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15320300000052

第52章 君子莫大于与人为善

“南怀瑾语录”

做善事是应该的,应做到做善事不留名,这就是“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意思是没有绝对的完人,每一个人总有不对的地方,但是这些坏事不要达到犯法的边缘,不要达到受打击痛苦失败到极点的边缘。

南怀瑾大师强调人在善恶之间,在人生的行为上绝对要走至善的路子。

什么是真正的至善?佛祖讲得很清楚,一是出于至诚之心;二是不求回报;三是不贬低人家。下面我们不妨一一剖析。

第一,依从一念之善,是真行善。在佛的三大布施原则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至诚之心。你不是因为他有权有势,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不是因为他将来可能有出息,不是因为想炫耀自己,总之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完全是因为一念之善,这样的施予才是真正的慈善。无论你的施予多么微不足道,都是该得善报的。

南怀瑾曾讲过一个施善得报的故事:

有一次,佛托着钵出来化缘,遇到两个小孩在路上玩沙子。他们看见佛,就站起来非常恭敬地行礼,其中一个孩子抓起一把沙子放在佛的钵盂里,说:“我用这个供养你!”

佛说:“善哉!善哉!”

另外一个孩子也抓起一把沙子供在佛的钵盂里。佛就预言,百年后,这两个孩子一个是英明的帝王、一个是贤明的宰相。

百年后,一个孩子当了国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育王;另一个就是他的宰相。在典籍中,关于阿育王的史实与传说很多,比如:他曾经打败东征的亚历山大;他建的一座寺曾经飞到中国来,就是浙江宁波的阿育王寺。

阿育王的一把沙子就得到了这么大的回报,很多人向寺庙里捐金捐银,什么好处也没见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捐金捐银者动机不纯,或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好心,或者是出于对未来的渴求,或者是出于对过去所行恶事的恐惧,总之都无诚意。阿育王和他的伙伴却仅仅是出于一念之善,没有任何私心杂念。

另外,在我们看来,一把沙子根本不是可捐之物。但对两个玩沙子的孩子而言,沙子是他们的玩具,是他们喜欢的东西。所以,他们的善念价值并不比别人送出的财物低。

第二,行善不能求回报,否则不是真行善。有的人天天抱怨:我好人没少做,坏事没多干,为什么好事轮不到我头上?真是“好人没好报”啊!这种人居然自称好人,真是滑稽!与其说他是好人,不如说他是商人——他做好事都是为了换取好报,跟商人卖东西赚钱又有什么差别?而且他追求的是暴利,想用微小代价换取巨额回报,认真算起来还只能归入奸商一列。

第三,不要轻视和贬低接受帮助的人。“不轻毁他”是什么意思呢?“轻”是轻视。因为自己处于“施主”的地位,心里难免有几分优越感,在语言神态上就可能表现出看轻对方之意。“毁”是诋毁的意思,也就是说人家的坏话。这个坏话不是当场说的,是背后说的。比如:受自己帮助的人发达了,自己却原地踏步,就说:“那小子,当初如何如何,要不是我帮他一把,他哪有今天?”这就不止是诋毁,而是诬蔑了。他混到今天这一步,99%肯定是靠他的才能和努力,你那点帮助哪够用?不自度者,连佛祖也认为度不了他,难道人的本领比佛祖还大?你的话,等于抹煞了他的全部努力,不是诋毁吗?人家不报复就好了,你还指望他的回报?所以,我们平时起码要保证不轻视和贬低接受帮助的朋友,才叫至善。

古往今来,与人为善都是一种美德,备受推崇和褒奖。“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也充分说明与人为善是君子之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与人为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格。只有与人为善,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只有与人和睦相处,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

南怀瑾先生闲来无事也参禅,在他劝人向善的时候,都似乎带有丝丝禅意,其实他讲的是一个对个人功利和社会功德的现实问题,每个人都要去面对。与人为善,面对别人,也是在面对自己的内心,用与人为善自律、自省,追求和谐和美好,这便是一种大境界。

梁惠王再三战败,一心想要雪耻复仇。除了企图凝聚强大的军事力量、杀人盈野、杀人盈城之外,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他希望孟子能够给予他帮助。这样的想法真是无济于事。孟子一向主张施仁义、行王道;主张“保民而王”则无敌于天下。当然他的回答让梁惠王大感意外。

首先,孟子为梁惠王想要取胜提出“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三个施政要项。他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刑期无刑,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民众安居乐业,努力稼穑,增加生产。只有先与人为善了,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如果不能“省刑罚”、“薄税敛”,而一味地苛刻待民,则民不聊生,势将离心离德,纷纷迁往他国,还谈什么深耕易耨,谈什么“愿比死者一洒之”呢?

治国的要务就是施仁政于民,善待百姓,把民众照顾好,让民众安居乐业。如果不顾民众有父母妻子冻饿离散之苦,硬是把民众逼上战场,以满足国君开疆拓土的私欲,这就是“陷溺其民”,就是“残民以逞”。其结果必然是众叛亲离,不得民心。只要有机会,民众必然叛离,国君将成独夫。“陷溺其民”和“仁政保民”相较,其胜负高下就很清楚了。这就是“仁者无敌”的道理。

古来好战杀人、残害百姓的政权,尽管逞其淫威暴虐于一时,但是最后的下场都很凄惨。为了满足侵略野心,发动世界大战的独夫如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军阀,到头来莫不自食恶果、败国丧身。凡是大权在握的政治、军事领袖怎能不以此为戒呢?

