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15318300000006

第6章 呼唤!与下的快乐

遵从欢愉的本性

在中国,高学历的人会耻于当工人,哪怕是属于工人的范围之内的职业,比如说技工。但技工即使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也少不了高素质的,他们的作用,连专家学者高工也不能替代。

据报载,我国高级技工只占技工总数的35%,而发达国家是40%。这种状况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的许多企业都是大而不强,何以强不起来,缺乏高级技工不能不算重要原因。

不同专业的知识用处不同,一个人应该精通自身专业,做好本职工作。但同一个系统,不同岗位的业务联系是紧密的,互补性较强。实际上,岗位之间的转换调整,也是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当某人从这一岗位调到别的岗位工作时,总有一个重新学习熟悉的过程。也许,原来熟练掌握的东西要搁置起来,而过去业余学会的知识技能却派上了用场。所以,有时间,年轻人多学习点知识,多掌握些技能总是有益的。

一个青年在公路部门工作近10年,平日不苟言谈,爱学习、肯动脑,在道班养路队从事公路养护,生产劳动之余,刻苦自学,一门心思钻研技术。他不仅取得了交通大学大专毕业文凭,还在业余时间学习掌握了公路勘测、设计、绘图、养路机械器具的操作使用维修等多种知识和技能,摆弄起来也得心应手。有些人却在背地里议论,说这个青年职工不专心工作,“样样通,样样松”,这山望到那山高。对于这些非议,很多人不会赞同的。

将不计得失的快乐融进生命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孩子10岁的那一年,家中为了“究竟要不要他去学游泳”发生争论。他的父亲相信“艺多不压身”,游泳也是一门技术;他的母亲却说“善泳者死于水”,人学会了游泳就欺侮水,玩弄水,轻看了水,遭水的报复。18岁,他变成了游泳比赛的选手。21岁,大水泛滥,冲垮了“家”,他全家躲在教堂的屋顶上,眼见尸体漂过去,家具漂过来。也看见在水中挣扎的人,近在咫尺,露出乞求的眼神。屋顶上的人只有他能游泳,他义不容辞地跳下去,拨开水中漂浮的蛇和粪便,一夜之间救出18个亲邻。后来,也许是他太累了,也许是他真的轻侮了水,他跳下去没能再游回来。水退以后,那一带的年轻人兴起一阵学习游泳的热嘲。他们说,不错,“善泳者死于水”,可是——那是在救活18个人之后。

虽然故事的结尾有点悲壮,但却印证了“艺多不压身。”的古话。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广泛,他在接受新东西时就越能触类旁通。许多事实说明,多才多艺,一专多能的人,即使改了行,学起新的专业来也比一般人快得多,所谓“秀才行医,转手就是”,便是这个道理;相反,知识浅薄且又无所用心的人,即使终生从事一种职业,也难以干出太大的名堂来。

内心呼唤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三分靠教,七分靠学。”、“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中国的这些俗语告诫人们所有技艺的精湛是靠下苦功夫得来的。在现代社会,你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人的成功、名利都是自己勤奋得到的,投机取巧的人不会有大的作为。

有一个男人,他的经历十分坎坷,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穷困潦倒的连电话费都交不起。

电话公司因此而掐断了他的电话线。后来,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整天稿约不断。他常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之中储存着,出版社高额的预订金就支付给了他。如今,他算是世界级的大富翁了。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之中度过的。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国际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

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勤奋。除了勤奋还是勤奋。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的时间是例外的,不写作。也就是说,他只有三天的休息时间。这三天是:生日、圣诞节、美国的独立日。勤奋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我国的学术大家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勤奋出灵感。”缪斯女神对那些勤奋的人总是格外青睐的,她会源源不断给这些人送去灵感。

斯蒂芬·金和一般的作家有点不同,一般的作家在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去干别的事情,从不逼自己硬写。但斯蒂芬·金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情况下,每天也要坚持写5000字。这是他在早期写作时,他的一个老师传授给他的一条经验。而在他早期的创作实践中,他也是坚持这么做的。也就是说,他在写作上,有过强化训练的经历和体验。这段经历使他终生受益。他说“我从没有过没有灵感的恐慌”。

