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15318200000011

第11章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模式

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这样一个信念,即人类动机建立在力求自我实现生命的意义这一固有倾向的基础之上。它强调精神病态是人们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偏离自我实现方向所致,同时人们又有着充分的自我导引和自由选择的能力。因而,治疗者应当关心人的主观体验,帮助当事者探索和了解阻碍其自我实现的各种障碍,通过创设一种充满温暖、友好与支持气氛的人际关系与宽松环境,提供无条件的尊重及设身处地的理解与真诚,才能使来访者恢复自我指导的能力,从而使其发生转变。

人本主义理论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生活的意义对人存在的重要性,主张把心理障碍理解为人实现自身存在能力的一种破坏。生活的意义存在于每个人生活的各个情境之中,任务和命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能够而且必须找到不同情境来适合自己的生活意义。人们越是追求快乐,越是倾向于错过它。将生活的目标定向为追求快乐,只有通过实现生活中的意义才能获得快乐,达到自我实现。

一、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理论

(一)人格的自我理论

根据罗杰斯看法,当父母不断地向孩子表达只有做“好孩子”才能得到爱时,孩子们会变得缺乏安全感并产生焦虑。

罗杰斯(1902—1987)认为,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提高”的动机,表现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潜能、发挥自己潜力的趋向。他认为,个体是完整的有机体的存在,是一切体验的发源地,且在自我实现的驱使下成长与发展,其结果就是“自我”、“自我概念”的发展、扩充及实现。罗杰斯用“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来解释自我发展的机制。所谓“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即使自我行为不够理想,他觉得自己仍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解和关怀。罗杰斯认为,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是在婴幼儿时期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当母亲给予婴幼儿以慈爱和热爱而较少注意他们如何行为时,这种满足也就实现了。后来,罗杰斯把这一原理应用于心理治疗,提出治疗者对来访者的态度也应该是无条件积极关注,这样才利于来访者克服障碍,解决存在的问题。

罗杰斯特别重视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在其人格理论中,罗杰斯提出了“机能健全的人”(fully functioning person)的概念,意指那些获得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人。这种人具有如下特点:①经验的开放性。对一切经验采取开放态度,个体毫无拘束地体验所有的情感和经验,他们不封闭自我。②存在主义的生活方式。对生活有着清新感,生活于存在的每一瞬间。③信任自己的机体。健康的人格犹如一切资料都程序化了的计算机,并不徒劳地思虑所面临的每一件事情。但是他们考虑问题是全面的,并且能对行动的过程迅速做出决定。④富有自由感。机能健全的人是“意志自由”的人,他们的决定都是出自个人的意愿,而不是受外部的强制或内部的压抑。他们能享受到生活的个人权力感,相信未来由自己决定。⑤高度创造力。健康的人富有创造和创新能力,而非遵循或消极地适应社会和文化传统。

(二)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理论

在将个人中心理论应用于心理治疗方面,罗杰斯使用了“受辅者中心”这一概念,1974年又把它改为以人为中心的疗法。其基本假设是,最大限度地去进行自我理解,改变他们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行为,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治疗者放弃自己的权威性,相信来访者具备自我矫正的能力。同时,治疗者也要相信来访者对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当然,来访者既需要来自别人的,也需要来自自己的尊重。治疗者的任务在于营造一种温暖、友谊、令人可以接受的气氛,以使来访者享受到被尊重的体验。正是来访者,而非治疗者决定了治疗和咨询过程的进行。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者应该对来访者有“无条件积极关注”,即对来访者的信任、接纳、倾听、期望和支持。在治疗者的引导下,随着时间的延续,来访者对自己的心理状况就会有更多的了解,并发展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整个过程都着眼于“此时此地”,而不是像精神分析者那样关注来访者“过去”的经验。这样,来访者就可不理会过去的失败,从而奔向好的目标,实现潜能。所以,罗杰斯把他的治疗观视为一种人生哲学,而不是对“变态的治疗”,这种哲学使得来访者学会如何自我解决问题。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和咨询需要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罗杰斯坚持认为,治疗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治疗者的态度,以及气氛的营造和治疗关系的建立。治疗者并非专家,并不比来访者更了解他们自己的问题。这种治疗过程分为十二个步骤,分别为:①来访者主动求助。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主动求助才能说明来访者有改变自我的需要和愿望。②治疗者向来访者说明情况,介绍治疗要点,告诉来访者治疗者所能发挥的作用只是帮助他解决问题。③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不要受任何外在环境条件或内在心理因素的抑制。④治疗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来访者的消极情感,并做出反应,深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治疗者不需要任何的解释,只需要表现出无条件积极关注。⑤促进来访者的成长。通过来访者无拘束的情感表达,促进来访者人格的成长。⑥积极接受来访者的情感,对来访者的各种情感都表现出关注和接受,但是不做任何评价。⑦来访者开始了解和接受真实的自我。这是来访者自我接纳的过程。在治疗者的帮助下,来访者了解了自我,进而接受真实的自我。⑧帮助来访者学会自我选择和做出自我决定。治疗者不是代替来访者做出决定,而是帮助来访者澄清各种可能的选择。⑨疗效的产生。此时来访者发现和领悟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开始采取行动。⑩进一步扩大疗效。来访者达到全面成长。此时来访者不再惧怕选择,而是积极行动,主动提出计划和方案。治疗结束。

