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充满创造力
15335100000037

第37章 不要制止孩子模仿

在孩子们看到别人的行为或者动作的时候,总是喜欢模仿他们。父母对于孩子的那些模仿活动,不要呵斥你的孩子,也不要禁止孩子进行模仿,如果不这样做,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生气,变得越来越循规蹈矩,这样的孩子是没有一点创造力的。

强强从小就喜欢模仿别的动作和语言,他觉得别人说的话、别的做的动作都非常的有意思。他的父母看到了他总是模仿别人,也从没有说过什么,他们觉得这样很好。

有一次,强强做了一件事,他的爸爸妈妈从此就制止了他的这种行为。

这天,强强和爸爸妈妈一去去了动物园,强强看到了很多的小动物,他觉得这些小动物简直是太有意思了,他就像模仿他们的动作。

在他看到大猩猩的时候,强强就开始模仿起来大猩猩的动作,就只见他曲着胳膊曲折腿,学着大猩猩左跳跳右跳跳,还学大猩猩的样子吃香蕉,把他周围看猩猩的人都得开怀大笑。

但是强强的爸爸妈妈却没有笑,他们觉得强强这个样子非常的丢人,学什么不好非得学大猩猩,是个什么样子啊。强强的爸爸妈妈被强强气得不行了,就非常生气的拉着强强回家了。

到了家以后,强强的父母就开始责骂强强,说他这样的行为简直是丢他们的脸,还说他要是再敢模仿别人或者别的动物就打断他的腿。他强强吓得从此再也不敢进行模仿了。

由此可见,强强的父母是非常不明智的,他们应该善于引导强强去模仿那些对他来说新鲜的事物。对于强强的那些模仿行为要给予支持和鼓励,激励强强继续进行模仿,并且还要让强强模仿出新意来。但是,他们却制止了强强的这种模仿的行为,把他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全部都扼杀掉了。

孩子的模仿能力还和他的生活有很大关系,父母要教育孩子不能够每件事情都模仿,特别是一些伤害他人的行为。

贝多芬是一位音乐大师,在他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贝多芬就很重视模仿。

贝多芬在最开始创作《第九交响曲》的时候,就非常憧憬法国卢梭的共和思想。后来,贝多芬就通过康德、席勒这些人进一步地接触到了共和思想,并且在《第九交响曲》里面充分地把这种共和思想体现出来了。贝多芬还收藏了很多和卡比尼风格非常相似的法国音乐家缪尔的作品,还将他们的风格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里面。正是因为贝多芬的这些模仿,才造就了《第九交响曲》的辉煌。

创新往往都是来自于模仿的,丰泽丰雄是日本的一名著名发明家,他曾经说过:“模仿那些同类性质的东西,这是对发明很有好处的诀窍。”很多模仿别的特点,然后自己在加以创新,往往就能够产生自己的思想,这在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考。

的确是这样的,许多名家的那些的创作灵感往往都是来自于模仿。

毕加索早期的那些绘画作品,就是很据印象派画家塞尚等人的特点来画的。同样,在郭沫若的书法里面,我们能够看出颜真卿字体的风韵和柳公权字体的结构。

孩子天生就是喜爱模仿的,他们非常喜爱模仿周围的那些人和事物。有位作家写到“孩子的脑袋就好像是一卷空白的录影带,他会把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当然还包括你的表情和语调……一直这么看着你,在将来,他就会成为和你一样的人。”心理学家也说,在人两岁的时候情绪模式就会成型。也可以这么说,孩子是通过模仿来成长的,他们是在模仿中进行学习和创造的。

人对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模拟从而得到新的思维方法就是模仿思维法。

孩子的一种学习习惯就是模仿思维法,这同样也是孩子进行创造的开始点。在模仿的过程中,孩子经常会发现一些让他们觉得新奇的东西,孩子能够用自己的想法对所要模仿的事物进行调整和改变。就像孩子在绘画的课堂上,不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范画来进行创作,而是会在自己画画的时候加入一些自己能够想到的东西。

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还可以和与你的孩子一起玩一些类似于模仿秀的小游戏。父母可以和孩子各扮演一种小动物,然后来一个小动物的聚会。每个人选择完一种小动物以后,要把自己当做这种小动物,然后去模仿这个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等等,学的越想越好。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把孩子的模仿能力培养起来,把孩子的创造力提升,还可以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