越磨难的生活越要充满自信

做一个勤奋的人,阳光每一天的第一个吻触肯定是先落在勤奋者的脸颊上的。

梁漱溟,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与同在19世纪90年代出生的文化大师们,如陈寅恪、胡适、赵元任、顾颉刚、冯友兰、金岳霖、傅斯年、朱光潜等人比较起来,梁漱溟的成才之路较为独特。陈寅恪、胡适等人皆受过大学教育,且多有留学经历,而梁漱溟的最高学历仅为中学。他自己评价说:“像我这样,以一个中学生而后来任大学讲席者,固然多半出于自学。所有今日的我,皆由自学得来。”从19世纪末到今天,天资聪颖,入北大、清华等名校深造,受名师指点数载的莘莘学子不知有多少,但能够成为文化大师者,大约难及百分之一;而天资平平,梁漱溟6岁时还不会穿有背带的裤子,读小学时的课业成绩一直在中等以下。而梁漱溟竟能凭借自学而成为出入乎百家。在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诸多领域皆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实属奇迹。那么,梁漱溟的自学有没有值得今天志于学的人学习借鉴的地方呢?

其一是持之以恒。梁漱溟的自学也同样印证了这个道理。他从八九岁开始自学,直至九十五岁高龄辞世,近90年间,一直以书籍为友,以报刊为伴,特别是在奠定其学问基础的青少年时期,梁漱溟生更是孜孜矻矻于自学,无一日间断。当时,他读书看报已经成瘾,以至于“每日不看报,则无异于未曾吃饭饮水。”

其二是为解决问题而学习。梁漱溟曾多次申明:自己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自己在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是由于问题逼出来的。否认自己是学问家,那是梁漱溟的谦虚或偏好;但梁漱溟说自己的知识源于问题,却是实实在在的。梁漱溟自小就长于思考,一思考就发现许许多多的人生、社会问题。他又是一个处世极其认真之人,凡是在其心目中成为问题的,他都不会忽略过去,总是极力找寻问题的答案。为了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关于人生、社会问题的答案,梁漱溟就大量地阅读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书刊,参考别人的意见,琢磨出自己的思想。

其三是博采众家之长。据梁漱溟自己回忆,他中学时每天必读的报刊有好几种,其中既有中国人主办的,也有外国人主办的;既有拥护改良的文字,也有鼓吹革命的篇章;读书时,无论是佛家的经书还是儒家的典籍,也无论是经济类的读本还是政治类的著述,只要认为和自己所思考的人生、社会诸多问题相关,他都尽可能地去研读,并于研读中进行比较、借鉴,然后,再得出自己关于人生、社会问题的结论。于是,他的《究元决疑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著作相继问世,他的文化大师的地位,也因此而确立。

梁漱溟的成功应该给我们以启示,“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勤奋能为愚笨的人叩开智慧的大门;“笨鸟先飞早入林”,勤奋能为愚笨的人更早地到达理想的彼岸。

无法改变现实,就改变心情

人生的快乐在于不断成功,而成功是人来到这个世上唯一的目的,只是大小有所不同。成功有挡不住的诱惑,它激励着无数渴望成功的人们为之奋斗,乃至付出生命。苏秦为实现参与时政。影响诸侯的理想,发奋读书,夜间读书时疲倦欲困,则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有时则把头发拴在房梁上,靠强制方式止困,最后终成大器,以合纵干预时政。

伍尔费说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比成功的感觉更令你舒服的了。为了成功,很多人走出了现实的时空,忘却了现实的困难、苦恼,把注意力投向未来,成为时代的真正超人。成功是具有巨大诱惑力的,而成功的人总会有超强的影响力的。

据说拿破仑亲率军队作战时,同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便会增强一倍。原来,军队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士兵们对于统帅的敬仰和信心,也就是所谓的影响力大小。如果有人对统帅抱着怀疑、犹豫的态度,全军也就没有主心骨,便要混乱。而拿破仑的自信坚强以及超强的人格魅力,感染并激励着他的士兵,使他统率的每个士兵都充满着自信与斗志,从而增加了战斗力。

