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江右文化
15343900000013

第13章 岁时节日文化

江西在地理上处于“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重要位置,在民俗文化上兼具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和闽粤文化的特点。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出与当地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尤其是在岁时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和人生礼仪等方面,江西民俗集“狂欢”与“日常”于一体,处处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些多元兼容传承的民俗文化,是先民在本地区开发过程中生产、生活面貌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期的最初选择与确立,是以天文、历法的知识为基础的,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期望。但节日作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必不可少地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节日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些节日消失了,一些新的节日又产生了;一些节日的活动内容减少了,一些节日又扩充了新的活动内容;一些节日的习俗含义有些改变,一些节日则完全背离了初始之义。

从习俗节日的产生缘由来看,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节日的形成是起源于天文历法的日期,如立春、清明、冬至等时令节日;有些节日是起源于人们生产生活习俗,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有些节日是起源于重大历史事件,如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现代节日等等。

一、岁时节令习俗

岁时节令由来已久,源于古代历法和季节气候,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安排结合排定的。岁时节令习俗紧随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历史不断形成和发展,它们关系到人类农时、种植、气候、卜丰歉、求发展等一系列民俗现象,反映了人们关心正常生产、期盼安定生活、祈求健康身体的愿望和心理。

(一)“立春”节俗

立春是岁中第一节气,俗称“交春”,民间习惯把它作为春季的开端。在过去,人们对这一天较为重视,认为这一天开始时,是吉祥还是不吉祥,至关重要,俗有“立春大于过年”之说。故此在“立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热热闹闹的接春仪式,有些沿传至今还依然存在。

民间立春鞭打春牛图

在明清时期,各县县令必须亲自参加迎春仪式。在立春前,先派人用泥土做好一个土牛,放到社稷坛前。立春这一天黎明时,县令率领本县官员属僚来到社稷坛,先祭祀芒神,然后用彩线缠竹鞭击打土牛,称为“打春”(现在在许多地区已成为百姓的一种娱乐活动)。此时县城百姓也会来到社稷坛参加这一仪式,当县令击打完土牛后,周围民众纷纷拾取其中的碎土带回家,称为“得春”。另外,有的则是由风水先生将县令击碎的土牛另作成许多小牛,并送给当地一些乡绅大家,称“送春”。有的县令还要牵牛在田中犁田一圈,并由侍从割青草一担带回,称为“踏青”。

在宜春万载县等地,还有“试春”之俗,即立春这一天,以碟装米,并将鸡蛋竖立其中,鸡蛋能正立,则说明立春时间已到,时间过了则鸡蛋倒下。据说试了春,这一年就会顺顺当当。家家户户在“立春”到来之前,先要准备好4片洗干净的大青菜叶、4根葱和蒜,4根芹菜。将这些准备好的东西用红纸按种类分成4包包好,分别放在正对大厅门口的一张桌子上,红纸包好的东西放在4只盘子内。立春时刻一到,每家每户在门口插上3支香,放鞭炮迎春。

在吉安市峡江县,还有“守春”习俗。即立春这一天,家主在门口守着,立春时刻一到,立即燃放鞭炮,家家户户将“迎春接福”的旧春纸从厅堂正中平墙上揭下来烧掉,在鞭炮声中贴上新的“迎春接福”的红纸及“春”字斗方。另外,还在神台上插油菜花,以迎接春吉。同时,焚香敬神,虔诚跪拜,口中祈祷“春驻我家,赐我百福”。

人们于立春这天还形成了许多禁忌习俗,如屋前屋后不劈柴,不打桩,不动土,怕惊动了土神,对人畜不利。凡出嫁了的女儿这一天不能在娘家吃饭和住宿。

(二)“惊蛰”节俗

这天始有春雷,将蛰伏在房前屋后及田地里的各种冬眠动物震醒,结束冬眠期,因而称为“惊蛰”。尽管立春以后天气逐渐转暖,但直到此时,天气还是乍寒乍暖,起伏不定,俗称“冻惊蛰”。农家传说这日虫蛇出洞、蜂开眼,各家要闷爆糯谷、炒豆子、花生、煮“惊蛰茶”等,意图以其响声驱赶虫害而获得丰收。人们认为“炒了果不生虫”,因此,惊蛰又有“炒虫节”之名。

