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15318300000002

第2章 活在当下,展现真实的自我

不能站在当下之外

有时候,人们会为了过去的事情而伤心不已,以为自己将永远活在过去里。有时候,人们觉得自己现在的努力不过是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自己的希望在未来里,所以自己是为了未来而生活的。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我们活着能够感受到得就只有当下,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存在于当下之外。过去的感觉虽然通过回忆传递到了我们的内心,但是它已经过去了,不会再出现在当下的生活中了。而未来的事物不确定,我们也无从把握。所以,我们真正拥有的就是当下的一切,我们能够感知的也只有当下。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令人颇有感触:

一位智者旅行时,曾途经一座古城的废墟。岁月已经让这个古城满目沧桑了,但依然能辨出它昔日辉煌时的风采。智者想在此地休息一下,就随手搬过一个石雕坐下来。

他望着废墟,想象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不由得感慨万千。

忽然,他听到有人说:“先生,你感叹什么呀?”

他四下里望了望,却没有人。原来声音来自那个石雕,那是一尊“双面神”石雕。

他从未见过双面神,就好奇地问:“你为什么会有两副面孔呢?”

双面神说:“有了两副面孔,我才能一面察看过去,牢牢吸取曾经的教训;另一面瞻望未来,去憧憬无限美好的明天。”

智者说:“过去的只能是现在的逝去,再也无法留住;而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是你现在无法得到的。你不把现在放在眼里,即使你能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知,又有什么实在意义呢?”

不同心态的群体,造就不同的社会;不同心态的个体,体现不同的人生。美国人开口就是民主自由;英国人讲究探险精神;俄罗斯人崇尚贵族精神;中国人素讲仁义礼让。活在当下,信息使地球变小,各种文化迅速交融,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乡一县小局面,而是五湖四海的大世界。

“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做人的起码道德、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儒家文化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堪称经典,但当下时代的发展使我们难以适应新的社会,甚至有点举步维艰了。个人的修为,在“仁、义、礼、智、信”上在新时代我们要给予新的含义。

在这个大世界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经历,在做同一件事时,有的热情,有的勉强,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不好。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意即“心”是身体和精神的主宰。心态就是内心的想法,是一种思维的习惯状态。成功的人士知道心态是人情绪和意志的控制塔,知道心态决定了行为的方向与质量。他们善于调控心态,在善恶美丑之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不要有太多的计较,人应该有慈善之心、怜爱之心和忍让之心,人的魅力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战国时卫国有一个叫弥子瑕的人被任命为侍臣,随驾左右。有一次,弥子瑕因为母亲生病,就私驾卫王的马车回家探视。按当时卫国的法律,私下使用大王车马者,当处以斩断双脚。

卫王知道此事没有处罚弥子瑕,反而称赞他:“子瑕真孝顺啊!为了生母的病,竟然忘了刑律。”

又有一天,弥子瑕陪同卫王游果园,弥子瑕摘下一个桃子,吃了一半,另一半献给卫王。卫王高兴地说:“子瑕真爱我啊!好吃的桃子不愿独享,献给我吃。”

史书上能有记载,是希望卫王的事能警醒后人。“情人眼里出西施”也会“恨屋及乌”,这些不平常的举动,就是心理在起作用,我们待人接物的成败,人心善恶的区分,不同的心理趋向,其结果却大不相同。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又说:“兵强于心而不强于力。”这都是在强调心态的极端重要性。

雨果的不朽名著《悲惨世界》里那个主人公阿让,本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的人,他穷困潦倒,度日艰难。因为了不让家人挨饿,迫于无亲,他偷了一个面包,被当场抓住,判定为“贼”而锒铛入狱。

出狱后,饱受世俗的冷落与耻笑,从此学会了偷鸡摸狗,成了一个贼。警察一直都在追踪他,想方设法要拿到他犯罪的证据,把他再次送进监狱。他却一次又一次逃了。

他在一个饥寒交迫的大风雪的夜晚昏倒在路上,被一个神父救起,神父把他带回教堂并给吃给住,但他却在神父睡着后,把神父房里的所有银器席卷一空。因为他已认定自己是坏人,就应该干坏事。不料,在逃跑途中,被警察逮个正着,这次可谓人赃俱获。

当警察押着阿让到教堂,让神父认定失窃物品时,阿让绝望地想:“完了,这一辈子只能在监狱里度过了!”