这就是拿破仑的影响力所起的作用。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注意对周围自己影响力的培养。这种影响力是人格魅力的体现,在你所在的那个群体中它把你推向一个核心的地位。

据说有一次一个士兵骑马给拿破仑送信,由于马跑得速度太快,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猛跌了一跤,那马就此一命呜呼。拿破仑接到了信后,立刻写封回信交给那个士兵,吩咐士兵骑自己的马,火速把回信送去。那个士兵看到那匹强壮的骏马,身上装饰得无比华丽,便对拿破仑说:“不,将军,我这一个平庸的士兵,实在不配骑这匹华美强壮的骏马。”

拿破仑回答道:“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法兰西士兵所不配享有的。”

世界上到处都有像这个法国士兵一样的人!他们以为自己的地位太低微,别人所有的种种幸福,是不属于他们的,以为他们是不配享有的,以为他们是不能与那些伟大人物相提并论的。这种自卑自贱的观念,往往又成为不求上进、自甘堕落的主要原因。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待人热情、有着超人的灵感、在困难前有克服的勇气、有着非凡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会使这些凡人会因为归顺你或傍在你的周围而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对你会是一种依赖,有着这样的影响力,你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愉悦自己,才是真正地爱自己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ING,SIR!”

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

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

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G,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

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

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丢脸死了。

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MORNING,SIR!”这个词,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又一天的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G,SIR!与此

同时,服务生叫的是:“我是陈阿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而我们要想成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只有影响力大的人才可以成为最强者。

成功者具有影响力,具有影响力的人定会是成功者,二者相辅相成。纵观古今中外,在很多历史典故中看出营造自己的影响力是成功的序幕。狐假虎威,是狐狸借了老虎的影响力使自己得到保全;陈胜吴广先鱼腹藏书,后又阑夜狐叫以此来营造自己的影响力,从而举起反抗暴秦的大旗的千古流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总是宣称自己是皇室正宗,他们以此来营造自己的影响力使其各有拥护而使天下三分;诸葛亮使刘备三顾茅庐而不见,孔明以此来营造自己的影响力使自己日后封侯将相。狐狸是一个弱势个体;曹操刘备,两个都曾是无名小卒;孔明更曾是一个落魄的书生。在小范围中,不否认他有有个体魅力,但要觅相封侯甚至得天下其影响力还是远远不够,能通过其他的人或事来来加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由此得到自己的目的。

这些是用“假借法”来营造出自己的影响力,还有的用实干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唐初的李世民,先拆洛阳宫还木于民来收买人心,更为建唐立下功勋,这样用实事营造出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使他能灭太子,诛齐王后登的大宝,为中国历史留下贞观之治这一绚丽的篇章。

在芸芸众生中,很多人早就具备有超强影响力的潜质,由于不会推销自己而显得平庸,或者是生平总是郁郁不得志。宣扬自己的观点使人产生共鸣并被人普遍接受,用推销的方式来营造自己的影响力。就像西方的竞选演说,他会使人脱颖而出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营造出自己的影响力,这就是现在所说的炒作。炒作,也就是营造出自己的影响力,他会使人一夜成名,一个人的影响力才是成功最坚实的基础。

用心灯驱散黑暗

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我们会因为某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而情绪低落,对自己失去原有的自信,对生活充满自卑。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素质评价过低;心理承受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常产生疑忌心理上的自我消极暗示等。它的形成可以是偶然存在,也可以是一段时间存在。自卑会给自己以至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则应该自我反省,有意识地通过锻炼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最优秀呢?圣经上说,能移走一座山的是信心。信心虽不是希望,但信心比希望要重要;希望强调的是未来,信心强调的是当下;信心不是乐观,乐观源于信心;信心不是热情,但信心产生热情。按照成功心理学因素分析,信心在各项成功因素中重要性仅居思考、智慧、毅力、勇气之后。自信人生三百年,惟有自信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事实上,做事“能”和“不能”完全取决于你的信心,你认为你能,你就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你做不到”并非真理,除非你确实反复试过,否则任何人无权对你说“不可能”。一个想当元帅的士兵不一定就能当上元帅,但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绝对当不上元帅。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取得他并不想要或不敢要的成就。记住:你得在没有人相信你的时候,对自己深信不疑。一旦你开始退缩,你就永远踏不出成功的脚步。

