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15320300000060

第60章 上善若水心善渊

“南怀瑾语录”

在这里,我们不谈孔子、庄子,只说老子对水之德的评价。老子刚说完“上善若水”,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可见老子在“上善若水”的大标题下,又总结了水的“七善”,也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南怀瑾说:从古到今,中国人都爱水,孔、孟、老、庄等这些智慧超凡的圣哲,也都对“水”情有独钟,我们在他们的著作里时常可以看到与水有关的深思。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庄子也同样把至高无上的道比作水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孔子也站在波涛澎湃的江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南怀瑾先生认为水之七善中的“心善渊”对我们最为重要。他认为水德之“心善渊”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因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人对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巨大的排斥性,贤能者必然就会远离他。

南怀瑾坚信的是自然道理亘古不变。他认为一个人就算再怎么厉害,如果没有人帮他也成不了大事。但水却能容污、容枯草乱叶,我们要像江海一样大度容物。水养万物,却不求回报,而水正是因为不与人争利夺权,所以天下才没有人能比得过它,也没有人能争得过它。这就是水的慈柔之德。

魏国大夫宋被派往与楚国交界处的一个小县当县令,那里盛产西瓜。虽然楚、魏两国的土地是一样的,但两国村民对种西瓜的态度却大不相同。魏国的村民十分勤快,他们经常给西瓜浇水,所以西瓜长得又快又香甜;楚国的村民却十分懒惰,他们几乎不去管西瓜,可想而知,那里的西瓜自然长得又慢又差。

一天,楚国的县令看到魏国的西瓜长得比自己这里好,就责怪村民说:“你们怎么没有把西瓜种好呢?”楚国的村民听到县令的话后,非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还开始怨恨起魏国的村民。于是他们每天晚上都轮流到魏国的瓜地里踩西瓜、扯藤。

如此一来,十分生气的魏国人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准备去破坏楚国的瓜地。但一位年长的村民却劝大家说:“依我看,我们还是把这件事告诉县令吧,看他有什么办法应付?”

于是魏国村民找到县令宋,把这件事告诉他。宋听后,十分耐心地劝本国的村民说:“我们的心胸怎么能这样狭窄呢?如果今天我们也去把楚国的瓜地破坏了,只会让双方的怨恨越来越深,最后还有可能把情况闹大,甚至引起两国战乱和祸患啊!依我之见,我们就不要去理会他们的做法,并派人每天在夜里悄悄给他们的瓜地浇水。”村民听后感觉宋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按他的话去做。从那以后,魏国的村民总是在夜里一声不响地帮楚国人浇西瓜地。楚国村民很快就发现自己的西瓜越长越好,好像每天都有人给浇水。楚国人感到十分奇怪,大家互相一问,却谁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们暗中观察自己的瓜田。他们终于发现,原来是魏国的村民暗地里给他们浇西瓜田。结果他们大受感动,并把这件事告诉给楚国县令,县令知道后,自愧不如,于是把这件事写奏章报给楚王知道。

楚王知道后,在感动的同时也深深感到惭愧不安,于是他准备了许多贵重的礼物给魏王,并希望两国和好,魏王欣然同意,从此楚、魏两国百姓和平友好地生活。

人们一遇到艰难和打击,就很容易将仇恨的矛头对准别人而不是反思自己。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苦和怨,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时时反省自己、不怨天尤人、不发牢骚、坦然面对,这才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之道。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句话中所讲的道理就是要我们谦虚。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像山泉溪水一样涓涓而流、不休不止,就算它们已经汇成无底的深海,也不会拒绝连绵的细流,永远保持谦虚的心态。

人生在世,难免跟别人打交道,也难免言高语低,有些磕磕碰碰的事。这时候,像水一样柔而不弱,既可使自己的心灵免于受伤,也可免于伤害别人,不是很好吗?

第一,保持内心的强大。内心强大的人,因为自信而总是从容不迫,无论别人的态度如何变化,他总是不动声色,泰然自若。

有一次,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为公司在利比亚开采石油的有关问题跟利比亚政府谈判,他的谈判对手是利比亚的二号人物贾卢德。在谈判时,贾卢德带来了一挺机关枪,并有意无意地将枪口对准哈默。老于世故的哈默没有被吓住,他知道对方外表强硬正好表明内心的虚弱。所以,面对枪口,他神色如常,连眼皮都没有多眨一下。

