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15318200000012

第12章 学习模式

学习模式或行为模式认为,变态行为是由错误经验的学习引起的。20世纪初,华生的行为主义彻底清除了心灵主义的东西,把心理学的对象由自我封闭的主体意识变为可观察、证明的客观行为;把研究方法由主观内省法变为客观观察法;把心理学的研究焦点从思维转向了学习。这里我们将考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三种学习模式。

一、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模式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是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提出的。众所周知,如果给狗食物(无条件刺激)就会引起狗分泌唾液。这种不需要训练,是先天具有的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stimulus,UCS)。如果给狗以铃声,狗不会分泌唾液;但如果在每次给狗食物前均给予铃声,多次结合后,单独给以铃声,便可引起狗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已成为食物的信号,这便是经典条件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铃声)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相继呈现,这个过程称做强化。

有人发现,经典条件反射能够逐渐形成病态恐惧。华生与雷纳(Rosalie Rayner,1920)做过一项从伦理学角度讲颇有争议的著名实验。他们给了一个名叫小阿尔伯特的十一个月大的男孩一只白鼠,这个男孩做出不怕这个小动物的反应,并且还表现出想和小动物玩耍。每当男孩伸手去拿白鼠时,实验者就在男孩的后面敲击一根金属棒,使之发出噪音(UCS),以引起男孩巨大的恐惧(UCR)。反复五次之后,即使在未敲击金属棒时,小阿尔伯特只要见到白鼠就表现得非常恐惧(CR)。最初由噪音引起的恐惧变成了由先前的中性刺激白鼠(现在是条件刺激)所引起。这项研究指出,经典条件反射与特定的情绪障碍的形成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

临床上所见的某些心理障碍可能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所致。例如,一个儿童第一次接触白鼠,不慎被咬了一口,以后见了白鼠便害怕,并通过泛化对所有白色动物——白鼠、白猫等表现出恐惧。通过条件反射的建立,人可产生对许多事物的恐惧反应;对某些食物的厌食,也同初次吃该食物时身体、胃肠不适和语言不当所形成的条件反射有关,通过泛化,还可扩展到相似的食品。实验证明,各种生理机能、内脏活动都可建立条件反射。所以,条件刺激可引起各种生理变化。如临床上常见的条件反射性喘息发作、条件反射性失眠、条件反射性偏头痛和身体各部位不舒服等。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模式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斯金纳通过所谓的斯金纳箱(Skinner box)来观察白鼠如何自行学到操作杠杆以取得食物的过程。斯金纳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与程序被叫做操作性条件学习。在操作性学习中,个体之所以从一个偶然性反应变为一个固定反应,是由于个体反应的后果产生了后效作用;因而当同样的情境再次出现时,原先偶然性反应的几率随之升高。对这种个体反应后果转而强化以后同样反应的理论被叫做后效强化作用。

斯金纳重视强化的作用,并提出强化原理和程式。斯金纳认为,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并把学习的公式概括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但这里所说的强度的增加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反应,而是使这些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斯金纳还认为,使条件作用的速率增加,练习固然是重要的,但关键的变量却是强化。练习不会使反应速率上升,只能为进—步强化的发生提供机会而已。不过,斯金纳对强化的理解和巴甫洛夫的不同,它不是指条件刺激之后(或同时)呈现非条件刺激的过程,而是指在个体操作性反应出现之后,随即呈现强化刺激或酬赏的过程。

斯金纳研究强化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套行为控制计划,以便为预测和控制行为服务。他通过实验研究期望按照可观察的反应与强化对行为进行分析,就能够确定某种行为将会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发生。这种信息的收集将有助于人们了解行为的获得、维持、改变与消除的信息。

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甚至也会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发生。于是心理学家把个人仅仅通过对他人的观察并模仿他人的过程叫做模仿学习(modeling)。有关实验研究表明,目击某人从事某些特定活动,可以增强或减弱不同类型的行为,诸如分享、侵犯、恐惧等。例如,班杜拉等人(1968)曾使用了模仿疗法去减缓儿童对狗的恐惧。

