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其实有两条命
1534400000012

第12章 梦境的含义 (2)

同时,梦也类似于一个广告人,将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梦里不断提示我们,好让我们的心灵做好准备,他说:“我们有时无法面对现实困境与棘手的问题,总是有意识地将这些想法回避和摒弃,但是这些真实情景将会出现在我们的梦中,可能不再是劝喻或者警告,而是变成我们潜意识中的一个象征符号,变成了一个问题,需要梦者动脑筋去对付。

这样一来,由于梦做了准备,我们的潜意识里就会留下对可能发生危机的抗体,使我们对将要出现的问题有了准备。

当困境一旦发生,我们就不会因为无准备而精神崩溃。

”人们希望通过科学的手段,能够对梦进行更深的研究,彻底解开数万年来心中的谜团。

然而,当我们拿着这些研究成果与现实对照时,往往我们比梦里还要糊涂。

比如拿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参照梦时,人们会发现自己很可能是个性变态者。

因此西方目前的梦理论,大多数处于一种假设阶段,很难赢得多数人的赞同,要么与现实相差甚远,要么不可操作。

因此,今天我们对梦的了解,并不比本文开头刻甲骨的人更多。

为什么貌似科学的梦学研究落得如此下场呢?大约和心理学的方法有关。

对于心理学,我们所知不多,不敢妄加评论,但有两条报道值得关心。

一条报道说,美国正在大力削减用于心理学研究的费用;另一条报道说,英国关闭了一些心理学研究机构。

至少可以这样说,用纯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梦境是不全面的。

原因有二:其一,梦本身是一种心理现象,而我们借以研究的手段、方法或者说是平台,实际上就是我们正在研究的对象本身。

因此许多人糊涂,我们所得到的结果究竟是研究对象的结果还是方法、手段本身的结果。

其二,我们说梦是心理现象其实并不准确,确切地说梦应该是一种生理现象。

梦境与我们整个生理的运行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说梦可以反映身体疾病,而目前的解剖生理学无法回答梦产生的生理机制。

因此,不从整个生理系统中去研究,而仅仅局限于心理层面是不全面的。

睡眠不等于梦境人类研究梦的第三条道路是睡眠研究。

梦是睡眠中的一种状态,因此人们认为,要想知道梦境必须首先研究睡眠。

世界上有许多睡眠研究机构,它们的研究重点在睡眠与梦的关系。

通过几千年的研究,我们对睡眠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公元前600 年,奥尔科玛伊翁对睡眠给出了第一个具有科学模样的解释。

他认为,睡眠与血液的流动有关,当血液从皮肤血管流到身体内部时,皮肤缺血,导致身体处于静止状态,这就是睡眠;当血液从身体内部重新流回到皮肤时,人就从睡眠中醒来。

如此往复循环,构成了人类的睡眠。

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睡眠与醒觉》一书中则这样认为:并非所有的生命体都会睡眠,睡眠是有感觉器官动物的专利权,而心则是感觉的唯一器官。

他这样解释说:当食物在胃里被消化时,产生高热的蒸气,这种蒸气从胃里蒸腾而上,温暖了心,然后上聚于头部,此时人就会兴奋。

而当胃里食物消化殆尽,蒸气下降,心也随之冷却,这个时候人就处于睡眠状态。

总之,人的睡眠与觉醒是用感知的能力来划分的,当我们保持着对外界知觉时,我们就是清醒的;当我们不能感知外界时,我们就处于睡眠状态。

在古希腊时期,还有一些人对睡眠有兴趣,他们是柏拉图与一群以盖伦为首的医生。

但他们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不太相同,他们认为,睡眠是因为大脑与身体被隔离开造成的。