谁知神父却温和地对警察说:“这些银器是我送给他的。他走得太急,还有一件更名贵的银烛台也忘了拿,我这就去取来。”阿让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从此,阿让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努力工作,积极上进。后来,他成功了,毕生都在救济穷人,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这说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他人,别人就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你。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活,生活也就怎样对待你。阿让曾跌入一个“悲惨的世界”,但神父却把它他带到了天堂。

列夫·托尔斯泰说:“大多数人想改造这个世界,但却极少有人想改造自己!”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命运是用自己的心态来改造的。所以作家张其金说的对:洗涤自己的心灵,就是靓丽自己。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天,大雨不期而至,一位老妇人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避雨。看她姿容狼狈,装束简朴,许多售货员都用他们习惯的冷漠而视而不见。这时,一个叫菲利的年轻人诚恳地走过来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老妇人微笑着说:“谢谢,我躲会儿雨就走。”可老妇人觉得,不买东西却占用人家的地盘,这怎么好意思呢,还是买点东西吧,就算买一个发夹这样的小饰物也好。

她还在犹豫时,菲利却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并对她说:“夫人,您坐下休息一会儿吧。”

雨停后,老妇人向菲利道谢并要了他的名片。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收到了一张订单,要求他们派这位年轻人去苏格兰装潢一整座城堡,并承包他们所属几家大公司下一季度的办公用品采购。

原来这位老妇人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事后,菲利因此得到了董事会的赏识,成了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后来的几年中,菲利得到了“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大力扶助,事业扶摇直上,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内基的重量级人物。

菲利成功地得到晋升并发财致富,并不是由于他的才能,而在于他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爱心。很多人不愿做给他人方便的事,认为做这样的小事妨碍自己的工作,更无益于自己的成功。即使做点小事,要么一时心血来潮,要么是沽名钓誉,更缺乏长期坚持下去的毅力和勇气。

面对诸人诸事都面带微笑,心装善意。有了这个调整之后,你与社会交换的信息就改变了,你和周边的人际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当你有了爱心,你与世界交换的物质、能量、信息必然发生变化,你与他人的关系就变了,你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就随之发生了变化。

无论身处何地,全然地处于当下

良好心态就是有一颗平常心,在做事时应该波澜不惊,荣、辱、成、败不张狂与自责,更不牵怒与人。中国自古讲究“胜不骄,败不馁”。从笑对成败到荣辱不惊,他是一个人修心到达的高境界,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具备的。没有好的心态,就不会有一个好的起点。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多。成功卓越者活得潇洒自在;失败平庸者过得空虚猥琐,这样人与人心理就会产生失衡,随之就会有嫉妒和仇恨,也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

活在当下,失败者改变心态观念的问题,不仅是个人思想道德的水准问题,这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人遇到困难和愤满,他们只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逃避或者发泄。会产生“我不干了,我还是退缩吧”颓废思想;“你不仁我不义”的以牙还牙,结果都会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怀着挑战的意识,用“我忍!我再忍!”,“一定有办法”,“说不定还是好事”等积极的意念鼓励和安慰自己,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成功人士能从平和的心态中获得更多的信心,积极行动的积累,可以造就伟大的成功;消极言行的累积,足以让人万劫不复。

成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得失时的消极心态。这种心态常常把我们吓倒。要想在当下活的洒脱,必须牢固树立积极成功的心态,彻底清除消极失败的心态。正如沙翁所说:“消极是两座花园之间的一堵墙壁。它分割着时秀,惊扰着安息,把清晨变为黄昏,把昼午变为黑夜。”

保持平常心,就是保持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正确地看待自己,宽容地对待别人,努力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和谐。人生活在社会中,自然要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这就有一个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去做人做事的问题。

给各位读者说一个故事:

在清朝时,有一位叫吴棠的人在江苏地面做知县,一天有人来报,说吴棠的一位世交过世,送丧的船就停泊在城外的运河上。吴棠就派差役送200两银子,并约改日有闲暇时再去吊唁。

差役送完银子回来,描述送银子时的情形,与吴棠的世交不相符,细问才知道送错了对象。吴棠为此很生气,立刻命令差役追回这200两银子。

可身边的师爷思考了一下,就提醒吴棠,说送出去的礼再要回来,于知县情面有碍,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吴棠想想也对,第二日还专门去船上吊唁。