二、存在主义理论与治疗

正如我们所知,存在主义心理学是欧洲存在主义哲学的一种衍生物。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类在迫不及待地获取着现代技术所提供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抛弃了他们的价值观,丧失了他们个人的责任感。存在主义者将这种情况称为异化(alienation),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的死亡,即个人为一种毫无意义的生活及对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会带来死亡的事物的恐惧所纠缠。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存在主义心理学提供了一系列帮助人们解决这种精神痛苦的方法,并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其中最为著名的理论家为美国的罗洛·梅(Rollo May)、欧洲的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Frankl)和莱因(R。D。Laing)。

(一)罗洛·梅:存在分析论

人的存在是一个基础性概念,存在心理学的所有理论均建立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之上。梅认为,人的存在只有自己才能体验到,而且个人的存在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因此必须承担选择的后果,任何逃避的行为都有损于自我的存在。梅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重新体验他的存在是真实的,使他更充实地体会到他自己存在的意义……反之,精神病患者的症状乃是由于他对自己的存在开始感到暧昧,故易于受外界的影响,对自己的行为逐渐失去控制。因此,心理治疗专家的任务是增强患者的自我存在意识。

像弗洛伊德那样,梅相信焦虑标志着我们内心的冲突。但他并不认为焦虑与性本能的压抑有内在联系。在他看来,焦虑乃是人对威胁他的存在、他的价值的基本反映。梅把焦虑分为正常与病态两种。正常的焦虑是与威胁相均衡的一种反应,而且不产生压抑和内部心理冲突;病态的焦虑乃是指个人以变态的行为方式对付焦虑,往往有压抑和心理冲突的表现。

梅力图站在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的结合点上寻找解决心理治疗困境的出路,并提出以下几点:①创造性紧张是人格健康的必要条件。梅认为人格问题的根源是人格内部的紧张适应不良。只有对人格内部的紧张进行重新调整,使之能在外部世界获得创造性的、富有成效的表现,即产生适当的创造性紧张,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心理疾病。②创造性的人格调整是解除心理困境的出路。梅把造成人格困境的内部心理冲突同外部的症状表现联系起来,指出在人格内部产生心理冲突的人,若不能对人格进行正确的调整,就会表现出各种形式的外部症状。③同焦虑作斗争,找回失落的自我。梅认为,现代人应对焦虑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神经症患者的变态方式。他们往往使用压抑和禁忌的方式来摆脱焦虑,如放弃自己的自由和责任。另一种是健康积极的主动方式。个体在焦虑面前既不逃避,也不墨守成规,而是以建设性的态度面对焦虑,把焦虑作为一种习得的经验或测量人潜能的一种手段去正视现实。④生活在剧烈变动的时代,人格要健康发展,个体要进行自由的选择并负责任地生活,都需要勇气。在梅看来,现代社会中勇气的主要特点是和人的存在密切联系着。勇气发源于人的内部存在,它能使人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相反,一个缺乏勇气的人,会感到自己仿佛处在真空之中,人际关系紧张,时常感到极度空虚和孤独。⑤梅对人性持既善又恶的观点,但他认为人性是人力量的反映,而力量则是使人进行生命的选择,确定人格善恶的基础。

