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无疑是最严峻的考验。而要做到为了他人的利益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则需要更高的思想境界。基干民兵排长宋宝光,是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当过解放军战士,他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像雷锋那样对待工作和同志,在生与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工友。
宋宝光,汉族,祖籍河北省景县。1954年4月出生,后随父母来到宁夏石嘴山煤矿。他从小常听父母讲起旧社会家庭的苦难,血泪斑斑的家史,在宋宝光幼小的心灵引起了深深地震撼,也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宋宝光从小就是一个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好少年。一次,宋宝光和弟弟与一群儿童在山上玩耍。他弟弟和一名儿童不小心从山坡上滑下,摔伤了脸和手。他弟弟的伤势较重,血流满面。宋宝光扶起弟弟,让他坐好,便背起另一名受伤的儿童到医院治伤。1970年10月的一天,他在学校门口看到附近大武口基建公司汽车队的油库起火,一时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人们纷纷跑去救火。16岁的宋宝光也毅然奔向火场,加入抢险救灾的行列。他发现一位老工人昏倒在油库门口,衣服已被大火烧着,立即冲上去扑打老工人衣服上的火苗,随后背着老工人安全离开油库危险区。
他上学后,刻苦学习,从小学一年级起,成绩始终名列班级前茅,品学兼优,先后六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71年6月,宋宝光参加工作,被分配到西北轴承厂当工人。他在本职岗位上注意理论学习,曾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和马列的部分著作,写下了四万多字的读书笔记。
1974年1月宋宝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当战士,后来又当电影放映员、副班长等。他积极参加军政训练,苦练军事技术。1975年部队冬季军事骨干集训,七项军事训练科目,他有四项达到优秀,三项良好;四项教课项目,三项优秀,一项良好。他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炊事班帮厨,拉土垫猪圈,多次受到嘉奖。当放映员时,积极钻研放映业务,热心为战士服务,受到干部战士的好评。1976年4月,部队的一位老首长因车祸受重伤在医院抢救,需要输血实施手术,宋宝光得知后主动报名,毫不犹豫地叫医生抽了500毫升的血。当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7年3月,宋宝光从部队退伍,被分配到石炭井矿务局总机修厂工作。先后从事车工、钳工、热处理等工种。他刻苦钻研,不到一年时间就掌握了需要两三年才能学会的操作技术。重活、累活和危险性的活他抢着干,哪里艰苦哪里就有他。一次钳工组在夏收前给农场赶修脱粒机,为了不误农时,他趴在脱粒机内修理。锋利的脱粒刀划破了他的衣服,并伤到身体,他一直坚持到修好为止。机修车间安装12米长、516公斤重的行车道轨时,移动道轨非常困难,他抢先抬起最重的前头,让工友在后面慢慢向前移动。他服从组织需要,从不挑拣工作,先是被分配当钳工,后来又被调去当车工,他不讲任何条件,愉快服从。
宋宝光是位增产节约的有心人。工作中他发现热处理炉在出炉时,炉门启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用电量的大小和工作效率。炉门开启低一些,电炉散热就少,炉温回升就快,这样每炉可节约10度电,一个班就可节约30至40度电。通过摸索和实践,他和工友们改进操作方法,为厂里节约了电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1978年6月19日,厂里的民兵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女民兵魏兰英投弹时,由于紧张,将手榴弹投在离自己不到6米的地方,已是民兵副排长的宋宝光冲向前去,一把将她推入掩体,避免了一场严重事故。1979年4月,厂武装部组织民兵进行爆破训练,一位民兵不慎将拉响的雷管失手掉在宋宝光和吕军身旁,此时拣起来再扔已来不及,宋宝光一把将吕军推开,又避免了一场事故。
1979年8月5日下午,总机修厂热处理车间基干民兵连组织全连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女民兵白梅英过度紧张,将手榴弹扔在了离自己不到5米远的地方,拉了环的手榴弹冒着白烟,嗤嗤作响,而此时旁边有15名民兵观看,情况万分危急。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瞬间,宋宝光跑上前去抓起冒烟的手榴弹欲投向远处,只听轰的一声,手榴弹在他手中爆炸,在场的人安然无恙,但宋宝光却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宋宝光牺牲后,石嘴山市委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0年3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其为革命烈士。自治区政府、宁夏军区授予他“雷锋式的好民兵”荣誉称号,追记一等功,并作出向宋宝光学习的决定,各大报刊都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