三、中介学习模式

在学习模式中,模仿学习的存在说明在学习与行为方面中介变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典型的模仿学习实验中,个体观察他人并表现出行为上的迅速改变,学习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外部反应,观察者也不必受到强化,学习在个体做出任何可观察的反应之前就发生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学习理论家认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但是可以根据行为的先行条件和后继结果来进行推断的“中介变量”。这些中介变量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必须注意动机和认识机制的研究。这就是所谓的中介学习模式(mediational learning paradigms)。

莫里(O。Hobart Mowrer)与米勒(Neal Miller)曾用中介学习对焦虑的形成做了分析。在一项实验中,老鼠在具有一个中性刺激(蜂鸣器发出的声音)的条件下受到电击。电击(UCS)引起痛苦、恐惧与逃跑(UCR),在电击与中性刺激配对出现几次之后,即使不再给予电击,先前的中性刺激(CS)仍会使老鼠继续表现出极度恐惧的反应。此外,实验还表明,老鼠可以学到一些新的反应以逃避CS(米勒,1948)。莫里等人(1947)指出,在典型的回避条件反射(avoidance conditioning)实验中,会发生两种学习:①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动物学到了对CS的恐惧;②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动物学到了一种明显的逃避CS以减少恐惧反应的行为。这就是后来所谓的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该理论的本质特征在于恐惧或焦虑既可以作为一种内部反应,也可以作为一种内部驱力被知觉。这种内部反应可以像学习可观察的反应那样被学会;而这种内部驱力可以促发逃避行为。然后在对可观察到的行为的研究中,使用同样的实验分析,焦虑就可以逐渐得到检验了。例如,如果我们已知一个明显的反应的重复因没有强化而消退,那么,我们可以预言,当抑制了预期的痛苦或惩罚时,对一个恐惧反应的重复唤起将会使恐惧减少。这是一个有重要价值的预言,即建立在这一推论基础之上的治疗方法有助于减少许多不合理的恐惧。

四、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按照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人们的适应不良行为与疾病症状的一大类心理治疗的总称。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帮助患者学习新的技能或行为;帮助患者通过学习减除适应不良行为或疾病症状;通过学会一种新的行为来对抗适应不良行为或症状。

一般而言,行为治疗者所要关心的是减少或消除患者的问题行为和症状,认为症状和适应不良行为消除了,也就等于治好了患者的疾病。因此,各类行为疗法主要注意患者当前的问题,而非追溯患者的既往经历;重视患者的外显行为和症状,而非作为其基础的内在病理变化和基本疾病。此外,行为治疗者也重视行为协议的使用,强调尽可能地采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派生出来的方法。重视治疗效果的科学评定与研究也是行为治疗的一个显著特点,行为治疗要求治疗的实施者于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不断地对患者的靶行为做出客观评定,以便使人信服地证实所采用方法的效度。因此,与其他心理治疗相比,行为治疗有大量的治疗效果研究报告。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行为治疗的方法与技术予以简要说明。

(一)对抗条件作用

对抗条件作用(counterconditioning)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之上。由于学习模式认为行为是学习的结果,因而治疗也就涉及对新的、更适当反应的重新学习。对抗条件作用就是通过对由一个特殊刺激所引起的新的反应而实现的新的学习。对某特定刺激(S)的反应(R1)可以通过在那个刺激面前引起一个新的反应(R2)而被消除。例如,在由华生的学生琼斯(M。C。Jones,1924)所做一个著名实验中,通过在兔子面前让一个小男孩进食而成功治愈了那个小男孩的兔子恐惧症。最初,兔子与男孩保持一定距离,逐渐让它慢慢靠近男孩,最后将白兔放在男孩身边。以这种方式,由兔子引发的恐惧(R1)为由进食(R2)所引发的更为强烈的积极情感所取代。

