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15320300000043

第43章 以心养神,以性率情

“南怀瑾语录”

我们为什么要修炼?为何要反思?我们追求并非只为了生活,而是要追求生命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们能修炼到商人没有市侩气、读书人没有迂腐气,那么就达到了以心养神、以性率情的修养至静境界,也就得到了静带来的生命之根本。

南怀瑾告诉我们,“性”是我们自心的本体,也叫“本性”或者“心性”,但不管是本性或心性,都是指心的本体而言的。而心之本体就是清净,无思无为,脱离一切言语文字,只有以心观世才能得到领悟。

一个在山林里迷路的年轻人,遇到一位僧人,他问:“师父,您是否能告诉我这条路通往何处?”

僧人听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年轻人,如果你按着正确的方向走,那这条路就可以通往世界上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对于人生这条路来说,不管你现在站在哪里,要往哪里去,关键就是你要看清楚自己所走的路,不要被种种表象所迷惑。《坛经》中有这样的话:“性之相貌究为何者?我天然本有者曰性(天命之谓性),随性而起之心,合乎自然者曰道(率性之谓道),道亡而教以复其本曰修(修道之谓教)。”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放下种种表象的东西,用本性、用真心去看世界、看问题。

《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慧能大师小时候父亲早逝,他随母亲移居南海,但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慧能只好以砍柴、卖柴为生。有一天,一个买柴的客人要慧能把柴送到客店。慧能把柴送到客店,拿到钱后正要出门,忽然看见有位客官在读经,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中豁然开悟。于是就问那位客人:“您读的是什么经?”

那位客人回答说:“是《金刚经》。”

慧能听后接着问:“您从哪里来,是怎么得到这本经的?”

那位客人回答说:“我从蕲州(湖北省)黄梅县东禅寺来,那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住持教化的道场,有一千多个参学的人,我是在那个寺院里拜祖师,听受此经的。”然后那位客人还告诉慧能:“五祖弘忍大师经常告诉我们在家和出家的众人说,只要受持、念诵《金刚经》,就自然能见自本性,直下了悟成佛。”

慧能听后决心去访五祖弘忍大师,而那位客人也送了他十两银子让他安置老母,以便前去黄梅礼拜五祖。慧能拿了客人送的十两银子,安顿好老母后,没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赶到湖北黄梅县东禅寺。

慧能见到五祖,五祖问他说:“你是哪里人,到我这里想求什么?”

慧能听后回答说:“弟子是岭南新州平民,远道而来只求做佛,不求其他。”

五祖听后反问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猫獠,怎么做佛啊?”

慧能听后回答说:“佛性无分南北,佛性也不分文明人与野蛮人。”五祖听后知道慧能已悟佛道,怕他受害,于是让他去做一些杂活。

这是六祖慧能大师悟道拜师的过程。他悟道的过程可以说只有八个字,那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个不识字的贫苦人,听到一句经就得以开悟,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心原本就很清净,而且能放得下、看得开。

既然佛说万生皆有佛性,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与佛和大师们一样得到福慧圆满的清净心呢?那是因为我们“有住而生心”,我们的“住”太多,住色生心、住声生心,生妄想心、执著心、贪心、嗔心、无明心,人世间有无数尘劳烦恼,我们总往心里装,那清净的真心自然不能证得。虽然我们不能像慧能一样当下顿悟、开化,但我们却可以要求自己做一个“与人无争,与世无求”、“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人!如此一来,我们就会用心看世界,不会迷失在人生的大路上。

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

沈从文先生说:人生是一本大书。那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唯有一次的生命,自然也就是一本不大不小的书了;人生的书属于人类全体,而生命的书则属于自己。

有些人一出生就捧着一本黄金书,所以他眼里的人生就一直是金灿灿的,光明渗透了他周围的角角落落,渗透了他的发丝、皮肤、身体的每一处。而有的人生下来时,却承继了一本残损、支离破碎的草纸书,他眼里的人生也就比较艰辛,书里的文字是生涩而疼痛的,常常每看一眼就会泪流不止。

命运就是这样,把人有所分属,以质地不同但内容相似的金书和草纸书将各个不同的生命以及他的处境和行动的轨迹记录在他自己所拥有的这本书里。没有人能够逃避这部书的追踪,就仿佛是无法躲开晚上要闭眼睡觉、白天睁眼看世界一样。

但无论是金书还是草纸书,当它终于完成时,捧在手上都是沉甸甸的。翻开来,乍看之下,也都是蔚为壮观,仿佛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生命地图,每一天、每一个匆忙和悠闲的瞬间,都记得清清楚楚的。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运程不佳,是飞黄腾达过还是穷困潦倒过,全在字里行间显露无遗。包括深情或薄情,高尚或卑鄙,伟大或渺小,富贵或寒碜。

一个在沙漠中旅行的人,在黑夜里骑着骆驼走过干涸的河床时。突然听到有个声音对他说:“停下来吧,停下来吧。”

旅行者停了下来,接着那个声音又说道:“抓一把沙石再走吧。”

于是他抓了一把沙石。

然后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就这样带着它上路吧。”旅行者像受到惊吓地按着那个声音做了。

太阳终于升起来了,旅行者借着太阳的曙光,赫然发现自己手里捧的竟然是灿烂的宝石。一段很长时间的震惊过后,旅行者在高兴之后又闪出一丝丝懊悔。如果当时多抓一些就好了,唉,一路上也不知道掉了多少宝贝啊。我是否还有幸再次回到那个河床呢?

南怀瑾先生指出:其实每个人都是旅行者,我们手上拿的是沙石还是珠宝,真的那么重要吗?与无穷的时间相比,沙漠里的沙石和珠宝又有什么差别?一个人,不管你拥有多少物质,世俗成就有多大,衰老、疾病和死亡的痛苦永远在紧逼着你。

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盏灯下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朵花前都是一种心情。对于生活,沙石和珠宝能给予我们的欣喜又有什么差别?这时我们最关心的不是沙石和珠宝,而是哪里是绿洲,哪里是彼岸!

古往今来,许多智者以出世的思想做人世的人,身在红尘却不为俗事所扰。其实通往自在净土的方法很简单,不管你阅世再深,只要你能用心看破万物的本质,放下那颗执于物的心,不被世事牵动,保持一种不染万境而常得自在的心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