另外,在抚州、宜春、吉安等地,人们这一天还会在屋前房后的墙脚下、柱础、座椅脚及老鼠洞旁撒上一些石灰粉,以消毒杀虫,消除虫鼠害。

(三)“春秋社”节俗

主要与“春秋分”节令有关。俗称“社神生日”,“社”是指社官、社公,传说是社稷之神,又有人说是管理谷物生长的土地神,俗称为“福主”。社日按日期可分为“春社日”(在春分前后)和“秋社日”(在秋分前后),其中“春曰祈,秋曰报”,即春社是祈求社神护佑本年平安兴旺,秋社则是向社神报答护佑之恩,以及期望对日后的继续护佑。

民间演社戏盛况图

旧时农村里,常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作为“社日”,人们用茶果、谷饭、酒肉到社坛祭祀社神,祈求他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村民们常会进行聚饮“社酒”、宣讲规约等活动,有些农村人们还会集资筹演社戏迎拜社神。遇有本年新亡者,其家人在这一天要到墓地进行培土,并带上酒果祭拜。

八月秋社日,由于庄稼已收割完毕,人们也和春社一样,常举办一些活动祭拜社神,以表示酬谢之意。在聚众娱神的活动中,有些地方如东乡县还出现了民众聚赌的现象。

此外,许多地方的人们常于春社日浸稻谷种(主要是早熟品种),开始进入春耕季节。

(四)“清明”节俗

古代清明扫墓图

古以寒食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为清明节,现在一般定为公历4月5日前后。由于气温回升,草木萌发,为春播黄金时节。农谚云:“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延迟”,“懵里懵懂,清明播种”。

清明是传统的祭祀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节日。人们常于这天去扫墓,俗称为“挂清”、“挂纸”。但也可在清明前3天进行,也有些地方在节后3天也可。其后一直到冬至,其间不能再扫墓动土了。人们于冬至这天带着香烛、爆竹、纸钱以及米果、笋、肉等,由长辈带领晚辈去坟地挂纸、洒酒祭拜,为祖坟培土铲草、清沟排水等。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乡村扫墓习俗一直得到相沿,清明节期间,城镇机关单位则常组织干群代表祭扫烈士陵园,中小学校常组织学生拜谒烈士陵墓等。目前清明节已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五)“立夏”节俗

立夏日一般为公历5月6日前后,为夏天开始。

立夏蛋

由于立夏后开始进入紧张的田间劳作期,人们常于立夏这天准备较丰盛的食物,称为“撑夏”、“吃立夏”。在南昌、靖安等广大地区人们主要是吃米粉肉和糯米饭;但也有很多地方存在不同,如鄱阳县一带家家户户煮鸡蛋,名为“立夏蛋”,有的则是吃子雄鸡,或者做立夏粑吃;赣州石城县一带民众还会吃狗肉,有俗谚说:“吃了立夏子,榔头打不死;吃了立夏狗,两腿忙忙走”;萍乡莲花县一带人们有吃田螺之俗,有谚语“立夏立夏,田螺折夜(餐)”等等。

另外,在信丰县一带,人们在立夏这天蒸米粉肉、酿豆腐,请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回家来过节,成为父母对出嫁女儿的惦记、关照的一种形式。

(六)“冬至”节俗

冬至日一般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农家在这天供祭品酬谢社稷神恩,开宗祠祭祖,以及祭扫祖坟,俗称“冬祭”。新中国成立后,祭祖习俗消失,近年来这种习俗重新兴起。

另外,冬至这天人们也常会举行“开谱添丁”的仪式活动,也即是将本宗族内从上个冬至日至本冬至日的一年期间里出生的男孩按辈分脉络顺次登列于族谱之上(女孩不登列)。但在宜黄县(《宜黄县志》卷三十六《习俗风尚》第一章第二节《过节》,1993年版),新生小孩登列族谱却一般是在农历六月六这天,较为例外。

这一天也是民间百姓“腌”、“腊”、“霉”的好时节。有俗话说“冬至腌肉骨也好”,因此民间一般在冬至节以后开始杀猪腌肉、霉豆腐、用糯米蒸酒等活动,为过年作好物资上的准备。