怎么隔离的呢?当胃里消化食物时,会产生一种上腾的蒸气,这种蒸气到达大脑后就逐渐冷却,阻塞了大脑与身体连接的孔窍,从而使大脑与身体的其他部分隔离,造成了人的睡眠。

在19 世纪后半期,法国又产生了一种更新的睡眠理论,该理论认为,“睡眠毒素引起睡眠”。

据称,人们在清醒状态时,身体的新陈代谢会产生一种毒素,这种毒素通过一整天的积累,到了晚上达到最大值,因此会引起人的睡眠现象。

当时法国的研究者曾从长时间被剥夺睡眠的狗脑中,提取出一些液体,然后注射到正常狗身体中,同样会引起睡眠的发生。

他们认为,提取出的液体中包含了某种催眠物质,他们将此称为“睡眠毒素”。

著名俄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巴甫洛夫曾经提出了另外一种睡眠理论。

他认为,睡眠是反射性引起大脑活动抑制的一种状态。

早期人们判断入睡的方法很简单,研究人员让受试者手里握着一个球,然后躺在床上,当小球从受试者手里脱落时,就表示受试者已经进入了睡眠。

但这个方法并不准确,许多人在似睡非睡期,肌肉就会松弛。

从严格意义上讲,此时受试者尚未入睡,同时这个方法也不能表示人睡眠的程度。

真正的睡眠研究是从脑电图被发现以后。

早在18 世纪未,意大利的伽伐尼就发现,用电刺激蛙类的神经,可以引起相关部位的肢体运动,在不断的实验中,他描绘出了脑的分区图,并且证明:神经表面电位变化和神经活动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

1875 年,英国生理学家卡顿发现,将电极放置在视觉脑区表面,然后对受试动物的眼睛进行连续闪光刺激,能够检测出电压的变化。

几乎同时期的波兰科学家阿道夫·贝克发现,大脑表面存在自发脑电的变化,在《脑的电活动》中他写道:“在第一次实验和所有的验证实验中我都注意到,当将两个电极放在大脑半球的两个固定位置时,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并不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电位发生连续的增减变化,既与呼吸节律无关,又与脉搏不同步,其变化的方式也不取决于动物的活动,即使在用箭毒麻痹的狗身上,也会发生这种变化。

”1929 年,德国詹纳精神病院的精神病专家汉斯·伯杰发表了脑电活动的研究报告,他发现在人的颅骨表面可以记录到人脑电活动,这是历史上第一份完整的脑电波研究成果。

但1940 年,他被纳粹解除了詹纳精神病院主管的职位,不久就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然后自杀身亡。

脑电图的发明,使睡眠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世界上相继建立了许多睡眠研究机构,比较有名的是特克尼恩睡眠实验室、克莱特曼睡眠研究室……研究发现,人们睡眠时,脑电波会进一步变缓,变成每秒仅有4—7 次,骨骼肌肉变得松弛下来,此时你就进入了睡眠阶段。

但这时的睡眠很不稳定,处于半睡半醒、似睡非睡状态,俗称“打盹”,这是睡的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的人,对周围依然保持着连续的注意,并能快速做出反应。

在实验中,许多从这一阶段被唤醒的人都说,其实并没有睡着。

第一个睡眠阶段大约可以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然后脑电图的波幅会突然增大,频率也会加快,大约从每秒4—7 次,变为每秒12—14次;但它持续的时间极短,大约只有1 秒钟左右,通常人们将这种波称为K—复合波。

在实验室中,将出现K—复合波的人唤醒,100% 的人都会说:我睡着了!K—复合波出现10—15 分钟以后,一种新的波出现在大脑里,它振幅极高,这种波在未被打扰的情况下,会持续30—40 分钟,然后重新出现K—复合波。