原来,错送200两银子的船上也是一家送丧的,而且是两位满洲姐妹,因为家道中落,人情冷漠,才害得两个妇女亲自护柩北上。一路上孤苦伶仃,从无人上船问寒问暧,没想到却在这里遇到了父亲的故友旧交。

吴棠也不说破,在船上吊唁一番,又与两姐妹叙谈,殷殷关切之后,便起轿回衙了。

不曾想山不转水转,多年之后,两姐妹中的姐姐成了慈禧太后,并且垂帘听政,成了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慈禧太后没有忘记当年的吴知县,在朝堂中多有垂询,大臣聪明,就找机会上折请奖吴棠。吴棠官职一升再升,要不是自身才学平庸,太后巴不得把他提为一省的封疆大吏。吴棠最后做了巡抚,显赫一时。

200两银子,当时清政府官员薪水低廉,朝中一品大员年薪也不足二百两,更何况区区一位知县。假如吴棠听到把银子送错之后,发怒之时,以后悔的心态来处理这件事情,逼着差役去船上把银子索回,差役到姐妹的船上又以残酷、冷漠的心态,粗暴、野蛮的行为对姐妹二人进行恐吓甚至打骂,肯定能把银子要回来。就是这件事,如果吴棠没有一个对钱财的平常心,那么他可能有另一种行为,从而导致他另一种命运。

假如吴棠以“我凭什么要送给她?”的心态思考处理此事,结果有两种可能:第一种遭人笑话,面子无存,还有暴露财产来源不明之嫌;第二种就是遭到姐妹的嫉恨。以慈禧的性格,不把他抄家问斩才怪呢?这样,他的命运走向就会因此向下,直至丢官丧命,殃及全族。

如果一个人总是以名和利、得和失来看人待事,那么就觉得自己身边无比黑暗,脚下无路,危机四伏,自己很难被别人接受与认可,做事处处失败,失败反过来加强心态的消极,人生因此陷入恶性循环当中,失败也是必然的了。

所以,不论我们想不想成功,只要我们生存在这个星球上,行走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就要以积极健康的平常心来面对一切得失。这样,能使自己养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使自己有一把万能的钥匙,它能打开成功路上所有关口的门,让你的前进畅通无阻。

人生问题是旧伤浮现的结果

邓拓曾经写道:“越是有本领的人,脸皮越是比平常人要厚。”其实,脸皮厚的人,虽然被明哲之士所轻视,但却是每个想要成功的人,不得不具备的一项条件。一个人脸皮薄,心眼又小,做事是那种前怕狼后怕虎的人,总结原因无外乎是在遭遇人生的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总会退缩,不能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地去争取。

实际上一个人要想成功的话,除了要有智慧、胆识,还要拥有另外一种心理素质———执着,要有不怕碰钉子、不怕撞南墙的“厚脸皮”。

有一下岗女工,去应聘一家公司销售业务员。结果老板告诉她,她来晚了,招聘工作已结束了。

其实老板这样说,只是一种推辞。因为她年纪大了老板根本是没看上她。按常理来说,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一般人会选择放弃,然而这位女工却不。她三天两头地去公司找老板软磨硬泡,一遍遍地介绍自己的营销经历和经验,诚挚地表示愿意为公司效力。但老板懒得理她,甚至多次轰她出去,还告诉门口的保安不准放她进来。

公司她不能去了,她换了另外一种“骚扰”方式,隔三差五地给老板打手机或者发短信,尤其是周未或者是节日,她总是少不了献上一个慰问电话或一条祝福的短信。起初老板烦得要命,见是她的电话要么不接,要么骂上一句:“你能不能让我安静一会?”“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我不会要你的。”

但这位下岗女工,总是语气温馨。时间长了,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渐渐地老板对她的态度温和起来了,偶尔地还和她聊上一句半句的。

半年后,老板终于开恩了,这位下岗女工终于如愿以偿地在这家公司干上了销售员工作。再后来由于业绩斐然,她被提升为销售部的总经理。

“胆大、心细、脸皮厚”这七个字又何尝不是一个成功者的七字真言呢?

一、胆大。在工作中,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你不主动走出去寻找机会,你不主动去和客户沟通,那你永远不可能有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已有信心,对认准的目标有大无畏的气概,,怀着必胜的决心,主动积极地争取。

不要生活在下一个时刻

活在当下,怎样才能使自已“胆大”?

