,因为这是根本,失去了根本,一切都没有了意义。在顺利时,不能自我膨胀,在不顺时,也不能失去原则,能做到这样,无论境况如何,便都坦然应对,若关键时刻经受不住考验,那将前功尽弃。

一个人若不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导致道德出现了问题,即使外在的表现多么华丽,也是无法自立的,或者是为了外在的利益而失去了内在的原则,到头来必将是内外兼失。即使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不能因此而自满狂妄,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另一方面要时时反省,能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一切,才不会出错。德才兼备并不是终极目的,若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不仅要自立,更要立人,只有用这种品行去造福社会,才是真正的内外一体。自身的修养是永无止境的,需要与时俱进,融会贯通,不仅是个人人格的完善,更是推己及人即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化,人的终极价值的体现,需要的正是这种使命感。

三国时期吴国的孟宗为官清廉,他做光禄卿,负责宫廷膳食,自己一点也不沾染。一次,因强饮了别人的敬酒,哇哇吐了起来,吐出的竟是一摊麦饭。大家深为惊奇,想不到孟宗成天与珍馐佳肴、葡萄美酒打交道,自己吃的却是普通的麦饭!吴国君主知道了也赞叹说:“至德清纯如此!”

最初,孟宗做军吏,母亲随他一起住在军营里。军吏职务低,住房简陋,夜雨屋漏,彻夜难眠。孟宗感觉很对不起母亲,让母亲跟自己一起受苦,难过得哭起来。孟母却说,应当以此勉励自己上进,怎么可以哭呢!后来,孟宗升了管渔业的官,亲自结网打鱼,晒成鱼干孝敬母亲,却被如数退了回来。母亲责备他不该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应当避嫌才是。为了坚定儿子为官清廉的决心,孟母从此不再吃鱼。后来孟宗又被调去管理粮谷,他上表拒绝说,从前我做雷池监司马,害得母亲三年不吃鱼。如果我去管理粮谷,恐怕母亲会三年不食米粮,我至死不敢接受这份差事。

井卦以“汔至,亦未井,羸其瓶,凶”来警告人们,井淤塞时,不及时掏挖干硬的泥土会打破提水的瓶罐,不吉利。一个人在德性上的污垢如不及时清除,也会损用自身。人如井,德如水,人一旦丧失道德,犹如枯井之鱼,离失败也就不远了,所以必须时时自我修身,提升德品,保持一颗洁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