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江右文化
15343900000012

第12章 傩文化

傩文化是指以鬼神信仰为核心,以请神逐鬼活动为其外在表现形式,并以祈福免灾,沟通人神关系为目的的完整的文化系统。江西有着相当丰富的傩文化资源,这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傩俗称“赣傩”,是中国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西地域文化的精华。江西傩以其历史久远、形态原始、品类丰富和自成体系,而饮誉海内外,被视为是研究中国古代信仰文化的活化石。

一、赣傩的渊源

江西傩遍布全省各地,比较集中的有抚州、萍乡、九江、吉安、赣州、上饶、景德镇等地,跳傩在赣东北尤为盛行,享有“十家九傩”之说。

江西傩历史悠久,从唐宋时算起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傩祭活动,包括现有的文字记载,清代修撰卷的南丰县金沙堡余氏家谱《傩神辨记》,汉吴芮将军封军山王者,昔常从陈平讨贼驻军山,对丰人语曰:“此地不数十年必有刀兵,盖由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凡尔乡民一带介在山辄,须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吴芮将军征伐南粤驻兵南丰军山,曾派部将梅举行过祭山仪式,以此告诫南丰人以跳傩来平定妖氛,而这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无疑是指王室宫廷中“方相氏”的驱鬼逐疫之傩祭。根据《后汉书》记载,汉代宫廷傩队的中心人物是“方相氏”,装扮成“黄金四目,蒙熊罴,玄衣朱裳,执戈扬盾”,跟随辰子(幼童)百二十人和人扮的十二神兽,目的是将宫中的恶鬼驱逐出去。可见规模之大,气氛之肃穆。只是这种傩队中的“方相氏”在唐代以后较少见了。而与辰子相类似的跳傩,在当地却流传甚久。据正德《建昌府志》载:“腊月忌灶,扫屋尘(名曰除残),小儿辈戴面具舞于市(似古傩礼)”;同治《广昌县卷》又载:“新春人家设春台酒,切生菜卷春饼,少年子弟搬春戏或朱裳鬼面以为傩”。

萍乡上栗傩舞

这些记载说明,这种小儿舞傩的活动,尽管无“方相士”率领,但和汉代傩队中的“辰子”是有直接关系的。明清以后,傩祭尽管在宫廷中活动已经逐渐衰微,但却在民间流行开来,成为地方民俗的一部分。

江西傩文化,始于汉初,两千多年来,傩风不绝。据统计,清末至今,南丰县有傩班150多个,不仅留存明代傩神庙,保留古老的傩祭仪式,而且流传80余个传统节目和傩面具百余种2000余只,现有傩艺人2000余名。江西萍乡上栗县自古素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称,现保存明清时期古傩庙20多座,承袭古典傩舞50余折,有古傩面具400余种,面具雕刻艺人20名。赣傩在历史上曾经遍及赣域各地,目前相对集中在东起婺源西达萍乡这个半月形地带,其中抚河流域的南丰、乐安、广昌又是赣傩最为集中的地区。此外,修水、万载、彭泽也有赣傩活动。

萍乡、南丰的傩神庙,应时而祀,蔚然成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江西南丰和上栗的傩文化得到挖掘、整理、研究和提高,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前来考察,并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南丰和上栗两县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傩舞艺术)”。2001年南丰石邮傩和萍乡傩班又分赴日本国和台湾省表演,并在江西省文化厅组织下,在香港举办了赣傩展示活动。

南丰石邮傩神庙

二、傩祭仪式

江西傩祭现今还保留着唐宋时代的宫廷傩与民间傩形式的表演。这一点从南丰石邮村的搜傩仪式就可以看出。古人盛行傩祭,寄托着人们驱鬼逐疫的希望。据石邮吴氏族谱《乡傩记》记载,明永乐元年,有族人吴潮宗出任某处监守镇,当地爆发瘟疫,百姓死之无数,吴潮宗焚香默祷傩神,命邑中士大夫奉迎神像,傩到之处疫即止,于是百姓纷纷立庙供奉。宣德年间吴潮宗回到家乡后,在石邮置办了二十四尊傩神像,并建立专门的傩神庙。