二、传统生活节日习俗

传统生活节日习俗是指民间流行的传统庆贺、游乐节日中的风俗习惯。传统生活节日的主要内容与单纯的农事生产节日、岁时节日等不同,它以喜庆丰收、盼愿人畜兴旺、平安幸福等为主题,节日期间通常会举行各种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如秧歌、龙灯、狮舞、高跷、花鼓、花灯等,形式多样,造成全面喜庆的节日气氛。传统生活节日既有一家一户的活动,也有聚会性的群众活动。传统节日是各项民俗的综合展现,包括节日的服饰、饮食、礼仪,节日的家庭活动,亲友的社交往来,信仰的诸种仪式,娱乐的多样形式等等,都是节日程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春节过年习俗

民间灶王爷、母画像

1.廿四日:江西地区自进入十二月(也叫腊月)后,人们便开始做各种准备,迎接春节,如打扫房子、买好爆竹、做好糍粑、剪贴窗花、腌制腊味等。

过去称腊月二十三为“灶日”,民间居民家祭祀灶神;二十四日为“小年”,俗称“小孩过年”,居民家送灶神过小年。祭送灶神,均要烧香烛、烧纸钱、燃爆竹,并要供上一盘米果和甜食糕点作为祭品,其意是灶神吃了嘴甜,到玉皇大帝面前多报告这家人的善事,又称为“送灶司嬷嬷上天”,保佑民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过了小年后,农家开始买年画、写春联、理头发、制豆腐、做米果、做新衣、碾新米等,节日气氛逐渐浓厚。民间的习俗是:“二十四,扫扬尘;二十五,捆铺程(外地客准备回家);二十六,过年肉(宰杀过年猪);二十七,捣粑日;二十八,剃头发;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劈劈啪(放爆竹);初一日,拜年客。”从过小年后,诸事讲究顺利,行动要求谨慎,说话要求吉利。

2.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二十九或三十)俗称“过年”、“过大年”,这天晚上称作“除夕”,是隆重的古老节日。一年四季在外做工、学习、工作的人都要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除夕年饭又称“团圆饭”。是全家人最丰盛的一顿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互相敬酒,互相祝福。近些年来,饭后一家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文艺晚会,显得亲情十分浓厚。

在这一天,农家迎“司命娘娘”下凡“赐降吉祥”,接灶君。各家各户宰杀鸡鸭,中午或傍晚,粘贴红纸门神,备三牲酒礼,焚香鸣炮,敬拜祖宗、天地、福主。点灯时分,合家“团年”,全家聚餐,叫“吃团圆饭”。在开饭前,先要将碗筷摆好,斟上美酒,燃放爆竹,孝敬祖宗、神灵。

除夕之夜,家家门前张灯结彩。每户人家饭后在厅堂上燃起柴火,称作“点岁火”。全家人围坐烤火守岁,喝茶吃果点,叙聊家常。在这过程中,家长须给小辈“压岁钱”,象征增岁增寿,岁岁平安。当晚,各家各户均不串门,守岁至子夜时,鸣放爆竹关门入睡,称为“封财门”,之后人不宜再行出入。在旧社会,清债也要赶在封门之前,欠钱人家大门插了燃香,鸣了鞭炮,债主便不再入门,只得来年再收。

三十日那天,有些地方居民还要到菜园里摘些青菜回家,把它插在大门旁边,有的还放到厅内的香桌上,以示来年纳财。

3.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春节,各地人们开展拜年等多重喜庆活动。初一凌晨,家家户户选择吉时开门,迎接福、禄、寿、财、喜神,称作“开财门”;由家长或长孙燃放爆竹,意为“迎财接喜”;然后择大利方向走段路,称作“出行”;念上几句吉利话,以示开门大吉,四方得利,招财进宝。“出行”一般朝水流上游的方向走一段,称“出门向上”;有的人家也会在头年先请教风水先生,知道新的一年哪个方向吉利,“出行”时便朝这个方向走一段。初一起床时,每人都换上新衣裤、新鞋帽,意为新年新岁,一切都新。

大年初一早餐,有的地方民众是吃隔年剩饭剩菜,意为“吉庆有余,年年有余”;很多地方民众这一天是吃素食,说是“斋戒一日,吉利一年”。居民非但不吃大鱼大肉,在餐桌上连一丁点飞禽走兽的肉星都看不见,全都是斋菜、面条、年糕等类,取其谐音“发大财”、“年比年高”之意。