(二)弗兰克:意义治疗学

维克多·弗兰克是精神病学家,曾为弗洛伊德的学生,1905年生于奥地利。1942—1945年,弗兰克及其全家被关入纳粹集中营,其间他的兄弟、妻子均遭杀害。这段痛苦经历为弗兰克形成其理论奠定了基础。在集中营里,他观察到那些能够坚持下来不丧失信心的人也正是那些能够在其正在经受的痛苦中发现某些精神意义的人。这种观察使得弗兰克得出结论:传统心理学只涉及人的生物与心理层面,而忽略了十分重要的第三个层面——精神生活。

弗兰克存在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对精神意义的强调。弗兰克认为人类行为的首要动机并非精神分析心理学所强调的享乐意愿或权力意志,而是获得意义的愿望,即人类竭力地为其充满困惑的、复杂及有限的存在寻找理由。

弗兰克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靠亲身体验所创立的意义治疗。所谓意义治疗是指协助患者从生活中领悟自己生命的意义,借以改变人生观,进而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地生活,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意义治疗的主要观点包括:①生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精神需要。②心理治疗旨在助人领悟生命的意义。③精神需要与价值感。弗兰克强调,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现实生活需要的满足,而在于超现实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这种需求的满足得自于三种价值感:创造性价值、经验性价值和态度性价值。意义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患者从调整自己的生活中获得以上三种价值感。意义治疗法特别强调两点:其一是自由,让患者领悟人生意义后自由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其二是责任,让患者了解到对自己的抉择应该负起实践的责任。

意义治疗的基本技术如下:①矛盾意向法。当患者被某一顽固的想法困扰时,他所要做的不是与该症状或想法作斗争,而是相反,即让患者努力去做他平常因害怕而不敢做的事情。②非反省。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忘记’自己指向一种治疗的注意中心,意即使注意力从问题转向他人或自己思想中的积极方面”。③态度改变法。由于许多患者对自己的生活前景持消极悲观的态度,心理治疗的任务就应该首先考虑改变患者思考生活的方式,使其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取代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

三、完形治疗法

(一)理论观点

完形治疗法(gestalt therapy)是又一种人本主义的治疗方法,由珀尔斯(Fritz Perls)于1950年创用。完形疗法最基本的观点是: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整体性和完满,而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自己分割得支离破碎,即生活中某些创伤与刺激留给人们许多“未完成情结”,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分析他们身心中那些彼此分离的东西之间的联系,把过去失落的部分重新组合成一个整体。完形疗法强调来访者“此时此地”的感受和作用,不重视过去的经验与历史。完形治疗师与当事人中心治疗师一样,都要指导患者竭力做到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但是与当事人中心治疗师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经常要以挑战,甚至使患者遭受挫折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的目标;完形治疗技术也试图缩短治疗过程。

(二)方法与技术

完形治疗法旨在充分挖掘来访者的个人潜能,使来访者从一开始就不依赖治疗者,对自己的治疗负责任。治疗者在开始时主要起引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来访者的行为、经历,尤其是他们意识不到的领域加以澄清,对来访者的行为、语言给予反馈。

(2)建议来访者集中于此时此地的感受,让他们说出正在感觉到什么,是如何表现的,这种感觉和体验本身就能起到治疗作用,使来访者从自我防御中解脱出来。

(3)提供各种方法、规则和策略,帮助来访者完成存在于其头脑中的“未完成情结”,或塑造新的、更有效的行为模式,或集中于此时此地的感受。

完形治疗法中有许多规则,这些规则包括:①现在的规则。即使用现在时,不去追忆过去或预期未来,只关注此时此地的感受。将来访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此时此地的行为与情感体验上去,而不过多关注“为什么”。②使用“我”的语言规则。来访者在陈述个人感受时,常用“人们”、“他们”、“你”等代名词,以减少冲击或逃避、否认不愉快和痛苦的感受。治疗者要使来访者与此时此地的事物保持接触,增加自我责任感,以纠正来访者将矛盾、问题的根源转移扩大,从而推卸自己应负责任的倾向。③不说别人坏话的原则。为来访者制定规则,不许当着治疗者的面说其他人的坏话,在做任何评论时只对事不对人。