1、对自已的能力、亲和力等有信心,一定要时刻告诉自已:我是有实力的,我是有优势的,我是有能力的,我的形象是让人信赖的,我是个专家,我是个人物,我是最棒的。

2、在做一件事之前应有充足的准备工作。一定要注意检查自已:必备的东西是否备齐?自已的形象是不是无可挑剔了?走起路来是不是挺胸抬头?自已表情是否很放松等等。

3、要有一种平衡的心态。就正如我们追求心仪的女人,你并不是去求她给你恩赐,而是让她不错过一个能让她幸福的男人;同样,我们面对对手,一定要有这种平衡的心态:对手是重要的,我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如果合作,他会为我带来业绩,而我会给对方带来创造财富的机遇。

二、心细。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我们面对一对手,对手最关心的是什么?对手最担心的是什么?对手最满意的是什么?对手最忌讳的是什么?只有你在他的言谈举止中捕捉到这些,你的谈话才能有的放矢,你的服务才能事半功倍。否则肯定是瞎折腾,目标成为“水中月,镜中花”。那么,做人怎样才做到心“细”呢?

1、在学习中进步。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你才会具有敏锐地思想。对一件事的背景、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是要熟知。

2、在会谈中要注视对方的眼睛。注视对方的眼睛,一则显示你的自信,二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可以透过他的眼神发现他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内涵”,一个人的眼睛是无法骗人的。

3、学会倾听。除了正确简洁地表达自已的观点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多听。听,不是敷衍,而是发自内心的意会,交流那种不可言传的默契。

三、脸皮厚。有自尊的脸皮厚实际上是优秀的心理素质的代名词,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有不折不挠的勇气。我们在工作当中,会有很多次失败。但你一定要有耐心,你要相信所有的失败都是为你以后的成功做准备。这个世界有一千条路,但却只有一条能到达终点。你运气好,可能走第一条就成功了,但如果运气不好,你可能要尝试很多次,但记住:你每走错一条路,就离成功近了一条路。谁笑到最后,谁才会是赢家。为什么这个世上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原因很简单:成功者比失败者多永远多坚持了一步。

脸皮怎样才能“厚”起来呢

1、永远对自已保持信心。没有能够成功的事,并不是自已的能力问题,而是时机不成熟;

2、要有必胜的决心。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你一定会认为最终成功。

3、要不断地总结自已的成功之处,要不断地挖掘自已的优点。

4、要正确认识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

5、要多体味成功后的成就感,这将不断激起你征服的欲望。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要把每次与人的争斗当作你用人格魅力和胆识征服一个人的机会。只要你将“胆大、心细、脸皮厚”七字真经发挥得恰到好处,相信在情场上你是个得意者,在商场上你是个成功者。一个人要想真正的成功,就要付出让别人看来是厚脸皮。也许那是老天在考验你呢!没有了厚脸皮,胜利永远也不会向你招手的。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真的很缺少这种所谓的“厚脸皮”如果有了更多的那样人,我想我们的生活会过的更美好!谁是厚脸皮,谁离胜利就是最近的。

昨天的总要在今天归零

人威信的树立,讲的是“不怒自威”。这也是人有威信的最高境界。放弃彼此的恩怨,收敛自己的锋芒,显出自己的沉稳,威信就显露出来了。要领悟清朝时顾炎武曾说的一句话:“张显锋芒,则超然无侣,虽鹤立鸡群,亦观于大海之鹏,方知渺然自小,又进而求之九霄之风,则知巍乎莫及。”根底肤浅而又锋芒太露是成不了大器的,只有建筑在谦虚谨慎、永不自满的基础之上的事业才是健康、有益的,才能真正地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起责任,才能担得起大任。

世间的各种悲欢离合常常会引起人们很大的情绪波动,人们因为害怕或极力避免这些情况而患得患失,从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如果这种消极的想法积蓄太多太久,难免会引起人们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道:“我仔细观察了阿珀洛尼厄斯,一个真正的勇士。从他的身上,我懂得了意志的自由,懂得了在失子和久病的剧烈痛苦中还可以镇定如常。还有马克西莫斯,一个饱受生活折磨的人,可是从他的身上我却收到了在任何环境里都可以欢愉的讯息。

“他们都是真正的勇士,因为即使是面对疾病或痛苦,他们都能保持一如既往的冷静,都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我也知道,像他们这样的勇士,生活中还有很多一一他们可能只是生活里最平凡的人,可他们做的绝对是最不平凡的事情。”