如今,傩神庙仍然是当地重要的庙宇之一。庙内正中设神坛供奉傩神,一年只开两次,初一在此起傩,十六在此收傩。傩祭仪式要求:起傩。先将傩神面具请出傩庙,随后即在本村或去外地跳傩,起傩司仪根据各家需要及时唱赞词,诸如文魁科举,人兽兴旺,福禄太平之类,而后便是追恶鬼,竭屈溽,这种追赶恶鬼驱逐邪气的现象逐村逐户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天天亮。同样,收傩仪式也极为隆重,夜烛神光彻夜通明,远村近邻如同赶庙会一般蜂拥而至,热闹非凡,长者煞有其事,善男信女诚惶诚恐,气氛好不肃穆庄重。

萍乡傩祭文化,主要分布于湘东区、芦溪县、上栗县等地。据清乾隆四十九年所修《萍乡县志》载:“先春三日,乡人乃傩,魅面朱衣,执戈扬盾,驱疫疠以达阳气。”清道光年间重修的《昭萍志略》载:“立春先日,乡人舁傩集于城,俟官迎春后,驱疫于衙署中及各民户。”可见萍乡傩举于立春之日,为官方迎春祭祀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为春季时傩,其目的在于撵除阴寒之气以达阳气。萍乡傩有几个重要特点:傩面具傩神庙多,据上世纪八十年收集整理共发现五千多个傩面具和十余处傩神庙,三百多年前的傩服饰和大量的傩法器。

三、傩面具

南丰石邮的傩公傩婆

傩面具,是驱疫祈祥的符号。原始社会的群居生活,先民们为了生存,同奇虫猛兽作斗争,戴着狰狞面具,手持棒矢,呼号冲杀,以恶相猛威的特征,来赶吓疫鬼。江西在唐宋时期傩的逐疫活动,便是按照宫廷大傩及民间的某些神雕刻的傩面具。早在民间广泛流行的,近有开山(方相氏)、傩公傩婆、钟馗、将军、土地、灶神、小娘等数种。千百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民的创造,以及各地互相交流吸收,江西汉族的傩面具也在不断扩充,到民国时,全省共存有几百种形形色色的傩面具。它们内涵丰富,神态各异,载负着历代人们对扫除瘟孽,以保人寿年丰,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同时,这些傩面具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

根据各地不同的风情民俗,以及人们对某些人或事的崇敬心理和信仰,江西的傩面具从功能和造型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神将型面具:包括开山,唐、葛、周三元将军,欧阳金甲将军,四大天将,王、马、殷、赵四大元帅,杨戬,鲍三娘与花关索,太子,白马将军,欧阳二将等。

(二)吉神型面具:包括纸钱、清源、和合、傩公傩婆、魁星、前司郎、鸡嘴猪嘴等。

(三)兽面具的人物化:东汉后期的宫廷傩,增加了十二神兽驱赶疫鬼。这十二神兽都有“衣、毛、角”。十二兽的形象,现在很难一个个考证其具体内容,但其有共性,即兽形。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多数傩面具中保留的两种是明代从陕西传来的兽形人物面具,这是古代宫廷傩面的变异。

乐安东湖“滚傩神”

(四)戏曲人物面具:包括有目连救母、观音坐莲、召将、打罗汉、金刚、判官刷簿、雷公电母、尼姑下山、源于明代弋阳腔七本《西游记》的傩节目、源于弋阳腔七本《封神传》及其他一些戏曲节目中的戏曲人物。渐渐的傩祭中含有了祈福纳祥的内容,别具一格的有猪嘴鸡嘴傩,传说乐安家畜饲养比较发达,盛产贡猪,又因瘟疫猖獗,乡民为了乞求猪神和鸡神的保佑,把一双眼睛、一个嘴巴两个断片合在一起,就成了猪嘴神和鸡嘴神,既简单又形象,以求人畜平安。

赣傩面具独特魅力体现在其艺术造型上独到的艺术处理,应该说赣傩面具造型的不是现实物象,而是老百姓对生命现象的体悟或感受。冥冥之中的神灵,看不到又摸不着,是抽象而又虚幻的东西。从人类最初对太阳、大地的崇拜,到对神明的崇拜,透露了远古社会形态演变的隐秘信息。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历史上一些英雄人物也进入了神的殿堂,成为善良、慈祥、勇敢和正义的化身。其造型,遵循着它自身的艺术规律与原则,往往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异,其表现手法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的不同性格的形象塑造。傩面具大都以古名人为原型,对角色的性格注重深层刻画,形象各异、栩栩如生。从神韵来讲,个个神情别致,性格俱备,感情刻画细致入微,喜怒哀乐一览无遗。有的温和端庄,风流儒雅;有的森严凌厉,正气凛然;有的威武肃穆,大气磅礴。总之,各具其神,性格鲜明,有着浓厚的民族气息和强烈的地方特色。