早饭后,每家焚香秉烛,由家长率儿孙跪拜天地祖宗、五方神灵,祈求一年吉利。拜后,由儿孙向长辈跪叩拜年,然后再外出到本村向本族、本村人互相拜年。见面要互相祝贺,一般说“恭喜发财”、“大吉大利”、“事事如意”,对长辈和老者则说“添福添寿”等语。各家各户以烟、茶、果点等招待。新中国成立后,各机关会举行春节团拜活动,由机关干部职工给军烈属、敬老院及离退休老干部拜年。

初一这天忌说“少”或“没有”,一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洗脸、漱口的水都不倒掉,要用桶盛起来,燃放的鞭炮也不能扫,以示大吉大利,聚财进宝。要扫地也只能由外向里扫至某个角落,以免财流于外。人们这天不远行,白天不睡觉。

初二开始与外村亲友互相拜祝。一般这天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俗称“初一崽(儿子),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姑婆和姨娘”。小孩也这天去给外婆、外公、舅舅等拜年。以前,商店店主于这天设宴款待伙计、雇员、学员及亲友,表示一年开张鸿发,称作“起牙”。

旧时初三为“穷鬼日”。一般不外出,不宴请,把家里自初一以来清扫的垃圾送至村边,发三炷香后烧毁,俗称“送穷鬼出门”。这种旧俗现在基本废除,人们常于初三这天去姑姑和姨娘家拜年。

旧时许多地方初四有“接生客”的习俗。“生客”是指年前结婚的新女婿。岳家于这天把新女婿接来,先到祠堂门前鸣爆、行礼,尊长等鸣爆还礼,其后迎生客到祠堂,先跪拜祖宗,后吃同门酒。酒后岳家带生客去同族各家拜年,向每一户送包点心,作为见面礼物,还要向有小孩之家送红包。各户轮流设宴招待,生客不醉不休。各家轮完之后,岳家设宴请各家户主一起进餐,称“陪生客”,表示对家族的谢意。生客回家时,尊长、绅士要到祠堂相送。近些年来,这种习俗在很多地方已废,有些乡村还保留着,但仪式已大为简略。

拜年的礼节可延至初七八,俗称“拜年拜到初七八,坛坛罐罐都刷刮”。初七,民间习惯吃羹汤。这天早晨,用米、豆、花生、番薯、芋头、大蒜、生姜共煮的羹汤,称“七种羹”、“七冬羹”。俗说“吃了七种羹,打点作营生”,意为从这天起,年已过好,各人应在新的一年里开始新的劳作了。在铅山、贵溪等县的畲族人在正月初八有“磐瓠节”,这天畲民聚集祠堂,祭祈磐瓠祖图,由年长者主持团拜,讲述磐瓠传说和畲族来历。

另外,正月初五、十四、二十三日,忌出门,俗云“初五、十四、二十三,外面有钱都莫去担”。

花灯——踩高跷

4.闹元宵: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正月半”、“灯节”、“元宵节”。“元宵似大年”,是春节活动的最高潮,也是春节活动的结束。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灯火彻夜通明,民间有“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之说,厅堂、卧房、厨房、厕所、牛栏、猪圈都要点上灯,通宵不灭,说是“照蚁虫老鼠虚耗”。

人们把过元宵叫作闹元宵,闹元宵这天,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幸福。吃好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人们舞龙灯、耍狮子、摇划船、耍蚌壳舞等等,大闹花灯,爆竹轰鸣,鼓乐喧天,通宵达旦。

南昌市时贤县西湖李村板凳灯

在南昌,农村元宵节的龙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等。板凳灯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板凳灯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由100节毛竹组成,每节毛竹上插有小山竹制成的各式灯笼,十分好看。目前板凳灯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昌市时贤县西湖李村板凳灯夜景

除耍灯之外,在过去,全省如瑞金等许多地方还有“摸青”、“偷青”之俗。天黑后,各自出去或几个结伙一起去附近菜园,不问园主,随手扯掐几把蒜苗或香菜之类的青菜,拿回家煮茶或煮汤喝,以图清吉,这种行为一般不会被责骂。也有的地方认为挨骂后可以免除一年灾祸。

