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优雅女孩的100个要领
15320000000077

第77章 077培养女孩的独立性

人的幸福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但如果一个人的幸福完全依赖于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工作的成功与否等,这个人注定是不会幸福的。因此,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就应鼓励她逐渐创造出独立的世界,在情感与行为上都能达到独立。

可在当今的许多家庭中,尤其是女孩,更像是个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日常生活中,女孩原本做起来得心应手的事,如洗衣服、叠被子、整理书包等事,却一点都不会,更别提让她做饭菜、做家务了。

薇薇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学习整理床铺。清晨起床,薇薇便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自己动手叠好了被子。看着她动手叠得并不整齐的被子,妈妈气冲冲地喊着:"我说你不会叠,你偏要逞能,看,叠得乱七八糟,像什么样子!走开,让我重新给你叠。"妈妈毫不犹豫地把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叠好的被子打开,重新叠了起来。薇薇灰溜溜地走到一边。

薇薇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做作业时特别慢,每天都要写到晚上10点才能完成,写完时往往已困得哈欠连连。妈妈看了非常心疼,薇薇刚放下笔,妈妈便要她快快上床睡觉。起初,薇薇还不乐意,偏偏固执地要先收拾书包文具,可都被妈妈挡住了。

妈妈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行为,却给薇薇留下了极坏的影响。从那以后,薇薇不愿再"逞能",不愿再尝试着自己做事情。

后来,妈妈也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便对女儿说:"薇薇啊,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自己做了,比如收拾书包文具、玩具,整理房间等。"开始薇薇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做的时候很不情愿,甚至不做,或者做了也是丢三落四的。

造成薇薇不愿意做事及做事丢三落四的原因,说到底,都是因为薇薇妈妈长期包办代替本应由薇薇做的事而造成的。父母害怕自己的宝贝在劳动的过程中累着了、磕着了、碰着了,不给孩子动手的机会,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一个没有动手能力的书呆子。为了不让孩子产生依赖性,父母应该对孩子放开手,多给孩子一些自我锻炼的机会。

放暑假了,爸爸问佳佳有什么打算,佳佳说她想去学游泳和做菜。爸爸听了后说:"学游泳好,能锻炼身体,做菜嘛,就算了,一来脏,二来你不够细心,干不了这细活。"佳佳听了这话反驳道:"干了才知道呀,你们总得给我一个机会吧?"爸爸想了想,便对她说:"孩子,你说得对,不管能不能学好,我们总得给你一个实践的机会。"于是,整个暑假期间,佳佳每天早上写完两个小时的作业后,中午就在家准备午饭,吃完午饭后去学游泳。通常妈妈还会给佳佳留几元钱,佳佳喜欢吃什么菜就自己去买,之后洗干净,等爸爸妈妈回家后,就给女儿讲每种菜不同的切法和炒法。没多久,佳佳居然能烧出一手不错的菜了。

由佳佳的例子可以看出,并不是孩子不会做,而是缺少一个学的机会。所以,父母不应该把孩子看扁了,而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只有经常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会使她成长得更快!

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可以逐渐通过下面一些方法培养孩子:

1尽量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孩子在年龄稍大点之后,大多都有独立做事情的愿望,如自己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而由于没有经验,想做好反而做成了一桩坏事。这时父母往往会心生厌烦,有的甚至会大声训斥"不会做就不要做"。这样无形中限制了孩子动手的机会,而难以让孩子体会到依靠自己的双手取得成功的喜悦。面对这种情况,要尽力坚持。也许第一次、第二次会失败,但总有一天。孩子会做得很好,让父母彻底放心。

2遇到困难自己解决

每一个人出生之后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父母不要在孩子一遇到困难时就迫不及待地去帮助。比如,孩子摔倒了,马上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无能、感到自卑,从而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

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给她一些成长的空间,多鼓励她去独立完成事情,即使失败了,也要多给予她鼓励。这样,她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意向,做出自己的决定。

3把孩子当成大人来对待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孩子很快进入了人生大改变的时代,到了生理变化、思想变化的"临界点"。这时,父母不应再扮演强大保护者的角色,而应成为友好的陪伴者。父母有时也可以听从孩子的意见,像对待成人那样和孩子平等协商地解决矛盾。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父母应充分尊重孩子,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生命个体,让孩子充分体验独立的感觉。只有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才会成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