从色彩来说,赣傩面具色彩古朴典雅,鲜明浑厚,既有宗教色彩的内涵,又有戏曲脸谱模式和寓意;既有传统绘画之神韵,又具现代浪漫抽象的格调,真可谓是色彩斑斓、和谐细腻、雅俗共赏。

四、傩舞与傩戏

上千年来,赣傩由祭傩渐变成为宜人宜神之傩,加之融入本土文化与民间习俗,发展到演示故事情节的傩舞,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进步。江西跳傩是以舞为主,并且保留了古老傩舞的风貌,傩舞与傩戏大体可分以下几种形式:

(一)先行傩再演戏。这种傩戏就是照搬当地流行的戏曲,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出剧种的不同,并在明代就有这种情况,明嘉靖天一阁抄本《宁州志》载:“娱事之乐,诸如杂摹百技,傩、傀、倡优、灯彩戏剧等,城乡土庶犹然成风。”及至清末同治间,《义宁州志》又载:“分宁傩神最灵者造众。武乡二十六都,前明傩神俗称皇帝,素著。灵异灾害,祷无不应。”“各大姓宗族倡捐置买田租,竞立神会,雕彩傩像,兴修傩庙,以供报赛”由于这种酬神还愿的需要,使傩歌、傩舞与演戏相结合的“案堂班”,在修水县不仅出现较早,而且遍布城乡各地。对这种傩歌、傩舞与戏曲(不戴面具)合演的形式,《义宁州志》就已注明“乡里演戏迎送,谓之行傩”。当时有艺人是傩神的崇奉者,班主也是傩主,并有“无傩不开案”之说。可见行傩与演戏的关系极其密切。这种“案堂班”的傩歌,与当地民歌、道士腔交融,再受江西弋阳腔的影响,变成了“傩歌高腔”,但在演出上还保留请送傩神和唱傩歌的例规。比如开演前由傩主请神,领众人唱傩歌等。这种傩戏的演出,实际上是一种娱人乐神的活动。

(二)先掸傩后演戏。每年春节期间,掸傩班以傩神菩萨大小为序,抬举着游走,各户都要分别接傩,掸傩班表演傩舞后,夜间在户家演出当地的戏曲(不戴面具),人们借此驱邪求福,闹新春至清明时止。这掸傩的“掸”字,保留了《周礼》中的“以掸除疾疠之鬼”的称谓。可见与宫廷的傩队不无关系。

掸傩有五个主要的傩神面具,以燉托置。靖安县称这些傩神为将军(亦叫“阿公”)。“一将军”是有身和手足的菩萨形黑脸,头较大,为傩神主。另外四个傩神是“二将军”红脸有须,“三将军”红脸有须,鼻处略皱着;“长将军”亦称两面将军,即前面为黑脸,后面为红脸,头上有钢叉,更是一位将军的形象;面山将军系红脸有须,还有唐明皇的一幅画像,称“挂角将军”,一个木雕小孩朔相称唐太子。掸傩的其他面具还有土地、和合、小娘子灶神等。

南丰石邮跳傩《雷公》

靖安和奉新等县的掸傩,虽无宋代这种“傩队”的宏大,但傩队的组成如装扮将军、土地、小妹、灶神和高举彩旗及随锣鼓乐队伴奏等形式,正保留了宋代宫廷傩队的遗风。

(三)傩舞向傩戏的转变。在赣西边陲的万载和萍乡,均为客家人主要居住地。这一带跳傩,分为“开口傩”、“闭口傩”两种。所谓“开口傩”,就是能唱的傩戏,“闭口傩”为傩舞,这是赣傩戏中的另一种形式。