过完元宵,年就过完了。第二天,各地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始拆除如供桌等一切新年摆设,将灯收起来,举行送神活动,烧掉大门框前贴的“进钱”,新春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民间有“吃了元宵酒,各事都动手”、“火烧门前纸,各人寻生计”等之说,宣示新年的结束。

(二)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为“端阳”,俗称为“菖节”。江西地区多数把这一天称为“过节”,有“小孩喜欢过年(春节),大人喜欢过节(端午节)”的说法。端午节是江西地区民间最隆重的三大节日之一。

民间过端午节,家家户户以菖蒲、艾叶插于大门左右,象征为“蒲剑艾虎”,用意除妖避邪;城乡普遍做粽子。旧时过端午节,活动颇多。是日午时(11:00~12:00),以朱砂画黄纸符贴于门户。以雄黄酒洒于房屋四周墙角,或在室内室外洒石灰,以免除疾病、驱虫蚁。大人小孩都用艾蒿、菖蒲、柚叶、鱼腥草、丁公藤等多味草药熬的汤沐浴,并在肚脐、胸颈、额头、背肩上涂擦雄黄酒,以求全年免生痱子疮毒。小孩系五彩线,颈上挂绣制精美的香包,里面装着腌蛋等。许多山区农家这天上午采撷各种草药,晒成“午时茶”,用于暑天清凉解热,认为这天采的草药治病效果更好。人们早餐多饮雄黄酒,食粽子、包子、鸡肉、蒜子、乌豆子。吃粽子的来历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多而人们又乐于接受的是关于祭悼屈原的传说。过去粽子主要是碱水糯米粽子,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粽子的原料也很丰富,有绿豆粽、火腿粽等不同种类。中午则摆酒设宴,称“过午”。节日里,亲戚朋友要互送粽子、腌蛋、包子、面条等食物。

修水县龙舟大赛

端午期间,靠近河流的村镇,还进行龙舟竞赛,俗称“划龙船”,县城更为隆重。此俗至今不变,唯饮雄黄酒逐渐废弃。

在高安市,其龙舟赛最为特殊,他们的市代表队连续参加了全国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屈原杯”龙舟赛,各届成绩均名列前茅。1992年高安龙舟代表女队,还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龙舟赛,荣获了女子组全部两项冠军。

(三)“六月六”和“吃新”

“六月六”过去也叫“天贶节”,起源于宋代。据称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有天书于六月六日再降,于是将当日定为“天贶节”,意为天赐之意。另外,民间又传说这一天是土地菩萨的生日。铜鼓县内的农户人家在这一天会把洒上猪血的花纸夹在小竹片上,插在田头地角祭祀土神,所以也叫做“婆官节”。

南昌居民素有“六月六晒龙袍”的习俗。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是龙王爷及寺庙菩萨晒衣袍的日子。据说这天的“阳气”足,气候干燥,经六月初六日晒过的衣物,不会发霉,不会被虫蛀。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将家里所有的衣物全搬出来晒。新中国成立前,每到六月初六,各寺院的菩萨也换上新装,纷纷抬上街头。菩萨游到哪里,哪里的人就会争相叩拜烧香,求菩萨保佑。现在祭神活动基本不存,但“晒衣物”之俗尚为流行。

江西有些地方以“六月六”为“食新”或“尝新”节,有些地方“食新”节或有变化,但一般都处于小暑和大暑之间。各地的庆祝做法略有区别,但都要摘取田间新谷,煮成新米饭,合家享用。通常这一天,男女不下田耕作,男子从田中选取新熟的稻穗,供于家中的神龛上,或悬于门首,主妇则以新出的早米做饭或煮粥,采新摘出的豆角、辣椒、茄子等蔬菜做菜,以庆丰收。如在萍乡、东乡、余江县等地,农户家在这天掐早稻熟穗,取新米蒸食,配鱼肉和新鲜蔬菜,焚香敬天地神灵后合家欢食,以庆祝早稻丰收。

但也有些地方的“尝新”习俗有所不同,如金溪、于都等县,人们在开镰收割前,先摘一束禾穗挂在祖宗堂,以示请其先尝。早稻收割完后,用新米煮饭,备办鱼肉和酒,合家聚餐。现今“吃新”习俗已基本废除。

