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15320300000036

第36章 安时处顺,顺应自然

南怀瑾先生认为,养生最重要的是坚持一个字“静”,他说:“世界上的人们拼命消耗能源和资源,拼命追求享受,等于在加快消耗生命。所以,保持健康长寿,必须要学会‘静’。”“静”既是养生之道,也是养心之道。

“南怀瑾语录”

我们上古老祖宗的那个时候,人都自然,不用修道,个个有道,在道的境界。他在睡觉时“徐徐”,“徐徐”是怎么个睡法?就是睡觉很悠然,舒服得很。难道现在的人睡觉不悠然?现在的人睡觉是很不悠然,很紧张。尤其是在外国文化生活影响之下,每一分每一秒都紧张得很,所以睡觉睡得很不好,加上闹钟也闹不醒,很可怜。

南怀瑾为人处世,喜欢顺其自然,不喜刻意为之。就算有一些不甚圆满的事,他也能以自然之心对待,而不勉强为之。

例如:他人到中年时,头上渐渐添了许多白发,他却不以为意。有一次去理发店理发时,理发师建议他染发,可以显得年轻。他没有接受这个好心的建议,还写了一首《理发师劝染发戏作》的诗:

世人多畏发初白,

却喜头颅白似银。

免去风流无罪过,

何须装扮费精神。

渐除烦恼三千丈,

接近仙灵一性真。

对镜莞尔还自笑,

依然故我我非新。

这虽是游戏之作,内中却包含了他体悟人生的智慧和洞透自然的禅意。

“人生苦短”是对人生经历和内涵的概括总结。如何对待这短暂的人生呢?老子对人生的看法,不像其他宗教那样,认为全是苦的。他认为人生也有快乐的一面但是这快乐的一面,却暗藏隐忧,并不那么单纯。因此,老子提醒修道者,别于众人,应该“我独泊兮其未兆”,要如一潭清水,微波不兴,澄澈到底。

老子的道学以关注平民生活为主,他想把每一个人都变成自然人,自由自在地生活。

我们普通人修学老子的道学,把自己变成一个自然人,或者说“真人”,倒是摆脱烦恼的绝好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假人”,脑袋里装着一些虚假的观念,用虚假的面目处世为人,采用一些虚假的手段,追求一些虚假的目标,享受某些虚假的快乐。

南怀瑾认为修道的目的就是让自己摆脱虚假的世俗观念困绕,“人之所畏”,我独不畏。别人都说吃海鲜好,我要看看它对不对我的口味和肠胃;大家都说当官发财好,我要看看它对不对我的性格和脾气;大家都说清茶淡饭太寒酸,我就喜欢天天品尝;大家都争先恐后发表高见,我默默无闻独悟真如;大家都聪明伶利自逞其能,我少一点杂念,留一份闲情,看花开花落……

人,来不知从何处来,去不知向何处去。来非自愿,去更非本意,几十年光景,稍纵即逝。因而,还是卸下面具,放下包袱,像毕希纳所言:人啊,活得自然一点吧!我们应该像一朵云,具有云的飘逸,不论是否下雨总是那样飘逸。

南怀瑾有一个老朋友,年纪大了,有一次生病住进了医院。一天,这位朋友打电话给他,说自己快不行了,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了,希望见他最后一面。

南怀瑾赶到医院,见到这位朋友。朋友说:“这几年受了你的影响,对生死看得淡了,不过有一件事还想让你帮忙决定一下,死后是土葬还是火葬。我还有几十万块钱可以打理。”

南怀瑾一听这话,立刻火冒三丈,不过还是硬忍下来了。他告诉朋友:“你学佛几十年,还写了许多书和文章,像是悟了道的,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还这么想不通?佛说一火能烧三世业,你死了剩几根骨头还要装个棺材运回家乡埋葬,为什么不把这钱用来做点好事?当然是火葬嘛!”

朋友勉强点了头,但是后来还是交待用土葬,把剩下来的钱全部用掉。

事后,南怀瑾大为感叹,认为这个朋友看不通生死,连最痛快的死都不愿意干。

对于生死,他的态度是“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就是说,活着的时候就健健康康地活着,死时就痛痛快快地死。他说:“一个人了解了许多养生必要的学识,使自己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万一到了死的时候,既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痛痛快快地死去,这便是人生最难求得的幸福。”

人之将死,却还惦念着是土葬还是火葬,最终还是放不下一辈子积攒下来的钱财,选择土葬的方式来将钱花光。这并不是略带讽刺意味的寓言,而是发生在南怀瑾先生身边的真实故事。如此看不通生死,恐怕不止他朋友一人吧。