1.万载县的傩戏(即“开口傩”),由马步、洞口耕畲和范塘等地的傩班演出,现保留傩戏剧目只剩《花关索与鲍三娘》的四出戏,唱词属于“词化体”。

2.萍乡行傩。祀奉的欧阳金甲(正洞)将军为雕刻傩面处师的祖师。傩主神、唐、葛、周三元将军(分别成为大、二、三将军),每年腊月二十四请道士打蘸,将傩面洗净后供于神案,正月初二开始跳傩,一般是去求傩神赐福消灾的户家演出。萍乡傩舞有《头阵》、《太子》、《钟馗捉小鬼》、《赵公》、《白马将军》等等。到了正月十六日封案(俗称封洞)。除请道士、和尚打蘸外,在傩神庙内通宵唱傩戏,傩戏剧目有《孟姜女》、《桃园三结义》、《孔明摆阵》、《关公斩颜良》等等。

以上万载、萍乡等地的傩戏、是由傩舞发展而成的,除剧本采用元明时期的“词话本”以外,在表演上还运用了傩舞的演法和技巧,这就使其具有鲜明的跳傩艺术特点。

婺源的“舞鬼戏”

3.南丰傩舞剧。赣东地区抚州为江西跳傩活动较发达的地区,尤其南丰县(旧属建昌府),不仅跳傩起源较早,影响甚大,而且在傩的后期发展上,还形成一种傩舞剧。这是江西傩戏的另一种形式。南丰跳傩以甘坊和石邮两地最为古老。但甘坊村的傩来自南丰的金沙村,那么,余氏家族的跳傩,就是随宗族的迁移而进入南丰的。甘坊、石邮保留的傩舞节目有《开山》、《纸钱》、《魁星》、《雷公》、《双伯郎》和《傩公傩婆》等,和宋代宫廷傩队装扮的名目,并不相同。南丰跳傩,由傩舞向真正的傩戏发展,约在清代以后。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建昌府志》载:“新春观土牛……复有竹马、大傩、和合、狮子之类戏衣彩衣,戴面具而舞……遍舞于民间,旬有余日乃已”。可见在此之前,傩舞剧就在南丰出现了。但是,搬演傩舞剧的傩班,与甘坊、石邮的古傩班,显然是不同的。所演剧目大部分是出于明代的弋阳腔《目连传》、《西游记》、《封神传》和《三国传》等,并通过傀儡戏班的演出,为傩班吸收。不过傩舞剧,只演其中的一些片段故事,在表演上除保持傩舞的基本风格特点外,还大量吸收戏曲的造型艺术和武术的部分动作。

4.婺源的舞鬼戏。赣东北的婺源县,俗称跳傩为“舞鬼”或“鬼舞”。该县旧属安徽徽州府。现婺源长径村的跳傩,相传是明嘉靖年间由本村在外地做官的程文著从陕西带来的。稍后于庆源村也出现跳傩。这两地的舞鬼,除驱鬼逐疫的仪式外,保留傩舞节目与南丰相同的有《傩公傩婆》、《魁星点斗》、《判官醉酒》、《和合舞》等。婺源傩的驱鬼仪式是每年十二月二十日晚,长径村的跳傩,要由两人扮成“八十大王”(像古傩逐疫的方相氏)和小鬼,由“药炉(火篮)”引路,锣鼓伴随,在全村各户家逐邪消灾。这种仪式和南丰县的钟馗驱疫极为相似。可见婺源县傩祭,最早是宫廷傩的一种。

婺源跳傩的傩舞剧,主要体现在《舞花》这个节目上,是舞鬼中的一出压轴戏,演秦始皇长子扶苏被药酒毒死的故事。这出傩舞剧的人物造型,受汉唐时代宫廷傩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这个《舞花》节目内容很简单,但在艺术表演上却能看到宫廷傩的一些风貌。婺源县长径、庆沅两地的傩班艺人,大都会演目连戏,或白天跳傩,晚上演目连戏,由于受了这种目连戏的影响,婺源县有的舞鬼节目,就吸收了“高腔”的唱本,如《姜女送衣》,加上弦乐伴奏,开口起唱,这是婺源傩舞剧的又一发展。

傩舞在民间不仅吸取了古代神话的养料,而且深受历代民间艺术和民间人情风俗的影响,傩舞走出宫廷以后,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这不能不说是蜕变成傩戏的中间阶段,因为它的表演唱、做、念、打已初具戏剧的雏形。戏曲源于歌舞,傩戏也遵循了这个轨迹,毫无疑问,这个中间阶段是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的,赣傩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积淀,是中国傩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 “狂欢与日常”:民情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