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优雅女孩的100个要领
15320000000081

第81章 081把劳动光荣注入孩子心田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然而,当前有些父母忽视了从小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错误地认为学习就是孩子的劳动,功课好就是劳动好。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做,甚至自我服务的劳动也由父母包办。有些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她们从没想过要热爱劳动,甚至有的孩子避"劳动"唯恐不及。

晓晓都十一岁了,可是一点家务活都不会干。因为父母比较忙,所以她一直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老人除了督促她好好学习外,什么事都不用她做,衣服要奶奶洗,甚至手绢袜子也要奶奶洗,自己的房间也乱得不成样子,可她每次出门却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有时奶奶没及时洗她换下的衣服,她还非常地不高兴。

放暑假了,她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早晨起来被子一甩,先去刷牙,而牙膏早早就由奶奶挤在上面,随后奶奶会把被子叠整齐;吃早点时,奶奶早已把果酱抹到了面包上,只等着她来吃;做作业时,铅笔盒里早已摆满了奶奶削好的铅笔。下午学琴时,爷爷和奶奶一起把她送到老师那里。爷爷奶奶心疼孩子,什么事都舍不得让她干。

一天,奶奶对她说:"奶奶太忙了,你拿扫帚把屋子打扫一下吧。"她居然蹦出这样一句话来:"奶奶,这要怎么扫呀?是横着扫,还是竖着扫?我不会呀!"现在大多数的女孩都是晓晓这样的"娇弱的公主",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别说是让她们干什么家务劳动了,就连饿了、渴了也只需要说一声,马上就有人喂。

爱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我们的孩子现在却变得不会劳动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明智的妈妈是怎样培养孩子的:

乐乐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让她自己扣衣扣,同时还让她帮助妈妈扣衣扣。能够帮助妈妈,乐乐显得很高兴。后来,妈妈又逐渐教女儿学做家务。比如,让她自己钉扣子。

同时,乐乐的衣服妈妈都让她自己整理,如果乐乐自己不收拾好衣服,妈妈就让它放到第二天也不收拾,并且绝不拿新衣服给她穿。如果乐乐晚上把衣服折叠好,妈妈就时常给她换新的。如果乐乐把玩具偶尔丢在床上不收拾好,那她第二天一定会找不着玩具,几天之内也不能用这一玩具来做游戏。

"在妈妈眼里,她能做到的,我就应该做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应该能做到。"长大后的乐乐很理解妈妈的行为。她认为,妈妈是希望自己能够什么事都靠自己完成,把每一件事情都安排好、把握住。

很显然,在这样的培养下,乐乐的自理能力非常强,而且她有机会体验生活,积累经验,认识自己的能力,不但意志坚强,而且取得了学业上的成功。

高尔基说: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父母必须培养女孩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1让孩子了解劳动的意义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人们劳动的情形,城市街道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孩子们知道这些都是由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来的。父母还可以在节假日的时候带着孩子观察清洁工人坚持劳动来保持街道的清洁卫生等,让孩子领会到劳动是最光荣的。

2让孩子从事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劳动

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可以从学会做家务劳动开始,让孩子做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间、收拾书包、整理生活用品,帮父母择菜、倒垃圾、买东西……让她在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家务事中体会劳动的价值,找到劳动的乐趣。而如果孩子想要做用水果刀切水果,或是提开水壶等比较危险的事时,可以告诉孩子,这样的事情要等她长大以后才能学着干。

3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方法

父母可以在游戏中教给孩子一些实际的劳动方法。比如,孩子有一个美丽的洋娃娃,并且很喜欢她,这时,父母就可以让孩子给洋娃娃洗澡、洗衣服、铺床等。这样既符合孩子的兴趣,又让孩子从中学到了东西。

对于一些孩子难以掌握的劳动技能,父母需要耐心地讲清方法并给予示范。比如教孩子系鞋带时,如果孩子将鞋带打成死结,父母不要训斥孩子,否则只能影响到孩子劳动的积极性。父母要用正确的方法教孩子并示范给孩子看,并让孩子反复练习。在教孩子做一些比较困难的事情时,父母也不要过于着急先示范,更不要直接代替孩子去做,可以让孩子先动脑筋,争取让孩子独立地想出办法来。

孩子从小就应养成劳动的习惯,贪图享受是最有害的。不娇生惯养的孩子总是会主动选择需要花大力量和具有坚强意志才能完成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