对抗条件作用成为由沃尔浦(Joseph Wolpe,1958)所发展的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沃尔浦假设,以对抗条件作用为理论基础的系统脱敏的效用在于:一步一步逐渐地消除神经症性的反应。当患者面对一种较弱的引起焦虑的刺激时,就让患者产生一种在生理上抑制焦虑的放松状态。当较弱的刺激能够忍受以后,再逐渐增加刺激的强度,到最强的刺激也不能引发焦虑为止。系统脱敏法可以治疗人际关系以外的神经症,如恐惧症,或没有他人在场时引发的恐惧等。

另一种类型的对抗条件作用就是厌恶条件作用,亦称厌恶疗法。厌恶疗法是指通过提供适当的刺激(通常是令人厌恶的刺激)来消除不良行为的方法。可用来戒除烟酒、毒品、药物等的依赖,以及各种性变态,有时也可用来治疗恐惧症和强迫症。例如,应用化学药物(如能引起恶心或呕吐的阿扑吗啡、戒酒硫或具有强烈恶臭的氨水等)作为无条件刺激物,注入或吸入后产生恶心、呕吐等痛苦、厌恶性的无条件反应;酗酒、吸烟、性变态行为是已经习得的不良条件反应,用厌恶刺激物与条件刺激物(烟、酒)及有关的时间、场所、条件等相结合,经多次强化后,单独给予条件刺激物便可引起痛苦、厌恶性反应。建立了厌恶条件反射,就可以消除吸烟、酗酒、性变态等不良行为。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因为人类的大多数随意行为属于操作行为,所以许多有损健康的行为可通过操作条件作用而获得,如吸烟、酗酒。在行为治疗者看来,行为矫正主要涉及三种情况:①塑造一个新行为;②增加一个适应性行为的发生率;③减少或消除一个不适应行为。按上述三种情况,操作条件学习方法可分为以下三个子类:①塑造新行为的方法;②增加行为发生率的方法;③减少行为的方法。属于第一类的技术有行为塑造、刺激辨别训练、行为链技术。这些技术在训练弱智儿童和有某种特定行为缺失的人时特别有效。属于第二类的技术有正强化与负强化法、代币管制等。第三类技术包括各种消退程序和惩罚程序,以及用于减少行为的强化程序,如低反应率区别强化、无反应区别强化和不能共存反应区别强化。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希望增强的行为不会一下子便在患者身上出现。我们不得不采用“走小步子”的办法,通过逐步逼近的方式来培养,这就是所谓的行为塑造。行为塑造法便是根据操作条件作用研究结果而设计的一项用来培育和养成新行为形式的行为技术,也是强化原则在临床上的应用。临床上行为塑造法的采用,要求治疗者与患者首先一起确定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而后选好为实现此最终目标需要塑造的靶行为,选好塑造的起点和逐渐逼近最终目标应采取的步骤与每一步骤的子目标。此外,还需要确定达到每一个子目标的有效强化物或奖励。强化物可以是物质的奖励,也可以是社会性奖励,只要它们对患者有吸引力即可。行为塑造法主要涉及强化原则的应用。有时治疗者可能希望同时采用惩罚的方法处理在新行为塑造中出现的退步。如果用得恰当,也未尝不可。

操作性条件作用用于临床治疗的另一个例子就是代币管制(the token economy)。代币管制是基于条件强化物这一概念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原来无强化作用的刺激物经过与真正的强化物建立联系,就获得了强化的力量。这种刺激物就是条件强化物。我们日常使用的钞票是一种最普遍的条件强化物。代币也是一种“钞票”,只不过它只在治疗者和患者之间“流通”。在代币管制中,治疗者和患者约定代币的形态(常用扑克牌、小红星等)、币值(一定量的代币能兑换多少支持强化物)、支持强化物(如食品、文具等)、取得代币的行为标准及兑换支持强化物的方式等事项,然后以代币为强化物来改变对象的行为。实践证明,代币管制常常被用于医院、学校、监狱等机构中,也用于个别行为的矫正中。许多研究表明,代币管制可以增强医患双方实现治疗目标的动机和信心,对于改变精神病患者、多动症或智力发育迟滞儿童、酒精中毒和药物依赖者及罪犯的行为都有较好的效果。