在空椅子技术中,来访者把一把椅子想象为一个人、一个对象或一种情境,并与其对话。

完形治疗法以其对技术的强调而著称,常用的技术有:

1.空椅子

类似于角色扮演技术,既适于个别治疗,也适于团体情境中对个别成员开展工作。治疗者让来访者坐在一把“热椅”上,对面放上一把空椅,代替来访者头脑中想象的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帮助来访者尽情释放心中压抑的情绪,从而使其对痛苦的往事有一个终结。

空椅子的一种变化形式是双椅子技术(two-chair technique),即来访者改变他一直与之交谈的椅子的位置,让来访者轮流扮演“优势力量”与“劣势力量”,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人格中的分裂。这种技术可以增强来访者的力量,使之在扮演角色中体会到内在的冲突,从而发掘自身的潜力。此外,这种空椅子技术还可以让来访者亲自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看待所发生的事情,从而更能体谅对方的感受与难处,有利于缓解对他人的消极情感,重建心理平衡。

2.感情投射

有时从事团体辅导的完形治疗者会把来访者分为一对一对,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个让他们有着强烈感情依附的人的面孔。治疗者鼓励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对该人所产生的感受上,然后全体睁开眼睛看着他们的同伴。片刻之后,要求他们再次闭上眼睛并思考一些诸如数学之类的中性问题。最后要求他们回答在两种情景中,他们在对同伴的感受方面是否有重要的区别。这个练习被设计去夸大假定在我们所有的社会互动中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有可能使人变得非常紧张,因为个人被要求充分表达他们的情绪。在一些情景中很多人会大哭、大叫甚至拳打脚踢。经过这一经历后,他们就能接纳或拥有以前他们自己觉得很不舒服的感觉。

3.对非言语线索的注意

所有完形治疗者都要注意来访者表现出来的非言语和副语言(paralinquistic)线索。非言语线索乃身体动作、面部表情、手势等;副语言线索乃说话时的音调、语速,以及其他听得见的超出说话内容的语言成分。人们可能会用他们的手或眼去否定他们用喉咙所说的事情。珀尔斯对非语言信号给予了特别强调,认为密切观察这些信号可以确定来访者真正的感受是什么。

完形治疗法适用于一些轻度心理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对那些过度社会化、过分理智、追求完美主义及过于压抑自身的人格倾向也能起到良好作用。此外,完形原则除了应用于心理治疗方面外,也广泛地应用于教育、视力问题及其他躯体疾病的治疗中。

四、对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模式的评价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模式吸引了许多临床领域以外的人,在了解人类存在的特殊挑战这一问题时,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家对其他理论模式所忽略的心理生活层面给予了极大关注。同时,他们认为一些有效的心理功能——自我接纳、个人价值、个人的意义及个人选择等因素的确是许多有心理障碍的人所缺乏的。

令人关注的另一点是,人本—存在主义模式倡导一种乐观气氛。信奉这一原理的理论家们认为,尽管现代社会给人们以极大的压力,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且取得很多成就。此外,该模式特别强调健康。与其他模式不同,人本—存在主义临床工作者不把个人看成是有心理疾病的患者,而只是把他们看做特殊潜能尚未发挥或表现的人。而且,他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受他自己内在优点与潜力及责任感的影响,而不是由任何个人过去的经验、事件所决定的。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提出以下疑问:治疗者如何能够了解他是否真正理解了患者的内心世界呢?由治疗者所做出的关于患者的现象学推论的有效性是一个重要且尚未解决的问题。人本—存在主义者都专注于人类自我实现的抽象研究,排斥实证研究的方法,并辩称其理论观点的优势在于使用了逻辑的、内省的及个案史的方法,因而这一理论模式很少得到实证研究的检验与支持。

人本—存在主义治疗者把人视为先天就是健全的,如果没有错误学习的影响,就会做出自我实现的选择,这也是一个令人质疑的假设。

完形治疗者也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即人们不是他过去经历的囚徒,具有改变的可能性。然而,如果个人不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如何不同地表现自己的行为举止,他就有可能受到极大的伤害。例如,假如一个具有社交抑制的人没有学会充满自信地与他人交谈,他就会对这种低自信缺少更多的意识,当然更难以激励其产生更大的自信心。因此,缺少必要技能的人失败的可能性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