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优雅女孩的100个要领
15320000000074

第74章 074异性交往要注意分寸

青春期对一个人的理想、道德、品格、文化、素质等都有重要影响。无论男孩女孩,都会经历青春期,而孩子到了青春期,异性相吸是很自然的现象,异性交往也就多了起来。

敏敏今年12岁,刚上初一,人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很好,是公认的乖乖女。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家,却在家门口看见敏敏正和一个男孩有说有笑的,关系好像很亲密,似乎不是一般的同学关系。妈妈当时并没有让女儿难堪,只是笑着和他们打了招呼。不久,男孩便走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敏敏正在家看书,妈妈便决心和女儿聊聊。妈妈装作无意地问女儿昨天那个男孩是谁,敏敏告诉妈妈说他是学校高中部的一个男孩,比她大3岁,偶尔认识后便老是带着自己玩,当作自己的大哥哥。

后来,敏敏的学校要求学生全部住校。住校回来的第一周放假,敏敏就迫不及待地出去找女同学玩,晚上也没回家吃饭。妈妈怎么也不放心,感觉不正常,于是去找,看见敏敏和她的女同学从饭店出来。看着两个人很忐忑的样子,妈妈猜想她们肯定和别人在一起。便要求女儿告诉她一切,敏敏说是和那个大哥哥等四五个男孩在过生日。

不久,妈妈就在学校了解了那个男孩的情况,却发现那个男孩的空间留言都是写的思念啊、煎熬啊什么的,俨然是相思了,很显然想的是敏敏。这时,妈妈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家有少男少女的父母们都和敏敏妈妈一样,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早恋。在通常情况下,青少年一旦陷入早恋,他们在感情的旋涡中常常身不由己,突然迸发出的情感往往自己都把握不住,常常会酿成冲突,甚至一场危机,父母为此揪心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发现孩子有"早恋"倾向,父母不能粗暴对待,要鼓励孩子做一个意志坚强、目光远大的人,向孩子说明早恋的危害。既要孩子珍视男女同学间的友谊,又要教育孩子把握好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尺度,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大多数青春期孩子的异性交往是凭直觉的,父母应该尊重和鼓励,不要硬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否则容易使孩子和父母造成隔阂,并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女孩无奈的说法:

我一听"早恋"这词儿就觉得气愤,凭什么我一和男同学打电话就说我们关系不正常啊。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选择生活的自由。而且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我心里很清楚。我知道爸爸妈妈养育我不容易,可我觉得他们总是把一些问题复杂化,本来没什么的事儿要是叫他们知道了,非闹出点事儿不可。

比如我跟男同学打电话探讨学习的事,就是因为他功课比我好,他能帮助我。还有一个男同学到我家来了几次,也没什么啊?那天,班上开会晚了,我们同路,到我家要走一段挺偏僻的小路,他不放心,就送了送我……后来,班主任让我通知开会,又去了一次……这没什么吧,男女同学之间也有纯洁的友谊啊。

如果说一跟男同学接触就是早恋,那我们有的班主任排座位的时候,还专门让男女同学同桌,岂不是给学生早恋创造条件?我妈妈一见到男生和我有来往,就神秘兮兮的,我觉得真是大可不必。说实话,我们班上的确有好多同学像情侣一样,其中有些人根本就不是那种关系,可是老师家长一折腾,倒让他们站到同一战线上了。

这种例子也有很多,好多孩子都对家长的过分管束非常不满。有的孩子说,为了弄清楚她和某个同学的关系,她母亲"像特务一样"监视她与异性同伴的交往,弄得孩子很难堪。这就需要父母正确对待孩子的异性交往问题。

父母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引导,教孩子把握好和异性交往的分寸。

1对于处在朦胧期的孩子,要引导她正视自己的性别角色,在与异性同龄孩子的交往中要大方、诚恳,克服拘束、害羞心理。而与成年异性交往,不宜过分亲昵。

2对于处在爱慕期的孩子,要教育孩子尊重异性和自我尊重,注意自身的仪表和文明礼貌,多关心班集体的事情,为集体出力,男女同学坦诚合作。

3对于处在初恋期的孩子,父母要教育引导她多参与群体活动,尽量减少与异性同学单独接触的机会,特别是不要跟同一位异性同学过多地单独接触,避免萌发初恋之情,牵扯精力,影响学业和全面发展。

4对于处在钟情期的孩子,要教育她全身心投入学习和集体生活,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做有远大抱负的人。

人生最美好的岁月是青春,只有理智地驾驭情感之舟,才不会迷失在岁月的滩头。我们要教孩子掌握生命之舵,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让青春的花开得更璀璨,让青春的天空没有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