如何笼络民心?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善待他人。多一点包容、宽容和理解,少一点苛求与责难;多一点爱心,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点“气人有笑人无的浅薄”。能够看见别人的优点,并能够欣赏它,赞美它,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啊!能真心祝福别人的幸福也是一种美丽的善良。永远与人为善,我们才能让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在愉悦之中。这样的人,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人生。与人为善,自己路宽,如果大家都可以做到这点,就没有了独木桥,大家都可以在阳关大道上阔步前进,达到理想中的状态。

南怀瑾先生为了全面透彻地讲述人性中的微光,刻意把这个问题简单化、单一化。他总结说:人性中处处存在的均是善念,与人为善便是成就任何事情的根本。

与人为善是一种爱心的体现,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但是它放射出的却是比智慧更诱人的光泽。有许多用智慧千方百计也得不到的东西,凭着与人为善却轻而易举就得到了。与人为善总是一种蕴藏在人内心深处的珍贵感情,它是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对行为的一种负责。生活中,许多人明知彼此都需要爱的温暖、感情的温馨,但却又常常用无端的猜测将满腔的爱意、友情冰封在坚硬的假面具后面。其实,只要你能真正付出你的真诚和善良,那么必定会赢得共鸣,使你从中感受一分温馨和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与人为善是做人的一种积极和有意义的行为,它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使自己有一个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自由天地,并享受到一种施惠于人的快乐,从而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与人为善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心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身体上的健康。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讨人喜欢,甚至四面楚歌,主要原因不是大家故意和他们过不去,而是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总是自以为是,对别人百般挑剔,随意指责,人为地造成矛盾。只有处处与人为善,严以责己,宽以待人,才能建立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在很多时候,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这就教育我们,要待人如待己。在你困难的时候,你的善行会衍生出另一个善行。与人为善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与人为善其实极易做到,它并不要你刻意做作,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就行了。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无非是想丰富你的生活,实现你的价值。而这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来自于你是否善待他人。与人为善使你有一种充实感,你知道没有很多人会故意和你过不去。与人为善不仅给你财富,还使你拥有被他人喜爱的充实感。

可见,善待他人是人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我们去善待别人、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孟子曾经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单单是行动上做出来的,更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以诚待人,用心和他人交往。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任何人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想方设法获得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生活就是这样:对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支持和帮助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同中国有句古语说的那样: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与人为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个人内心世界里一片广阔的视野。

与人为善来源于高尚。“人心本善,世界终将大同”。有了这样的情操,人们的行动才有了指南,人生杠杆才有了支点,理想大厦才有精神支柱。与人为善来源于自信。无论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他,他都能应对自如。人们需要善良,世界需要善良,你自己也需要善良。与人为善是一种力量,它能征服人心、征服世界。

和与人为善相对的是与人为恶。与人为恶者把一生的奋斗目标放在损人害人上,或者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或者疑神疑鬼,坐卧不宁;或者厚颜无耻,卑鄙下流;或者贪婪无度,违法乱纪……由于他们担惊受怕,神经高度紧张,必然导致五行失调,阴阳错乱,如入炼狱,如坠火海,最后的结果便是早衰早亡。而与人为善者经常处在和谐之中,人际平和,心态平和,豁达乐观,无忧无虑,其身必健,其寿自长。

与人为善是一壶洗涤灵魂的净水。与人为善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同情心,它是一种无形的相助、一种博大的爱,是一股矫正世俗的春风。

南怀瑾在讲学的时候,不是一概地谈自己的见解,而是时刻体会听者的想法,心思细腻不是常人所能比的。他在讲与人为善的时候,怕很多人把这个“善”单一地误认为是做善事,说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受所处环境和心境的影响很大,受个人道德和修养规范的影响很大,受社会整体文明和和谐水平的影响很大。”

其实南怀瑾的意思是:与人为善在脱离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阶段之后,是需要着力培植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对公民公德的要求是对与人为善的规定性培植;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激发与人为善的情感,是追求心灵美好安宁的有效途径;从人的价值取向来看,激励与人为善的追求,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人的幸福指数来看,与人为善的普及程度越高,人的幸福感越强烈。

中国传统文化教人向善的善恶观千百年来一直强烈地占据着话语权,“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类的教化一代代地传播着。然而对于目前“与人为善”的一般状态,大家却都很不满意。人在日常遇到的普遍问题、矛盾和烦恼中,有一些是原则性很强的,需要认真对待。另一些则是因为人心不善而引发和激化的。这使得我们感受到目前整个社会对“与人为善”的规定性素质要求不足,同时也感受到我们个人对“与人为善”的非规定性修养要求也很不够。

“与人为善”的付出,理应不怀任何目的、不求任何回报。你所付出与人的,不必念念不忘;而你所收获于人的,应当铭记在心,这就是“与人为善”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