成功者虽然也可以去模仿别人,但他们在关键时也不为他人的意见所左右,他们自己会进行思考和创造。他们常常自己制定计划并付诸实施。虽然大多数人都只是人口统计中的普通样本,但正是由他们组成了芸芸众生。但是,卓尔不群又能完全自信的人实在少得可怜。

你看到的每个成功的人几乎都依赖于某些东西或某个人。从表象看,这些成功的人中有些人靠他们的钱,有些人靠朋友,有些人靠衣装,有些人靠门第,有些人靠社会地位。但是,我们很少有人明白一个成功的人完全是靠自己的双脚堂堂正正地立身于社会的人——他靠自己的美德、完全的自信自立、果敢有为。

教育学认为,当爸爸教小家伙怎样去做一件事时,小家伙总是很不以为然。但是,如果是他亲自做成了这件事,他会欣喜若狂。很多理智的人成人以后,他们就不能再原谅那些让他们依靠的人了,因为我们知道他们生来的自信自立的权利就会在大人善意的呵护下被剥夺了。很多人不知道对一件事的能自动自发地自我完成,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征服的新感觉是一种新增的能力,会助长一个人的自信和自尊,这就是成功者最坚实的基础。

拒绝品尝悲观的苦酒

享利·比奇讲了他小时候学习自信的故事:

“我被叫到黑板前,心里惴惴不安,抱怨个没完。‘这一课必须得学。’我的老师声音很平静却相当有力。他从来不认可一切解释和借口。他总是说:‘我要的是那个问题,我不想听到你没能回答那个问题的任何理由。”

‘我学习了两个小时。’

“‘那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我要的是你背下这一课。你可以不必去学,或者你可以学上10个小时,随你的便。但我要的是你背下这一课。’

“这对一个嫩小子来讲太难了,但我从中获得了益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获得了巨大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不再害怕背课文了。”

“一天,他那冷漠平静的声音在大庭广众之下落在了我头上:‘不对!’”

“我犹豫了一下,于是从头开始背,当我又背到相同的地方时,又是一声斩钉截铁的‘不对!’阻断了我的背书进程。”

“‘下一个!’”

“我坐了下来,觉得莫名其妙。”

“那个同学也被‘不对’声打断了,但他继续往下背,直到背完为止。当他坐下时,得到的评语是‘非常好’。”

“‘为什么?’我埋怨道,‘我背得和他一样,你却说不对!’”

“‘你为什么不说对并且坚持往下背呢?仅仅了解课文还不够,你必须深信你了解它。除非你胸有成竹,否则你什么都没学到。如果全世界都说不,你要做的就是说是,证明给人看。’”

一个老师给学生的最好教益就是训练他依靠自已信赖自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年轻时不学会自立,他就会成为一个弱者,一个失败者。

坚定的自信,便是伟大成功的源泉。不论才干大小,天资高低,成功都取决于坚定的自信力。相信能做成的事,一定能够成功。反之,不相信能做成的事,那就绝不会成功。有许多人这样想: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不是他们这一辈子所应享有的。他们认为,生活上的一切快乐,都是留给一些命运的宠儿来享受的。有了这种卑贱的心理后,当然就不会有出人头地的观念。许多青年男女,本来可以做大事、立大业,但实际上竟做着小事,过着平庸的生活,原因就在于他们自暴自弃,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不具有坚定的自信。

所以说,只有自信的人才会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采取主动的态度,在事情和自己的能力中寻求突破口,分析结果后我们自信地对待自己的问题,自信地解决所遇到的难题,最后,就会自信地走向成功。