(四)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月七日节”、“女儿节”、“乞巧节”。相传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日子。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是天上神仙世界的巧妇。传说她纤纤玉手,飞舞金梭,能织出彩霞般的锦绣。这种锦绣,当然是人间女子向往的。七夕乞巧的节俗,正是在民众这种心理中生成的:七夕傍晚,妇女们扫净庭院,沐浴更衣后,家家门口都摆满香案,奉上七杯净水,贡上香花瓜果,姑嫂、四邻、同窗闺友,纷纷显示自己所做的绣花鞋、鸳鸯枕、石榴裙、虎头帽、香荷包等女红,还有以姑娘巧手编织制作的精致工艺品、民间玩具、包括手剪的各种窗花、鞋花及工笔画等,琳琅满目,一件件陈列出来,让亲友邻里及过往人观赏评论,场面就像一个女红技艺博览会。

南昌古时乞巧活动多半为“丢针卜巧”的风俗。《南昌县志》记载:“七日日中,女儿以小瓷盘晒水少顷,投针其上,针浮下现诸影,得刀见新形,其喜贴,杵形,则优,谓劳苦且拙,亦乞戏也”。也就是说,农历七月初七中午,女孩子用小瓷盘装一点水放在太阳下,把针浮在水面上。如果水底出现剪形影子,表明自己善女红,则高兴;如果出现钻杵形影子,就忧愁,据说这预示着自己既劳苦,又笨手笨脚,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乞巧游戏。正所谓唐代诗人祖咏诗曰:“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至于乞巧的方式,各地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穿针乞巧、投针验巧、喜蛛应巧等。

南昌还把农历七月七日称作“女儿节”,每逢这一天,人们就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家来,以免天帝发现女儿与女婿长期生活在一起,把他们像牛郎织女一样强迫分开。在南昌新建县一带,七夕这天要把全村庄的雄鸡宰掉,因为没有雄鸡报晓,牛郎织女就可朝夕相守,不再离别;在安义县一带,传说七夕节这天,牵牛、织女两星总是竟夜经天,在黎明前,百鸟升天,为牛郎织女相会搭桥。百姓白天不猎禽鸟,有的半夜三更起床,两眼注视天空,观赏星象,讲述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有的焚香祷告,祝愿牛郎、织女喜相见,直到太阳升起,人们方才离去。

七月初七还有拜魁星爷的习俗。魁星爷就是魁斗星,既二十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叫魁星。古时科举取大,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士”或称“一举夺魁”。旧时的读书人相信魁星爷与榜上题名有关,因此,魁星阁遍布全国各地,人们拜祭魁星爷也十分虔诚。

现在大多数习俗已废,但“七月七,做果吃”的习俗仍然在许多地方存在。

(五)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四日(亦有为十五日的)俗称“七月半”。民间传说,“七月半”时阴间的鬼门关大开,死去的人可以回到家里探望,有“七月半,鬼乱窜”之说,所以又叫“鬼节”。

七月半人们于河边“烧包袱”

七月半实际上是个祭祖的节日。许多地方人们从七月一日开始,打开家中先祖牌位门,叫“开鬼门”,十五日晚关牌位门,叫“关鬼门”。也有的地方初十开始将祖先牌位从神龛中捧出,置桌上,朝夕祭祀,称“接祖公祖婆”。到了十五日傍晚或十四日傍晚,也有的地方从十二、十三两天就开始,给先祖焚冥钱、冥衣、金银箔锭(金银箔纸折做的),叫“烧包袱”,即将冥钱、箔锭等合在一起用白纸糊成包袱,呈竖写信封状,外面用毛笔书写,左写“兹逢中元之期,谨珍具冥钱一包奉上”,中写“故父(母)某某(某门某氏)老大人(老孺人)收”,右边写“孝男某某敬具”,有的送至墓前,有的于傍晚前在家门前、村头、路口焚化,烧香烛,敬果品等。另外,还要在村头、路口、郊外烧些纸钱,给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受用。近年来,为逝去的亲人送“衣”、“热水瓶”、“电视机”、“摩托车”、“电冰箱”、“小轿车”、“金银首饰”等冥器出现并盛行。

旧俗在此日,居民出嫁之女不得回娘家,亲戚朋友不得登门拜访,小孩禁忌夜出玩耍。

(六)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中秋节的来历,无确切记载,一般认为与先民对日月星辰的崇拜仪式有关。作为节日活动,主要是赏月、祭月、吃月饼。江西地区民间十分看重中秋节,是民间三大节日之一,其风俗亦有许多同异之处。

