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礼(1921.2.12~1949.7)中共党的地下工作者。彭阳县冯庄乡茨湾村(时属固原县万安乡)人。家中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祖辈以务农为生。
1936年,西征红军从陕北出发,挺进宁夏,将革命根据地推进至当时的固原县万安乡三岔(现属甘肃镇原)。三岔成为陕甘宁边区贸易要口,被国民党封锁。当地土豪卢广来之子卢建祥带领自卫队盘踞其间,搜查、勒索来往于边区的商贾。茨湾与三岔相近,安克礼熟悉通往三岔的小路,常避开自卫队岗哨,来往于边区,做贩运食盐和百货生意。边区的干部和军队待人和气,与群众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良好作风,深深地感动了他。接触日久,他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萌发了参加革命的念头。地下党组织经过一段时间考验,认为安克礼诚实可靠,后经边区孟坝县委组织部部长张孟德介绍,于1944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担任党的地下通讯员、情报员。具体任务是保护来往于红、白区工作的革命同志,维护通过封锁线的商旅安全,使边区贸易畅通,所需医疗药品和布匹等得以供应,并监视自卫队的活动,及时了解敌情,传递情报。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党组织利用安克礼曾在自卫队干过的有利条件,设法使他当上了万安乡二保保长,并以此身份为掩护开展工作。
1947年农历3月,国民党固原自卫大队进攻固原邻近东山的解放区,并在三岔一带设立盘查哨,监视来往解放区的行人。安克礼多次利用保长身份为边区去平凉购买布匹、食盐、药品等物资的地下工作者开路条,并护送他们通过国民党的封锁线。一次,红军杨德明(原名虎登喜),以买卖人身份,进行革命活动时被自卫队抓捕。安克礼在区委汇报工作时,曾多次碰见过他,知道他是为党工作的人,就出面从中作保,使其免遭敌人杀害。事隔不久,地下工作者张田福在万安乡堡湾被自卫队抓捕,危急关头,安克礼毫不犹豫地以身相保,自卫队因抓不到什么证据,最后只好将其释放。
1948年春,解放军收复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农历3月26日,边区骑兵团马思义与步兵团王志厚部,包围自卫队,经过激战,击溃对方,三岔复得解放。敌遭失败,逃窜到今彭阳县冯庄乡一带,大肆报复,搜捕共产党员,造成白色恐怖。这年夏天,安克礼被叛徒马汝瑛出卖,于7月28日被当地国民党自卫队在家逮捕,囚禁于兰州新关121号白沙坪秘密监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和威胁利诱,他坚贞不屈,从未向敌人暴露党的秘密,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1949年7月12日夜,敌人将安克礼等同案数人押至兰州河北大沙坪,先用麻绳勒昏,尔后用刺刀乱戳,安克礼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8岁。
因安克礼被捕后只和家中通信一次,其后杳无音信,所以罹难后三十余载,无从知其下落,后在国民党档案中发现其事迹。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6年7月10日正式追认他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