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15320300000055

第55章 心佛众生皆平等

“南怀瑾语录”

释迦成道后,极力宣扬一切众生性相平等的观念,不但认为人类是平等的人类,而且认为凡有血肉与具有灵知之性的生物乃至天人之际,一律称为众生,大家在本性的道体上,本来都应该是平等的。

在南怀瑾眼里众生是平等的,他对来拜访他的所有人一律以礼相待,谈笑风生。面对政坛人物,他也是老脾气,从不特殊对待。

1990年9月8日,南怀瑾应邀去台北,面见台湾的前“总统”李登辉。他说古道今,纵论天下,滔滔不绝地讲了2个多小时,对李登辉晓以“和平统一”的民族大义。会谈结束后,李登辉亲自送南怀瑾出门。到了门口,客气地问南怀瑾“还有什么吩咐”。南怀瑾说:“我希望你不要做历史的罪人!”李登辉尴尬不已。尽管南怀瑾的苦口良言对李登辉这种坚持“台独”立场的人未必有用,但他这种视众生平等,敢说真话的精神,还是令人钦佩的。

佛祖的眼里,每个人的算式最后一定得出一个数字:0.就像那句佛家谒语所云:“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者有离,生者皆死。”无论贫者富者、高者低者、合者离者、生者死者,不都等于零吗?人生的算式虽然答案相同,但有长有短,数字的变化无穷,没有谁是一样的。有的人一如既往地1 1 1……这是平稳的人生,有的人却是(100一99)×1000……这是大起大落的人生。

我们不要看见这个0就心灰意冷,认为什么都是白忙。虽然结果都是0,但人生的滋味还是各不相同的。另外,0难道不是一个很美的数字吗?它是一切数的原点。就像各种颜色合而为白色一样,0也是一切数的合成,它圆满无缺,包罗万象,是永恒,是永生。

另外,佛祖眼里的算式,也不是看此一生。他是从“轮回”的角度来看待因果报应的。这个道理就玄了,一般人难以理解,就想出下辈子的变化来解释。乡下有一种说法:一世为官,九世为牛。当官的人贪污受贿,干尽坏事,享尽富贵,所以要变九世牛来还债。这样的理解层次甚浅,但也未尝不可这样理解。

说人与人平等,有些人还能接受,说人跟鬼、畜生平等,可能就有人反对了。鬼大概是没有的,不必比较。但无论如何,人都不喜欢跟猪狗同列。如果说“你是一头猪”,这是骂人的话,要打架的。

人与动物的“平等”,其实也是从算式上得出来的。人的算式结果为0,畜生的算式结果也为0,还不是一样吗?

其次,人跟畜生一样,也是由一些化学元素组成。有的化学元素好,有的化学元素坏,只是人的观点。人跟动物的基因也会不同,这种基因好,那种基因不好,也只是人的观点。这个道理,好比某些人自视甚高,硬是觉得自己了不起,瞧不起别人。实际上,他未必有什么了不起,别人也不见得比他差,他要这样想,也没有办法。

再次,人跟畜生的快乐指数在本质上也没有什么不同。人的核心追求是快乐,动物也是如此。而且两者构成快乐的基础也差不多:物质享受和情感体验。按人的观点,假设物质享乐丰富是正数,挨饿受冻是负数,而心灵愉悦是正数,心情痛苦是负数,那么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的算式也是由一连串正数和负数组成的。

在人的眼里,动物的物质享受好像都是负数,因为它们吃得太差;而它们的情感体验都是0,因为它们没有思想。这恐怕只是人的偏见。好比猪吃草,如果它觉得好吃,就是享受。好比狗吃屎,它觉得好吃就是美食。狗到处找屎吃,不跟小孩到处找零食一样吗?这个道理,如同上海人说川菜难吃,四川人说沪菜难吃。其实好不好吃,别人说了不算,关键看自己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猪吃草、狗吃屎,跟上海人吃沪菜、四川人吃川菜有什么差别?

在远古时期,地球上就生存着许多动物。后因环境巨变,森林被草地取代,于是许多在丛林里生活的猿开始了陆地生活,它们除了要艰难地寻找食物,还得不时地受到狮子、老虎等大型动物的威胁,生活得十分艰难。

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一些猿是怎样渐渐开始变聪明的,它们又是怎样开始学着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呢?