“每逢佳节倍思亲”,因而又有“团圆节”之称。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买鱼肉,全家吃团圆饭,有的地方还会打麻糍、做米果。晚上月亮升起时,每家于庭院门前设香案,焚香烛,摆上月饼、柚子、花生及各种果品,燃放爆竹,敬拜“月亮公公”。全家人合家团坐,品茶赏月,吃花生、柚子,分尝月饼,叙聊家常,赏月庆贺合家团聚。每当节日,至爱亲朋都要互赠月饼,新婚之人尤甚。此俗沿袭至今。

乡间小孩有“烧塔灯”、“瓦子灯”的习惯。在村前房后空坪上,小孩用碎砖碎瓦叠成塔状,高三四尺,众人凑木柴燃烧,待砖瓦燃红后,撒谷壳或浇上煤油,一时间火光熊熊,称为“烧旺火”,象征红红火火、吉祥兴旺之意,又说可防天庭降天火于人间。在江西赣南地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大意是很久很久以前,月亮上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名叫月华。一天半夜,她来到月下村,见到自幼父母双亡、整天给财主干活的青年小伙柳平正挑水累得满脸泪汗,不禁心生爱意和怜意,于是来到柳平面前,向他表达了衷情。柳平听后自当万分高兴,二人当下约定,明日再在月下约会。

不料二人说话耽误了挑水的时辰,财主大为恼怒。老实的柳平于是把遇到月华的事告诉了财主。财主一听,起了坏主意。次日,他叫柳平去城里抓药,自己换上柳平的衣服,来到井边,见到月华坐在那里梳头,于是急忙扑上去想抱住仙女。月华见状,以为是柳平如此粗鲁,好生恼怒,于是一拂衣袖,头也不回地回到了月宫。柳平回来后,知道了原委,一气之下烧了财主的房屋,然后逃走了。月华回到月宫,回望凡间,知道了真相,可柳平已逃走,再也寻不着他了。

传说月华是见到火光才会出来。于是就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晚,人们聚在一起,用砖瓦垒成塔状,在其中烧火,每当塔身烧得发红时,月华就会出来。中秋之夜烧塔的风俗也就这样流传下来。

中秋之夜,有的地方还有“摸青”之俗,即人从田间拔一棵青禾,悄悄放在未育妇女床上,以愿来年生子。

在抚州南丰县,还有中秋节放风筝之俗,俗称“放风禽”。中秋夜,将风筝系以长线,并在风筝内放置灯,然后高高放起,远远望去,四处风筝灯如繁星满天,只见灯不见筝,十分好看。放风筝时要燃放鞭炮,到子夜过后收筝时也要放鞭炮。

(七)重阳节

古代以“九”为“阳”,因而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称“九九重阳”。相传这天是九皇菩萨的生日,故又名“九皇节”,民间有吃九皇斋的习俗,每家做米糕、糖糕、咸糕祝贺,称为“重阳糕”,还有酿米酒,称为“重阳酒”。每年九月初一前,家家户户擦洗炊具、门窗,洗晒衣被鞋袜和蚊帐等,人人洗澡换衣,迎接九皇爷,虔诚敬拜,祈愿家人平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敬九皇爷的习俗已废,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单位慰问离退休老人蔚然成风。农村则在这天给老人送礼物,祝老人健康长寿。老年体育协会组织离、退休老人举行登山竞赛等各种老年文体活动。

由于时值秋高气爽,自古至今人们都喜欢在这天登高远眺,认为可以避邪,俗称“重九登高”,所以重阳又称“登高节”。

古代南昌市城北的德胜门外,即今赣江南岸的八一桥至下沙窝一带,有连亘高耸的沙峰,叫龙沙,有自晋、南朝以来,便是登高望远的胜地。每到九九重阳之日,当地民众纷纷前来龙沙登高,放目江远,遥眺西山,领略爽秋之情。据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引文说:“北有龙沙,堆阜逶迤,洁白高峻,而似龙形,连亘五六里,旧俗九月九日登高之处。”唐代诗人孟浩然也有诗云:“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南昌地区极为盛行。每年重九,人们相约,或攀梅岭,或登滕王阁。人们以文会友;登高聚宴。重九登高习俗,长期承袭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