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贝多芬
15341800000028

第28章 经典故事

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贝多芬

艰苦训练

贝多芬的父亲常把他拽到键盘那里,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都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的声音。

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匹爱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在外面一个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贝多芬拉起来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

为了使他看上去像一个神童,他的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所以当他8岁时,把他带出去当作6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神童都是天生的而不是造成的。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

贝多芬与莫扎特相比,他的童年就不幸多了。首先,莫扎特受的教育较好,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还不够令人兴奋。

让剽窃者无门

贝多芬在18岁时和波恩的拜赖宁一家交上了朋友,这家的女儿爱兰诺拉·白莉奇蒂和儿子劳伦滋跟贝多芬学习钢琴。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波恩去维也纳。1793年,他把在维也纳出版的第一部作品题献给了爱兰诺拉。

这部作品就是以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中费加罗的咏叹调为主题的小提琴和钢琴变奏曲。1793年11月2日,贝多芬写给爱兰诺拉的信里,在谈到尾声中钢琴部分技术艰难的颤音时说:“维也纳有些人在晚上听了我的即兴演奏后,第二天就会把我的风格上有某些特色的东西记录下来,算作他们自己的东西而沾沾自喜。要是我没有看穿他们的这种行径,我是不会写这类曲子的。我知道他们的曲谱很快就要出版,所以我决定先发制人。但我还有另一个理由:我想难倒那些维也纳钢琴家,其中有几个是我的死敌。我要用这个来回敬他们,因为我料到,我的变奏曲将会到处和那些所谓的先生们狭路相逢,使他们显出一副狼狈相。”

不久以后,贝多芬在大庭广众之下演奏了这个曲子,显示了他那高超的钢琴技巧。

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意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自己高兴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了他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畅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特意把三扇窗户拿掉一扇。

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搬家。每当他处于作曲的热潮时,他总是把一盆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至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可以想象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这样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而是坐在地板上弹它。

蔑视权贵

德国大文豪歌德与贝多芬于1812年在波西米亚相会,共同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并未建立起友谊。贝多芬非常佩服歌德的天才,但对歌德的某些做法却不能容忍。

一天,他们一同出去散步。在路上远远看到了奥地利皇后率领着一群皇室成员向他们走来,歌德见了,不顾贝多芬的一再劝阻,立刻恭恭敬敬地站到了路边。

贝多芬对歌德说:“您大可不必这样做。贵族们的派头是愚蠢的,只能显示出他们的庸碌无能……他们可以把勋章别在任何一个人的胸前,但这人决不会因此变得更优秀些。他们也许能使一个人成为七品或三品文官,但在任何时候也造就不出歌德或贝多芬来……”

然而,歌德不仅仍拘谨地立在路边,而且面部开始显现出谦卑的微笑。

贝多芬意识到,无论他再说什么都是徒劳的。于是,他抬头挺胸继续向前走去。结果奥地利的皇后和皇太子认出贝多芬后,反倒率先向贝多芬打招呼、脱帽致敬。

当他们经过歌德身边时,歌德却早已脱帽鞠躬,连头都不敢抬一下。

事后,贝多芬痛心地对歌德说:“您对于他们过分尊敬了。”即便如此,贝多芬对歌德仍是十分崇敬的。人们在他晚年全聋时用的谈话册中发现,他不许别人用轻蔑的口吻谈论歌德,并曾对人表示:为了歌德,他情愿“牺牲十次性命”。

然而,歌德对贝多芬却终生不能原谅,他对他态度冷淡,甚至在贝多芬困难时请求帮助也置之不理,这种态度使后人对其颇有微词。

贝多芬和海顿

贝多芬明白,他在家乡是不可能有更大发展的,于是决定到维也纳去寻求他的前途。

此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但是海顿刚刚获得他第一次在伦敦的胜利,正处于盛名的高峰。在经过波恩的时候,海顿已经听过并且大加赞赏贝多芬的乐曲,因此贝多芬决定首先转向海顿学习。

海顿这时早已过了他的青年时代,正在创作和指挥自己最伟大的作品。所以,他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勤奋。

这就使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导学生。而且他要求学生们每一堂课只交两毛钱,他大概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学生的练习稿纸上。于是贝多芬常常发现他的练习中有些未改正的错误,他很生气。

那年,当海顿出发到伦敦进行第二次访问演出时,贝多芬转向一位天才较低但很严格的教师学习。后来他常常大声宣告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学到。

不过,不久后,他逐渐觉得,虽然他没有从改正练习方面学到什么东西,但他却从海顿那里获得了灵感,因为他把他最初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海顿。

后来,当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几个仆人扶出去的时候,贝多芬弯下腰来亲切地吻了这位衰弱的老人。

严谨的创作态度

作曲对于贝多芬而言,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他写作歌剧《费德利欧》时,为其中的一首合唱曲先后拟定过10种开头。人们熟悉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也曾在他的草稿中找到过十几种不同的构想。

贝多芬有一份后来公之于众的手稿,在这张稿纸上,有一处改了又改,竟贴上了十几层小纸片,也就是说曾经进行过10多次的修改。

但人们发现,最里面的那个音符(即最初的构想),竟然与最外面的那个音符(最后改写的)完全一样。

贝多芬常常揣着笔记本,在散步时也从不忘记将突发的灵感记录下来,这一点极像我国的唐朝诗人李贺。由此来看,古今中外的杰出艺术家们那种勤奋忘我的创作精神是一样的,他们的不懈努力,成就了数不清的艺术精品,也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交响曲的创作

贝多芬的音乐天才在交响曲的创作形式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贝多芬继承了海顿和莫扎特的奏鸣曲式,并把它改造成庞大的结构以适应于自己的思想。他把第一乐章的规模扩大了,并使尾声显得特别突出。他同海顿和莫扎特一样,把展开部看作是奏鸣曲的动力中心。他的短小而深刻的主题为扩展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它们以猛烈的力量和气势展开。

慢乐章在贝多芬手中具有赞美诗的特点,体现了贝多芬式的悲怆。他把小步舞曲乐章变为谐谑曲乐章,成为具有节奏动力的乐章,而情绪则从“纵情大笑”到神秘和惊奇。他把终曲扩大,成为在规模和意境方面与第一乐章相仿的一个乐章,使交响曲在凯旋中结束。

贝多芬认为交响乐是向人类致辞的理想手段,他的9部交响曲是有普遍感染力的精神戏剧。它们以席卷一切和激动的气势褒扬了生活。

在《第三交响曲(英雄)》中,贝多芬的风格成熟了。这个作品最初是准备献给拿破仑的,他认为拿破仑是革命精神和人类自由的体现。但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贝多芬对他不抱幻想了。被激怒的作曲家从刚刚完成的作品上撕下题有献词的一页,改写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

人们普遍认为《第五交响曲》是交响乐的原型,它具有一部交响曲所具有的一切。《第七交响曲》在多方面的感染力可与之匹敌。《第九合唱交响曲》奏出了贝多芬最后期的深刻音调,它的终曲中,由人声唱出了席勒那著名的《欢乐颂》,那是响彻云霄的时代预言。

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年至1808年,这首曲子的开始的4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

1808年11月,贝多芬在写给他的朋友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

“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等一系列作品中。

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

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

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

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像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叫人感到惊恐一样。”

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

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

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

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