贾卢德见自己的虚张声势未产生任何效果,心情更急躁,在争论中他忍不住大声辱骂哈默。哈默站起来,温和地走到贾卢德身边,将手放在他肩上,表现出一种长辈对年轻人的宽容态度。贾卢德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最后几乎没有抵抗就按哈默提出的公平条件签订了协议。

假如我们被对方气势汹汹的态度吓得惊慌失措,那就是对方最乐意看见的结果。不管对方如何表演,仍能保持从容的心态,这样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温和地对待别人的无礼。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无礼的对待。这时候,以无礼反击无礼,只会引起更强烈的人际冲突。如果我们保持温和的态度,就能有效化解别人强硬的态度,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在你面前,别人的强硬,就像一块石子投于水池,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乔是一位著名拳王,他以打法凶猛、作风顽强而让对手望而生畏。有一天,他跟朋友一起驾车外出,不料前面一辆小货车突然来了一个急刹,乔急忙刹车,险些撞上。小货车司机走下车,不由分说地将乔臭骂了一顿。乔并不分辩,微笑着连说“对不起。”乔的朋友不服气,想下车理论一番,却被乔拦住了。

小货车司机走后,乔的朋友不满地对他说:“你是拳王,为什么不教训一下这个讨厌的家伙?”

乔淡淡一笑,幽默地说:“假如他侮辱了歌王卡罗素,你认为卡罗素会为他唱一首歌吗?”

一个温和而冷静的人,他的心就像一条游在深水里的鱼,没有人能伤到他。假如别人无礼的态度使我们很受伤,那固然说明对方缺少修养,也说明我们的内心过于软弱。与其仇视对方,不如努力训练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自己的教养。温和有礼地对待别人,这是教养。假如别人态度无礼,还有没有必要对他讲礼貌呢?当然有必要。因为教养是我们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无论别人是否有教养,也别忘了自己的修养。

有一天,一位绅士陪朋友散步。在一个熟悉的报摊上,绅士买了一份报纸,并且很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那报贩却冷冷淡淡的,不发一言。

他们离开报摊后,朋友发表议论说:“那家伙态度很差,对你的‘谢谢’好像并不领情呢!看他那冷冰冰的样子,好像别人欠了他的钱没还似的。”

绅士说:“是的,他每天都是这样子。”

“那你为什么还要对他那么客气呢?”朋友奇怪地问。

绅士反问:“我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在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让别人决定自己的行为。别人态度好,自己便笑脸相对;别人态度不好,自己便冷语相加。老让别人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心情,不就是失去了自我吗?作为一个强者,当然应该保持自己独立的心境和行为能力。

第四,处变不惊,静观事态发展。遇到对方突然的挑衅时,可能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反应,一旦言语不当,可能引起更大的矛盾冲突。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宁可一言不发,也不要轻易发言。直到想好了对策,才作出合理的反应。

古时候,有一位刺史,因为年轻,本州的武官对他不服气,总想找机会给他难堪。有一天,刺史的家僮骑马出门,路上遇到武官,没有下马请安,匆匆驱马而过。这在当时是失礼行为,但也不是什么大过。武官正想找刺史的麻烦,哪肯放过这个机会呢?他佯装大怒,跃马追上去,将家僮拉下马来,不由分说,用马鞭抽得皮开肉绽。然后,他提着马鞭,主动来见刺史,叙述事情经过后,故意说:“我打了您的家僮,请让我走吧!”他的意思是请刺史允许他辞职。

这等于给刺史出了一道难题:如果刺史不同意他辞职,就输了一招,武官可就得意了:我打了你的家僮,你敢把我怎么样?如果同意他辞职,又有公报私仇之嫌,反而被他抓住了把柄。这位年轻刺史并非等闲人物,他微微一笑,淡淡地说:“奴才见了官人不下马,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官人打了奴才,走也可以,不走也可以。”这无异是说:打不打人,那是你的修养;走不走人,那是你的选择,总之跟我无关。

武官听了刺史的话,一时不知所措。如果他辞职的话,是自己让自己吃亏;如果他不辞职的话,是自己扫自己的面子。他默思半晌,无言以对,只得躬身告退。从此,他再也不敢为难刺史了。

这位刺史处变不惊,始终保持温和的态度,使对方找不到任何攻击的把柄,却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是很高明的策略吗?柔弱不等于软弱。柔弱的意思是保持内心的强大却不外示于人,并尽可能避免伤害他人,也避免自己受伤。

武功里有“四两拨千斤”的招数,运用的正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好比一块巨石,如果落在一堆棉花上,会被棉花轻松地包在里面。以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何不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