懂得放下,也就减少了痛苦

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伯乐。成功的人都有超强的自我发掘力,他们看起来比一般人要特别一点,甚至一些人把他们冠以“天才”的头衔。其实就在于发现自己,就是发现另一个自己,发现假面具后面一个真实的自己,发现一个分裂的自己的各个部分,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把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恐惧等归为骄傲自大一类,并在生活中远而弃之;把热情、灵感、勇气、创造力、想像力和独特个性等归为一类识而用之。对自己的认识,认为有长处而无不足是骄傲自大;认为有不足而无长处是自卑自弃。不论骄傲自大还是自卑自弃,做一个平庸者倒也无关紧要,但作为一个成功者,就一定要会扬其长而避其短。

乔丹因身高不够曾被NBA拒之门外,但他却在NBA甘于捡球。教练不能慧眼识英才来发掘他,他就自己培养自己。有人说他是一个天才,他在NBA上创造了一个时代。其实,这种天才的特质与常人仅是发掘力的不同而已。

幸福在于失意时的忘却

有人曾问古希腊大儒学派创始人安提司泰尼:“你从哲学中得到了什么呢?”他回答说:“我发现了自己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的获得,使人的思想和情感有了往高尚和纯粹境界提升的可能。一个人如果缺乏发现自己的能力,也就是缺乏对自己的审查、怀疑、反省、忏悔的能力,缺乏深入探究事物真相和本质的能力。他便会被自己蒙蔽,糊里糊涂地虚耗和损害自己的生命,甚至给别人、给社会带来伤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是很难有自知之明的。倘若你既没有自知之明又狂妄自大,就如一个人从正面看衣冠楚楚,彬彬有礼,一派绅士风度,却在屁股后面露出一根毛茸茸的尾巴,让人忍不住发笑,事实上,这类笑话是司空见惯的。

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说过一个故事,他在苹果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一天老板突然问他什么时候可以接替老板的工作。他非常吃惊,表示自己缺乏管理经验和能力。但老板却说,经验和能力是可以培养和积累的,而且希望他在两年之后可以做到。有了这样的提示和鼓励,李开复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果然,两年之后他真的接替了老板的工作。

发现自己,既是一种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种德行,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更是认识自我,发挥潜在的能力。很多人的特长有时是不会被及时发现的,这使他们在创业中走很多弯路。

安提司泰尼就是善于发现自己的人。他看到铁是被锈腐蚀掉的,他评论说,嫉妒心强的人被自己的热情消耗掉了——他是在同自己的嫉妒谈话,对自己潜伏着的嫉妒做出严正警告。他常去规劝那些行为不轨的人,有人便责难他和恶人混在一起,他反驳道:医生总是同病人在一起,而自己并不感冒发烧——他是在同自己的德行和自信谈话。一次,恶棍们为他鼓掌,他说:我很害怕自己做了什么错事——他是在同自己的警惕性谈话。他认为:一个想不朽的人,必须要忠实而公正地生活——必须是在同自己的信念谈话……

有谁不愿意发展自己的优势呢?事实是许多人都不是很积极,许多人不是很悉心探究自己的优势,相反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自己的弱点。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关注自己的优势呢?弱点就令那么多人着迷呢?除非我们正视这些问题,并以解决,否则你为发展自身优势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就会半途而废,人所有的理由都起源于三个基本的担心问题上面。

1害怕自身的弱点;

2害怕挫败;

3害怕真实的自我;

不言而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对于某些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就是难上加难了,如果这些弱点干扰了我们的自身优势就要想出一些策略来控制它,关注并设法解决它。弱点只能帮助我们避免失败而不能帮我们更加的出类拔萃。发现我们自身的优势使自己在事业上更进一步。

事实上,一个人多多少少总是分裂的,在分裂的各个自我之间有平等、理性的对话。发掘自我这就是一个人的内省过程,正是一个人的悟性从晦暗到明亮的过程,一个人的自我发掘过程就是一个自我锻造的过程,更是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正如真理愈辩愈明,在各个自我之间的诉说、解释、劝慰乃至激烈的辩论中,我们心灵深处的仁爱、智慧和正义感才有可能浮出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