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15320300000073

第73章 树立信仰照亮人生

“南怀瑾语录”

大凡信仰,是一个人崇拜的对象和他的思想与主张。宗教的信仰,当也如是。对他所崇拜的教主自然会礼拜、赞叹、仰慕,由此产生出一股宗教气氛,使灵性发轫而升华。有的宗教只是做些祈祷,而不主张礼拜“偶像”。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信仰是“有一个崇拜的对象和他的思想与主张”。这种思想与主张有多种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一种宗教、一种主义、一种哲学观念、一种学说,也可以是某种真理,或者干脆就是某个人或某种事物。总之,信仰是坚定地相信某种观念或东西。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努力而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事实证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发展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也许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正是伟大的信仰指引马克思走上了为全世界劳苦大众谋幸福的道路,领导工人运动,创立第一国际,使共产主义运动红遍全球。

信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旦有了信仰,它就会成为你人生的暗夜灯塔,照耀你返航心和故乡的路。有了灯塔,你就不会迷路,将一帆风顺地朝人生目标前进。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信仰可以使身心安住

经常会有那么一些人,忍不住地怨天尤人、唉声叹气,不是身体不舒服,就是心中很烦恼,很累。这是因为我们的身心没有地方可以很好地安住。

有人把全部的身心寄托在爱情上,可最初的甜蜜很快会过去;有人把全部的身心寄托在物质享受上,可享受带来的快乐也是很短暂的。不可否认,物质可以使我们的欲望得到一定的满足,能使我们的内心得到一定的平衡,但这种满足和平衡仅仅是一时的,快感刹那间就无踪无影了。

但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不会将快乐建立在单纯的物质享受上。他可以把身心安住在他所信奉的东西上面,这种东西可以带给他长久的满足,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一个人身心一旦获得安住,遇到任何的困难就不会退缩畏惧了。退一步说,即使困难最后没有被克服,但他已能将身心安住在他的信仰上,得到了平安。

(2)信仰可以使心念专一

有信仰的人,会深信某种东西。在深信的基础上,才能将所有的妄想归成一念。

世界上的任何成就都需要心念专一。假如一个人的思想专注了、集中了,干任何事情都会成功。比如有的科学家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伟大的成就,有的人念佛能念到明心见性,都是因为思想专一才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3)信仰可以使人无畏生死

信仰既可以使人崇高,又可以使人无畏,忘记生死。白色恐怖时期,多少共产党人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危机四伏,精神近于崩溃。多少次,剧痛不能再忍;多少次,可以明哲保身。但是,他们并没有屈服,在那充满痛苦的眼神里,依然书写着坚定,没有信仰的你永远读不懂他们。信仰是一个图腾,即使是依附在上面的肉体全部消逝,信仰依然磨不去、烧不尽,挫骨扬灰之后依然岿然挺立。

(4)信仰可以使人格升华

一个有信仰的人会运用他所信奉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人格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升华。比如一个人信奉佛教,他首先要受持佛教的“五戒”。受了“五戒”的人就不会杀生,不会偷盗,不会邪淫,不会妄语,不会饮酒。假如社会上人人恪守着“不杀生”这条戒律,就不会有杀人放火等现象;如果大家遵循“不偷盗”戒,社会上就不会有偷盗抢劫;假如每一个人都遵守“不邪淫”戒,社会上就不会出现诈骗妇女的怪事;假如人人都能奉行“不妄语”戒,那么社会上就不会出现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必定会真诚相待、和睦相处。

人生需要真正的信仰,信仰是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只有真正拥有坚定的信仰,才不至迷路走失,才能克服人生一切困境,才能在信仰里摆脱了黑暗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