西娅在维伦公司担任高级主管,待遇优厚。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为到底去什么地方度假而烦恼。但是情况很快就变得糟糕起来,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公司开始裁员,而西娅则是被裁掉的员工之一。那一年,她43岁。

“我在学校一直表现不错!”她对好友墨菲说,“但没有哪一项特别突出。后来,我开始从事市场销售。在30岁的时候,我加入了那家大公司,担任高级主管。”

随时都可以改变

人际互动,应着眼于未来,不念旧恶。原谅别人,是对待自己的最好方式——为你的仇敌而怒火中烧,烧伤的是你自己。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狭隘。海纳百川,靠一棵宽容的心!

我国古来就有“君子宽以待人,严于责已”的处世方法。所谓宽以待人,就是指对他人的要求不过分,不强求于人,而是以宽容为怀,能让人时且让人,能容人处且容人。人们交往贵在与人为善,尽可能向他人提供方便,尽量给予他人帮助。可以说,宽以待人是一个道德水平较高的表现,“有容,德乃大”。你希望别人善待自己,就要善待别人,要将心比心,多给人一些关怀,尊重和理解;对别人的缺点要善意指出,不能幸灾乐祸;对别人的危难应尽力相助,不应袖手旁观,落井下石。即使是自己人生得意马蹄疾时,也不能得意忘形,居功自傲,而是应多想想别人对自已的帮助和恩惠,让三分功给别人。人总是喜欢和宽容厚道的人交朋友的,正所谓“宽则得众”。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临。两国夙有敌意,在边境上各设哨所。两边的亭卒在各自的地界里都种了西瓜。梁国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国的亭卒懒惰,不锄不浇,瓜秧又瘦又弱。

人比人,气死人。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在一天晚上,乘月黑风高,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都扯断。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非常气愤,报告给县令宋就,说我们要以牙还牙,也要过去乘“月黑风高夜扯瓜”!

宋就说:“楚亭的人这种行为当然不对。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就更不对,那样未免太狭隘、太小器了。你们照我的吩咐去做,从今天开始,每晚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施肥,让他们的瓜秧也长得好。而且,这样做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听后觉得有理,就照办了。

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而且是梁亭的人在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

楚国的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敬佩,于是上报楚王。楚王深感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以示歉意。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邻邦。

宽以待人还要求我们,“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说的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在一定意义上,成人之美就是成已之美,即使对有错误的人也不要嫌弃,应给人提供改过的宽松条件,原谅别人的过失,帮助别人改正错误。正所谓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

留恋是开悟的最大障碍

一位从日本战俘营死里逃生的人,去拜访另一个当时关在一起的难友。

他问这位朋友:“你已原谅那群残暴的家伙了吗?”

“是的!我早已原谅他们了。”

“我可是一点都没有原谅他们,我恨透他们了,这些坏蛋害得我家破人亡,至今想起仍让我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

他的朋友听了之后,静静地应道:“若是这样,那他们仍监禁着你。”

每一个人都可能遇上类似的事,如果把它始终记在心上,那么这种不幸会永远跟着你,即使你遇上高兴的事儿,其兴奋程度也会大打折扣。如果非要给宽恕找个理由,那么最好的理由就是:让自己的心灵获取自由。

宽以待人,正是以宽广的胸怀,宽容的气度,创造宽松的人际环境,大度豁达难容之事,使别人敬重和倾慕你的人品,并使你具有很大的人格魅力。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宽以待人会使人人都喜欢与你交往,所以,宽以待人是为人处世的一个重要原则。

学会宽恕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仇恨只能让我们的心灵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恕,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宽恕别人,可以让生活更轻松愉快;宽恕别人,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朋友;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

