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人格地图
15347700000063

第63章 亦儒亦商 义利相容

从三国孙吴和西晋时起至唐宋时期,江苏境内就有建业(今南京)、京口(今镇江)、广陵(今扬州)、吴郡(今苏州)等城市的商业十分繁盛了。

三国孙吴时,京城建业城中商业就很兴盛,左思在《吴都赋》中记载:

水浮陆行,方舟结驷,唱棹转毂,昧旦永日。开市朝而并纳,横阛阓而流溢。混品物而同廛,并都鄙而为一。

隋唐时期,扬州已是当时富甲天下的商业大城市了,这在宋人洪迈的《容斋随笔》卷九中就记载:

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指今成都)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唐时的苏州繁盛,已是浙右第一了,宋人范大成在《吴郡志·杂志》中就记载:

在唐时,苏之繁雄,固为浙右第一矣。

到明代中叶以后,吴地人们早已打破“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纷纷弃农经商而致富。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13中就分析了明朝正德(公元1506—1521年)前后人们观念的改变:

余谓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盖因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变一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从而吴地经商之风蔚起。当时吴地纺织业相当发达,人们以机杼致富,张瀚在《松窗梦语》卷四中说:

而今三吴以机杼致富者甚众。当地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代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淮盐中的收入最多。清代扬州盐商云集,很多盐商亦儒亦商,他们“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大多“商而兼士”,甚至附庸风雅,吟诗作画,“商翁大半学诗翁”。从而苏州地区不仅是赋甲天下之府,而且是人文荟萃之地。仅就明代八十九科会试中,苏州被录取的进士就有1075人,占全国进士总数24966人的4.3%。清代自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开科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科,全国文状元共有114名,苏州就出了26名,占总数的22.81%,还有658名进士,居全国之首。同样在江苏,有清一代共出状元49名,榜眼26名,探花42名,传胪27名,会元40名,在全国各省人数最多。就是明清时期,两淮盐商中出的进士多达160人,仅清代就有139人。而在扬州一府,有清一代进士总数高达348名,其中有11名是一甲进士。可见江苏地区亦商亦儒所起的作用之大。

到了近代,常州武进人盛宣怀最早走上亦儒亦商、亦官亦商、实业兴国、教育兴国的道路。他先后创办了天津电报总局、华盛纺织总厂、汉阳制铁厂、萍乡煤矿和中国通商银行等,又分别在天津、上海创办了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堂等学府。而南通的张謇,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了状元,当了翰林院编修,仕途很广,但他提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又开办了垦牧、轮船、面粉等公司及实业银行等,在南通先后创办了通州师范、女子师范、南通学院、南通图书馆等文教事业。江苏还有一大批这方面的志士能人既创办实业工厂,又创办新式学校,诸如南京的三江师范学校、苏州的东吴大学等。从而使江苏的经济与文化同步推进,真正做到了义利互相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