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地质学家利希霍芬考察了17个省后,对湖南的评价是:
湖南人是长期保持独立的一个种族的后裔。近代中国的军人主要出生此地,尤其是很多的政治官员,也出生于此。忠实、正直、强烈的自我意识加上粗犷、反抗的性情是该省居民的主要性格特征。中国军队的主要兵源来自湖南。相反,在银行业、商业界则看不到湖南人。湖南,不仅中国最优秀的军人大都出于此,而且是政治家的摇篮,近代史上扮演主角的人物,有好几个都出于湖南。
在讲江西人时讲到:
江西人与邻省的湖南人明显不同,几乎没有军事倾向,湖南人没有商人,而军事思想精神十分突出。江西则缺乏军事精神……他们没有湖南人那种刚健。
湖南人比较侧重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热衷于政治、军事;湖南多出政治家、军事家,缺少经济实业家。而相对轻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忽视生产和流通领域,相比之下经济型人才十分匮乏。经世致用的学风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湖南人的急功近利,以至过于强调经验而忽视了理论建构。他们崇尚权力、轻视从商,习惯于从政治层面去思考经济。
湖南近现代大政治家、军事家层出不穷,蔚为奇观,却很少出现像张謇、詹天佑等大实业家、大科学家、大发明家。湖南经济固然远不及广东、江浙沿海地区发达,固然与地理环境等客观原因有关,亦与湖南几代人的理想追求与人才流向有关。
湖南人最大硬伤是张扬个人英雄主义。他们性格中多了些率性自为,不受约束的色彩;湖南人不循规蹈矩,不符合现代契约经济规则。杨昌济同样指出:
以广东之人与湖南之人比较,广东人则从事于海外贸易,湖南人则多从事于政治、军事。今广东人之海外贸易方骎骎发达,而吾湘人军事上之势力扫地尽矣。此亦生利与分利之辨,吾湘人所宜深长思者也。又以湖南之人与江西之人,亦得有同一之结论。湘江人之谚曰:“无江西人不成口岸,无湖南人不成衙门。”若以此自矜者,其实窟穴于衙门固非最上之业,且非长久之计也。
湖南人有很强的政治意识,但是处处以政治为中心则难以适应以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湖南人的思维方式、行事风格突出等级观念,重官轻商。这在今天市场经济中有大碍,因为市场经济“崇尚平等、恪守诚信、善于合作、遵守规则”,讲究最基本原则就是职业有分工,身份无贵贱,一定要打破官本位,营造世间平等氛围。
第二十章 张扬个性的广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