瑞典的乔治·罗纳先生就因宽容忍让之心,颇富戏剧性地改变了人生的困境。

乔治·罗纳在维也纳从事律师工作,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回到瑞典。他身无分文,急需找到一份工作。他会好几种语言,所以想找个进出口公司担任文书工作。但大多数公司都回信说因为战争的缘故,他们目前不需要这种服务,但他们会保留他的资料等等。其中有一个人却回信给罗纳说:“你对我公司的想象完全是错误的,你实在很愚蠢。我一点都不需要文书。即使我真的需要,也不会雇用你,你连瑞典文字都写不好,你的信错误百出。”罗纳收到这封信时,气得暴跳如雷。这个瑞典人居然敢说我不懂瑞典话!他自己呢?他的回信才是错误百出呢。于是,罗纳写了一封足够气死对方的信。可是他停下来想了一下,对自己说:“等等,我怎么知道他不对呢?我学过瑞典语,但它并非我的母语。也许犯了错,我自己都不知道。真是这样的话,我应该再加强学习才能做好工作。这个人可能还帮了我一个忙,虽然他本意并非如此。他表达得虽然糟糕,但不能抵消我欠他的人情。我决定写一封信感谢他。”罗纳把写好的信揉掉,另外写了一封:“你不需要文书,还不厌其烦地回信给我,真是太好了。我对贵公司判断错误,实在很抱歉。我写那封信是因为我查询时,别人告诉我你是这一行的领袖。我不知道自己的信犯了文法上的错误,我很抱歉并觉得惭愧。我会进一步努力学好瑞典语,减少错误。我要谢谢你帮助我成长。”几天后,罗纳又收到回信,对方请他去办公室见面。罗纳如约前往,并得到了一份工作。要成就大事,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就必须要有宽广的襟怀,宽容待人,对他人的一些非原则性的缺点和过失多一些宽容与忍让。

安妮·斯韦钦曾说过:“心灵总是具有宽容的力量。”一句非洲谚语这样说:“能宽容他人,就能结束争吵。”中国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摆脱心理时间

时下人们总是在推崇自信,很多人由于过分的自信变成了张扬。在职场上本来是“领头雁”却最终成为了“出头鸟”。我们不提倡“为人只说三分话”的圆滑,但也不赞成那不可一世的骄纵轻狂。真正有本事的人有“不显山不露水”的稳重,能棉里藏针。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有意来证明自己有能力的。真正自尊的人,是不会在乎自己用什么方式赢得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强、惟我独尊的人,特别害怕被人忽视和瞧不起。他们会用挑战的方式证明自己是了不起的,是值得尊重的。但是,被挑战的人,如果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一定会压制挑战者的威力,或者报复挑战者,或者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用挑战来实现自己的惟我独尊,不是明智之举。

富兰克林年轻时,骄傲轻狂,言行不可一世,处处咄咄逼人。他父亲的一位挚友看不过去,有一天,把他唤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言语规劝他一番。

那位朋友对他说:“富兰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见,事事都自以为是的行为,结果将使你怎样呢?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一味矜夸骄傲的言论了。你所交往的人将一一远避于你,免得受了一肚子冤枉气,这样你从此将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半点学识。何况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只是有限得很,根本不管用,其实你身边的人很多都比你有水平,你的轻狂自大只能让他们知道你很无知。”

富兰克林听了这一番话,满脸羞愧,大受感动,深知自己过去的错误,决意从此痛改前非,处事待人处处改用研究的态度,言行也变得谦恭和顺,时时慎防有损别人的尊严。

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交往的自负者,渐渐地转变成为到处受人欢迎爱戴的成功人物了。他一生的事业也得益于这次转变。

如果富兰克林当时没有得到这样一位长辈的劝勉,仍旧事事妄自尊大,说起话来不知天高地厚,不把他人放在眼里,那结果一定不堪设想,至少美国将会少了一位伟大的领袖。

生活中自信的人能坦诚地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然后加以冷静的分析,从而修正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及思想上的偏差;也因此在人生旅程中,他们无往不利。如果是一个骄傲自满的人,他们不仅无法坦然地接纳别人的意见,这种自以为是的思想正是阻碍进步的最大敌人。

妄自尊大,将使你周围的人个个获得一个不快的印象,即使你善于交往,你所能交得的新朋友,将远没有你所失去的老朋友那样多。不管是什么时候,人还是谦虚一点为好,锋芒太露的人往往会把自己架空起来毫无支撑,最后成为孤家寡人,很难成就大事。

其实,藏锋也是一个“养锋”的过程。历史上的齐威王是一代明君,他的励精图治成就了他的霸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成语说的故事就与他有关。