南怀瑾先生给了我们答案:猿经过一代代的演变,那些侥幸活下来的聪明的猿经过对外界事物的求知,由于生存不得不借助生产工具的使用,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变成了现在的人。

这些聪明的猿变成人得以持久生存以后,又经过一代代的努力,取得了万物的统治地位。于是他们开始告诉自己的子孙,自己是万物的灵长,在自然界中是最尊贵的,我们可以随意取物,主宰世界。却早已忘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原本都是平等的。

一天,老子骑着牛走到河南开封郊外,正闭目养神,悠悠而过时,忽然听见有人叫他,老子睁眼一看,原来是他的弟子阳子居。

阳子居是魏国人,在周朝担任太学。听说老子知识渊博,曾经私下拜老子为师。没想到今天在开封的郊外遇见老子,阳子居连忙下马,倒头便拜。老子下牛扶起阳子居,与阳子居一起边走边聊。

老子问:“你近来在忙什么?”

阳子居回答:“我到这里准备重访一下故居,购置一些田地,把老房子装修一下,然后再找一些家仆,立一些家规。”

老子说:“有睡觉、吃饭的地方就足够了,何必如此张扬?”

阳子居说:“先生您修身养性,坐着需要寂静,走路需要轻松,饮食需要清淡,睡觉需要安静,如果没有深宅大院,怎么能有这种环境?满足这些条件后,没有仆人和各种器具,又怎么能支撑得下来?有了仆人和各种器具,没有家规,又怎么能治理好呢?”老子笑道:“大道自然,何必刻意追求静?无所求,走起路来自然轻松;不奢侈,饮食自然清淡:无所欲,睡觉自然安宁。修身养性何必非要深宅大院?饿了就吃,困了就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那么多仆人干什么?顺其自然行无为之道,则自然神安体健;违背自然而汲汲于富贵,则自然心神不宁。”阳子居满脸羞愧:“多谢老师指点。”

老子接着问:“你现在在哪里居住?”

阳于居回答:“在江苏沛县,”

老子说:“那正好,我们可以结伴而行。”

两人走到难水边,准备乘船过河。老子牵着牛先上船,阳子居牵着马后上。老子满脸笑容地与船上其他乘客打招呼、拉家常,阳子居则昂首挺胸,乘客给他让座,船主则给他端茶倒水。

过了难水之后,两人继续前行。老子叹道:“我刚才仔细看了你的神态,高高在上,旁若无人,狂妄自大,唯我独尊。你真是不可救药了。”

阳子居面带愧色,诚恳地说:“弟子习惯于官场那一套了,一定改正。请老师谅解!”

老子说:“聪明人与人相处。就像冰融化于水一样自然;与人共事,就像仆人一样谦虚谨慎。看上去好像藏污纳垢,其实白玉无瑕;看上去粗俗鄙陋,其实德行深厚。”

阳子居听了,决心改掉以前那些坏毛病。此后,他对人既不矜持又不逢迎:既不骄傲又不献媚。

老子赞扬他说:“这小子还真是有点进步。人啊,都是生之于父母,立于天地之间,不过是自然的产物。贵己贱物则违背自然之道,贵人贱己则违背自我本性,只有等物齐观,物我一体,顺势而行,借势而止,言行自然,才是合乎于大道。”

老子《道德经》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而庄子《齐物论》亦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可见,“万物平等,天人合一”这种思想,无论是道家和儒家都十分推崇。

说到动物没有思想,这只是一个假设。几千年前人类很无知的时候,就假设动物没有思想,后来的观念也延续了这个假设。现代科学反倒越来越证明动物也可能有思想。既然有思想,就有快乐和痛苦。那么动物的快乐和痛苦到底是什么呢?这就不是人能体会的了。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说:“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本来快乐只是自己的体验,不是别人能了解的。人不能知他人之乐,自然也不能体会动物的快乐。

总的来讲,佛说“众生平等”,还是很合乎逻辑的。既然平等,无论人还是人类,都用不着有唯我独尊的想法。大家共存共荣,达成自然和谐,不是更快乐吗?

在这个世界上,佛与众生没有任何差别,每个人都是佛。只是很多人沉沦于俗世,不能自拔,所以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误认为佛和人不同。每个佛也都是最平凡的人,一个人只要体悟到般若的智慧,就和佛无差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