从睡眠的角度讲,人就经历了浅睡——深睡——浅睡一个循环。

当一个人从睡眠开始算起睡了大约90 分钟以后,就出现了第一次REM 波,这一脑电波是1953 年被阿塞林斯基和克莱特曼发现的。

REM波睡眠很奇特,从图谱上看,它与第一睡眠阶段的a 波很相似,其实却根本不同。

a 波阶段人处于半睡状态,而REM 波阶段人则处于深睡阶段,很难被唤醒。

从外表观察,此时的人呼吸频率与脉搏都很剧烈地波动,仿佛睡眠者处于情绪的混乱之中。

同时肌肉紧张会完全消失,事实上,在这类睡眠时,我们处于完全的肌肉麻痹状态。

有时我们会从REM睡眠中直接醒来,这时会感到自己不能呼吸,除了眼睛,身体的各部位都不听大脑的命令,唯有用惊恐的眼睛看着四周。

一般情况下这种状况会持续几分钟,但如果有人触摸或呼唤名字,则会很快消失。

人一晚上可以几次进入REM 睡眠中,第一次一般持续5—10 分钟,第二次持续12—15 分钟,第三次持续20—25 分钟,第四次与第三次差不多。

我们通常所说的做梦就在REM 睡眠中,一个成年人在每一次REM 睡眠里,可以做4—5 个梦。

睡眠的几个阶段,由于年龄不同而有所变化。

婴儿睡的时间很长,一天几乎都在睡觉,而且睡眠阶段的脑电波混乱不堪。

12—20 岁时的睡眠节律一样,每晚都有20%—25% 的REM 睡眠,其余为浅睡;年岁越大,深睡的时间越短,REM 睡眠也就越少。

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深度睡眠只占整个睡眠的5%—7%。

从睡眠研究中,他们还发现了另外一个事实。

从REM 睡眠状态被唤醒的受试者,80%—85% 的人往往会报告清晰而详细的梦,人们第一次知道:原来做梦就发生在REM 睡眠阶段。

研究者还发现,时间不同,人的梦境也不相同。

从一般意义上讲,梦并不完全出现在REM 睡眠中,在其他阶段的睡眠里也偶尔有梦境出现。

但不同的是,其他阶段的梦往往很简单,梦境一点也不离奇,基本上是白天干什么,晚上梦什么。

比如说,一个人睡觉前看了一部很好的电影,其中一些镜头给他的印象很深,那么晚上睡觉时,他的梦境就与电影中的这些镜头很相似。

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梦白天逻辑的片段显现,它是白天思维逻辑的延续。

但REM 睡眠阶段的梦则完全不同,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梦。

梦境丰富,感觉细腻,情节复杂,构图离奇。

老虎唯有在此时的梦境中可以长出翅膀,我们也只有在此类梦境中可以感受飞翔的喜悦。

REM 睡眠到来的时间不同,出现的梦境也不同。

一般来说,前半夜的梦境比较简单,几乎没有什么细节,大多数缺乏情节和重要特征;后半夜的梦较之前半夜的梦,细节和情节都很丰富;凌晨时的梦就更具体了,而且活灵活现。

通过睡眠研究,我们知道了许多梦与睡眠的关系,这些关系对分析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客观地说,睡眠研究者们对梦的研究往往不深入,因为睡眠与梦境并不是一回事。

路在何方?正如我们以上看到的那样,人类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从三个方向对梦境进行了研究。

然而可惜的是,这三个方向至今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梦境依然是块未开发的处女地,是一块尚未全面了解的神秘新大陆。

那么今后梦境研究的路在何方呢?大家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其实所有的梦学研究都是以某种医学理论作为基础的,而医学理论则源于我们对人类生命结构的认识。

神魂致梦理论,是源于当时人们对生命结构的看法;心理学与睡眠研究,则是以当代医学理论作为基础。

所以医学框架是梦境研究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梦永远都是空中楼阁。

因此,在梦学研究长期无进展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反思基础问题,大胆地说,就是要反思现代的医学理论。

我们要问:人究竟是什么?人类生命结构的真相又是什么?除了解剖生理系统以外,人类是否还存在其它的生理系统?梦与人类的生理结构究竟有什么关系?精神的进化模式怎样形成?……也就是说,要想真正了解梦境的真义,我们必须做一个大胆的怀疑论者,舍弃所谓的科学理论,从一个新的方向切入梦境。

新的理论同样是科学,只不过是另类科学罢了。

请不要怀疑我们的构想,因为聪明绝顶的中国祖先早已为我们发明了这样一种医学,那就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中医学。

我们要将梦学研究,建立在中医学的基础上。

借助中医学,我们不但能够阐明梦的机理,指出梦的意义,而且人类关于生命的一切疑问,都可以在中医学里找到答案。

这是人类迄今为止,至高无上的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