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15340600000063

第63章 胡文虎及其万金油

在很多情况下,从商经验与家庭的熏陶有关。家族中从事某一行业的,其后代也往往容易在这方面取得成功,这就是“××世家”纷纷出笼的背景之一。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胡文虎的创业案例。

从小就有一颗同情心

1882年1月16日,胡文虎出生于缅甸仰光。21年前胡文虎的父亲胡子钦因为家境贫寒,从老家福建省永定县漂洋过海到仰光谋生来了。

胡子钦到了仰光后发现当地气候炎热,人们很容易中暑、头晕,于是就把从家乡带来的一种中药“玉树神散”分发给大家使用。久而久之,胡子钦便正式行医为生了。

胡文虎10岁时,渐渐对父亲的行医生涯有了相当了解,对父亲开设的永安堂药铺情有独钟,整天泡得那里学这学那,就是不肯读书。无奈之下,父亲把他送到了福建老家上私塾。

回到老家后,胡文虎亲眼目睹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又正好碰到当年发生特大灾荒,穷人家被迫卖儿卖女去逃荒,触动很深。

有一次他看见一名乞丐在偷吃烧饼,被人打得死去活来,他便走上前去对老板说:“等我去南洋发了财,一定还你的烧饼钱。”

不料老板哈哈大笑起来:“就你这副德性,还会发财?真是白日做梦!”

此情此景,深深刺激了少年胡文虎,从此他发奋读书,再也不逃学了。

4年以后胡文虎回到仰光,开始帮助父亲料理药店生意,刻苦学习医术。

困境中研制万金油

1908年,胡子钦突然身患重病,从此卧床不起。临终前,他反复叮嘱胡文虎兄弟两人要齐心协力为民造福。

父亲去世后药店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到了濒临倒闭的地步。

穷则思变。困境中的胡文虎冥思苦想,从日本生产的仁丹治疗中暑效果较好从而产生联想:如果能生产出一种既便于携带、药效又好的药品来,一定会很受欢迎。

于是,他便拿出家中仅有的一点微薄积蓄,着手研制起新药来。

1910年,胡文虎在“玉树神散”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种中药原料,经过三个多月的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既可外用、又可内服,既能治疗感冒、头痛、鼻塞,又能治疗晕车、晕船的“万能药”——“万金油。”

他遵照母亲的提议,用自己名字中的一个“虎”字作商标,把原来的永安堂药铺改为“永安堂虎豹行”(胡文虎的弟弟叫胡文豹)。

广告宣传很有一套

为了扩大影响,胡文虎也学日本仁丹在大街上贴满广告的做法,在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对万金油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免费赠送一些给无钱买药的穷人使用。

就这样,由于万金油既有确凿疗效又有良好口碑,很快就受到人们欢迎,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接下来胡文虎趁热打铁,于1923年亲自去新加坡筹建永安堂虎豹行的总部。与此同时,他重金聘用专门人才对古代药方进行研究改进,接连开发出了“头痛粉”、“八卦丹”、“清快水”等新药。

这时候,胡文虎在广告宣传上的投入更大了。不但重金征求药品商标,逢年过节在街头路口到处悬挂广告灯笼,而且还把广告印在日历上大量赠送,借以扩大影响。

后来他听说英国驻新加坡总督夫人说,“胡文虎真是个天才商人!他为什么不定做一辆老虎式的轿车呢?”

胡文虎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真的花费重金订做了一辆轿车,车头装饰成虎头,车灯装饰成老虎眼睛,汽车喇叭声装饰成老虎的叫声。

每当这辆汽车在大街上行驶,人们都会联想到胡文虎和他的虎牌药,即使不了解的人也会向别人打听这辆车的来历,这样就无形中为万金油做了广告。

更有意思的是,胡文虎做广告也有他的一套。

例如,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有一句人所共知的口头语“放屁放屁,真是岂有此理。”胡文虎就在上海报纸做了一则广告,标题就叫“放屁放屁,真正是有此理。”

广告说,有位河南人突然肚子疼,吃了很多药都没用,后来服用了万金油一会儿就放出了几个屁,肚子再也不疼了。这样的广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国民党提倡“新生活运动”,胡文虎就借此机会做了一则广告,题目叫做“提倡新生活运动,必须揩油。”

新生活运动本是提倡廉洁奉公的,这样的题目令人大吃一惊,可是读下去才知道,原来是要大家“揩”万金油,以便保持旺盛的精力。

终于成为一代富豪

1929年初,胡文虎的企业拥有员工340多人,每月生产万金油3万打、八卦丹1万打、头痛粉2万箱、清快水3000多打。

1935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胡文虎特地把这辆老虎车带到上海。同时,当场拿出数百万元巨款在全国各地建立1000所小学。

就这样,一不小心全中国都知道了有这样一个“万金油大王。”

1932年,胡文虎把公司总部迁到香港,在东南亚各国广泛设立分行、在欧美国家设立特约经理部,从此成为东南亚华侨中的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