生死问题从来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时畏惧着死,将死时惦念着生,是作为凡夫俗子的最大的心病。如果这样一块心病不去除,“生死之心”放不下,那么所谓“养心”、“养生”都会成为一句空谈。在这一点上,不妨学习南怀瑾先生。他认为:生死只在呼吸之间,看通了生死,就能了生达命。有了看透生死的勇气,才能顺应自然、重生乐生。到这时,不必刻意去养生,生命之光也会自然闪现。

生命是一个过程,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与死实际上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大转折,生死齐一,齐一生死,如果有看透生死的勇气,就是等于把人生中的生死问题彻底解决了。在这方面,庄子可算得上看通生死的第一人:

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朋友惠施去他家吊丧。一进门,他就看见庄子正叉开两条腿坐在地上,一边敲着瓦盆一边唱歌。

惠施一见,又气又不解,说:“你的妻子跟你过了一辈子,为你生儿育女,还把他们抚养成人。现在她老死了,你不哭也罢了,居然还敲着盆子唱歌。这不太过分了吗?”

不料庄子却说:“不要这样说。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没有感慨呢?但是推究起来,她原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就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就连气也没有。混杂在浑浑沌沌之中,变化有了气,气变化有了形体,形体变化有了生命,现在又变化死去了。这同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运行一样自然。现在她舒舒服服地睡在天地的大屋子里,而我却在这里号啕大哭,自认为这太不通达天命了,所以不哭了。”

在这个故事中,庄子把人的生死还原成一种自然的过程,把生死看做自然的回归。他是立足于生来领悟死的意义,凭借死来体察生的价值。对于生死,他看得十分透彻。

虽然人是不可能超越生死的,但人的精神世界则可以超越生死。因此,对待生死的基本态度应当如南怀瑾先生一样,生则重生,死则安死。生的时候尽心尽力,穷尽为人之道,闻道且从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鞠躬尽瘁,乐天知命而不虚此生。到死时,便自然安息,安然无怨地接受死亡。死亡在这里便失去了它震撼人心的恐怖色彩,失去了玄而又玄的神秘色彩,而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宁静安寂。如果针对生时的辛劳奔波而言,死亡带来的甚至是人的永久安息,寂静安然,没有任何的牵挂和不安。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收与放,本质都是一样的。面对生死,悠然自得,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

南怀瑾平时常向学生们提倡自然之道,但真正能理解的人甚少。有一次,在举办“禅七”活动时,他的一个男学生大概用功过甚,全身紧绷,两眼发直,好像出了问题。他便走过去,左右开弓,打了他两个嘴巴,然后说:“起来活动活动!”他用的是禅宗的“棒喝法”,打是不打,并非真有打意,不过是想让学生从紧张之中惊醒,走到自然放松之道上来。

南怀瑾先生所谓的“处天地之和,不修道,不做工夫,生活于自然之间。”实际上是提倡顺其自然。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养生之道。中国传统养生学说认为,人是自然中的个体,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变化过程,个体若顺应自然变化过程,则千变万化皆可成为有利条件,个体可自在长存;若个体违逆自然变化过程,则变化皆成害己之物,进而损害个体生存。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顺其自然呢?下面这个故事中的禅师将告诉你答案。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师父,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别着急,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了,小和尚一边撒,草籽一边飘。“师父,不好了,许多草籽都被吹走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草籽撒完了,引来许多小鸟啄食。“要命了,草籽都被小乌吃光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脚。

“没关系,草籽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大雨,一大早,小和尚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完了!好多草籽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不久,许多青翠的草苗果然破土而出,原来没有撒到的一些角落里居然也长出了许多小苗。小和尚高兴地拍手:“太好了!太好了!”

师父点点头:“随喜!”

这位师父真是懂得顺其自然之道,凡事不必刻意强求,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反倒自有一番收获。当然,顺其自然并非是消极的等待,也非听从命运的摆布,更不是随波逐流,而是面对现实的超然与平静。

人们常说“随遇而安”。这是顺其自然的一种表现。“随遇”是顺随境遇一意;“安”则可理解为内心的安宁,不为外在之境遇所扰,无论于何种处境,均能保持一种平和安然的心态,并继续坚持自己的追求;当然,这种“安”,需要一种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甚至需要一种超脱、豁达的胸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在实际生活中,顺应自然要注意几点:

一是正确对待“归因于自然”。正确对待“归因于自然”,正是为了顺应自然、趋向“必然”;而顺应自然、趋向“必然”就是为了把握命运。

二是正确对待“归因于机遇”。也就是说,机遇降临了,你要抓住它,不要让它与你擦肩而过。

三是认真对待“归因于自己”。既要顺应客观,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行动,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主观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水在流淌时是不择道路的,树在摇摆时是不辨方向的。它们都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你不妨学习它们,让许多事顺其自然。这样,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渐渐清朗,思想也会减轻许多负担。人生苦短,生命易逝,今天能健康、自在、安乐地活着,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珍重生命、热爱生活、好好地活着,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