在奸臣当道政局动荡不安的时候,年轻的齐威王继任了皇位,然而尽管他有一富大略雄图,但苦于时机不成熟,而是在谦逊中隐藏了自己的锋芒。三年之后,他对身边的臣僚了如指掌,在大臣淳于髡的帮助下,迅速地铲除了奸佞,肃清了朝纲,很快地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如果齐威王登上皇位伊始,锋芒毕露,那么可想而知,他皇帝的位置还没坐稳就可能招至杀身之祸,更不用说以后的奋发图强了。

三国时的杨修极富才华,但因处处展示自己,被曹操所不容,最终被曹操找了一个借口给杀了。如果杨修稍微收敛一下自己的言行,或许还能得到曹操的重用,更不会落个扰乱军心而以证法典的下场。

当下社会人才济济,活在世间,不要总以为别人都比自己差,心中暗暗自诩为“鹤立鸡群”。这种观念促使你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在自己的身边筑起一道高高的“隔离墙”,自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不说,甚至还会自毁前程。

当下的存在里才有真实的自己

中国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是治国安邦的根本。《诗经》言:“人而无礼,胡不遗死?”孔子说:“不学礼,无以亘。”古人把待人接物的形式叫礼节;把个体修养涵养叫礼貌,现代人把这些都统称为礼貌。

“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于对长辈,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人与人的交往,有“礼多人不怪”的说法。我们反对生活中那些迂腐繁杂的礼数,但讲礼貌这一基本的礼节还是要讲的,凡事讲点礼貌,在职场也不例外,它能使求职和工作更顺利。

不论是应聘名声在外、待遇丰厚的大公司,还是藉藉无名的小公司,求职者首先要过的都是面试考官这一关。在投递简历的人才市场也好,在进行面试的公司办公室也好,求职者最好一一问候主考官。如果不知道他们的职务,至少也应在打招呼时,眼神和他们一一对视一下。这种“一视同仁”的问候,会在每个考官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面试的完结,并不代表你能成功上岗。在面试结束时,哪怕主考官给了你负面或者模棱两可的答复,你都不要立即停止努力。面试之后给应聘公司写封信,说说自己对加盟该公司的渴望,并对人事部门接待自己、考核自己表示感谢。不管你最终是否能获得这一职位,都会让公司对你留下深刻印象,为今后再次应聘打下基础。

职场新人总是为无法融入集体而苦恼。其实,要打开陌生同事的心扉不难,只要你表达出了自己的真诚。“礼多人不怪”,初来乍到的新人不妨送点小礼物给同事。礼品不需太贵,几块钱的小工艺品,畅销的口袋书,或自己手工制作的卡片。青涩的新人也会慢慢“熬”成公司元老,对工作游刃有余。也许你在进入职场之初,曾经受到过老同事的排挤,但面对公司新人时,应该有宽容、平等的态度。积极帮助新同事,不仅是对公司贡献,也有助于拓展自己的人际网络,更顺利地开展工作,公司和个人同时得到发展是两全其美事。这是对同事的礼貌。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基本。

一位妈妈好不容易把孩子培养成了学习上的佼佼者,惟一不足的是,孩子从小就不修边幅。但是,这并不妨碍妈妈为他而自豪。孩子从小就是个学习尖子,不仅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而且在学校里自己补习英语,计划去国外留学。大学毕业的时候,孩子顺利地通过了托福考试和GMAT考试。

就在面试合格,各项手续也顺利办下来,只等签证就可以实现他的留学梦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

那天,妈妈陪着孩子去办理签证,孩子的心情非常激动。当听到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孩子高兴地站了起来,站起来的同时,孩子不自觉地咳了一声,同时往墙角吐了一口痰。这个细小的动作被细心的秘书小姐看到了。秘书小姐走进办公室,在一位官员模样的人耳边轻声地说了几句话。

当这位孩子走进办公室的时候,那位官员对他说:“对不起,我们很遗憾地通知您,您的成绩和能力虽然都非常优秀,但是,综合素质方面还有些欠缺,我们不能给您签证。”

“综合素质?”这位孩子有些意外。

官员说:“是的,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成绩和能力虽然很重要,但是,综合素质是更加重要的,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我们非常注重这项考核,事实上,许多人都是因为综合素质考核通不过而得不到签证的。”

这位孩子有些沮丧地出来了,而妈妈这时已经明白,孩子之所以没有得到签证,因为他刚才的行为太不文明了。

生在礼仪之邦,做一个彬彬有礼之人。有礼之人会做人,有人缘,多朋友。有礼之人会做事,注重形象,有教养,不树敌,成功路上事事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