(三)示范法

示范法的理论基础源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示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榜样示范,另一方面是模仿练习。榜样示范是治疗者向患者清楚地演示新的适应行为。这种演示可以有多种方式,如治疗者、小组、同伴或他人的实际行为示范,影片、录像和录音等。模仿练习则是患者依照样板行为进行实际演练。在有些情况下,只有榜样示范这一方面,患者未被明确要求进行实际演练,这称为被动模仿学习;既要观察榜样示范又要进行模仿练习的叫主动模仿学习。实际上,只有榜样示范的模仿在治疗与咨询中大量存在,例如,治疗者的某些正确反应,治疗者要求患者对周围人的行为进行观察等,都具有模仿学习的成分。

示范法可应用于多种行为障碍的治疗。例如,在一例对恐惧症的治疗中,治疗者运用模仿技术并结合其他技术成分,成功地治愈了一位妇女怕脏的反应。该患者极端怕脏,每日花大量时间洗手,洗家什器物,拖地板。治疗者在治疗中自己用手触摸墙壁、地板,甚至鞋底,又用这只脏手拿杯子喝水,还故意把杯口弄脏,再喝杯里的水。然后,治疗者吩咐患者照做(以上为模仿技术),做完后两小时内不准洗手。

与示范法相类似的方式是,一些行为治疗者在咨询室中使用角色扮演的技术。他们向患者说明某些行为方式可能比他们通常从事的行为方式要更为有效,并要求患者对这些行为进行练习。拉扎鲁斯(Lazarus,1971)在其行为复述程序中向患者说明了处理某一情境的典型方式,然后鼓励患者在治疗性会晤期间模仿这些行为。例如,一个不知道怎样向教师提出延期提交学期论文请求的学生,要求他观察治疗者扮演如何有效地提出请求的方式。然后,治疗者帮助该学生在一个角色扮演情境中练习这个新技能。相似的程序也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使他们更为有效地处理社会情境的技能。

五、对学习模式的评价

行为治疗有很多吸引人的东西:明快简洁的风格、以实证研究为根基的原理、可观察可验证的疗效,以及应用范围的广泛性等,都使人感到它是咨询和治疗领域的一次革命。自1950年以来,行为临床工作者的数量在逐渐增加,而且学习模式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今天,大约有5%的治疗师报告说,他们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学习模式。可以说,学习模式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治疗效果通常可以在实验室中被检验,而心理动力学理论却做不到这一点。学习理论家的基本概念——刺激、反应及奖赏等,都可以在实验室中被观察与测量。更重要的是,研究结果对学习模式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持。实验者成功地运用学习原则,使实验室的被试产生临床症状,从而说明心理疾患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引发。此外,研究也发现,行为治疗对某些特殊恐惧、社会技能缺乏、智能障碍及其他问题都有相当大的帮助。事实上,由于行为治疗的周期短、费用低,因而它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但是行为疗法也有一些方面遭到诟病和指责。

行为疗法常常遇到道德方面的责难。批评者指责它对人进行操纵和控制,损害了人的基本权利。的确,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是发现了控制人类行为的钥匙。应用行为方法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他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对此,行为治疗者的回答是:行为治疗是对人的行为的操纵与控制。但是,又有哪一种心理治疗不是对行为进行控制的呢?只要是以社会性为特征的生物,相互之间的控制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不在于治疗是否对患者有所控制,而在于这种控制是否有益于患者和社会。

另外,变态行为的学习模式在许多方面与生物学模式有共同之处。正如许多生物学机能障碍及其原因仍是未知的那样,变态行为的产生就特殊的学习经验而言,也鲜有令人信服的研究证据。

尽管采用学习模式对变态行为加以解释明显地导致了许多治疗方法的创新,然而事实上,基于某种学习原理的治疗方法在改变行为的效果方面并未显示出行为本身是以某种相似的方式习得的。例如,如果心境抑郁的人依靠给他们提供奖励来增强活力,那么这不能被视为抑郁症与情感淡漠最初是由奖励的缺乏而引起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