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谁工作为谁忙
15349900000017

第17章 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积极主动是最能够体现你是优秀员工还是普通员工的地方,一个积极主动的员工,是一个能把任何事都做得圆圆满满的员工,也是老板倚重的员工。在意大利所有精美的艺术作品当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像,看到它人们才会明白什么叫经典之作。

任何一个企业老板,都希望自己拥有一批能主动工作、带着思考进行工作的优秀员工。因为任何一个老板都知道,只有那些能够准确领悟自己的指令,并主动把指令内容做得比预期还要好的员工,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

每个老板都是忙碌的,每天都为了工作而忙碌不休,体力难免有透支的时候,这时候,他也迫切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帮他分担一部分工作。

阿尔伯特是美国金融界的知名人士。初入金融界时,他的一些同学已在金融界内担任高职,也就是说他们很多已经成为老板的心腹。在交流中他们教给阿尔伯特的一个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千万要肯跟老板讲话”。

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许多员工对老板有生疏及恐惧感。他们见了老板就噤若寒蝉,一举一动都不自然起来,就算是职责上的述职,也可免则免,或拜托同事代为转述,或以书写形式报告,以免受老板当面责难。长此以往,员工与老板的隔膜自然就会越来越深。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是要通过实际接触和语言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一个员工,只有主动跟老板面对面地接触,让自己真实地展现在老板面前,才能让老板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才能,才会有被委以重任的机会。

在许多公司,特别是一些业务发展迅速或者有很多分支机构的公司里,老板往往要物色一些管理人员前去工作,此时,他选择的当然是那些有潜在能力,且懂得主动与自己沟通的人,而绝不是那种只知一味苦干,却怕事不主动与自己沟通的员工。

因为两者相比之下,肯主动与老板沟通的员工,总能借沟通渠道,更快、更好地领会老板的意图,把工作做得更好。所以前者总能深得老板喜欢与器重。

当然,想主动与老板沟通的人,应懂得主动争取每一个沟通机会。事实证明,很多与老板匆匆一遇的场合,都可能决定着你的未来和在公司的前途。

比如,电梯间、走廊上、吃工作餐时,遇见你的老板,走过去向他问声好,或者和他谈几句工作上的事,而千万不要像其他同事那样,极力避免让老板看见,仅仅与老板擦肩而过。能不失时机地表明你与老板兴趣相投,这是再好不过的了。或许短短的几句谈话,你大方、自信的形象,就会在老板心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这些都会成为你今后事业发展的机缘。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你主动与老板沟通,就能得到老板的垂青。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沟通应当以对方的经验为基础,一千个老板,往往会有一千种做事风格,因此,当我们主动与老板沟通时,须懂得他有哪些特别的沟通倾向,这对于沟通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比尔·盖茨说:“一个好员工,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积极主动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这样的员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触发他的主观能动性。”

年轻的斯林,在短期内被提升到公司的管理层。有人问他成功的诀窍时,他回答说:“在试用期内,我发现每天下班后员工都回家了,而老板却常常工作到深夜。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一些业务上的东西,就留在办公室里,同时给老板提供一些帮助,尽管没人这么要求我,而且我的行为还受到一些同事的议论。但我相信我是对的,并坚持了下来,很长时间以来,我和老板配合得很好,他也渐渐习惯让我负责一些事……”

有些员工在老板忙得焦头烂额时,不是主动请缨,而是处处避让,可想而知这样的员工不可能得到老板的重视。一个主动工作的员工,应该主动请缨去帮助自己的老板。特别是在老板工作忙碌时,如果你能挺身而出,在危难时刻施以援手,一旦老板的难题得到解决,你就会在他的心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尽管斯林一直这样工作着,但斯林并未因积极主动地工作而多获取任何酬劳。然而他学到了很多技术并获得了老板的赏识与信任,且赢得了升职的机会。

一个公司里的老板、员工都要清楚地认识到,不是只有生产人员和营销人员才能争取客户、增加产出为公司赚取利润,其实企业内所有的员工和部门都需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公司赚钱,这就是我们后面说到的共生现象。

如果你是一个十分明确自己对公司盈亏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的人,你就会很自然地留意身边的各种机会,这些机会只要你积极行动就会给你带来回报。

对艾伦一生影响深远的一次职务提升是由一件小事情引起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师走进来问他,哪儿能找到一位速记员来帮忙,他手头有些工作必须要当天完成。

艾伦告诉他,公司所有速记员都去观看球赛了,如果再晚来五分钟,自己也会走了。但艾伦同时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帮助他,因为“球赛随时都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须在当天完成”。

两个小时后,工作终于完成了,做完工作后,律师问艾伦应该付他多少钱。艾伦开玩笑地回答说:“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1000美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律师笑了笑,向艾伦表示谢意。

艾伦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并没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艾伦意料,那位律师竟然真的这样做了。六个月之后,在艾伦已将此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时,律师却找到了艾伦,交给他1000美元,并且邀请艾伦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而且薪水比现在高出1000多美元。

纵然是高素质的人才,而在工作中不敢克服困难、主动解决困难,这类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老板重用的!有些人虽然没有高深的学历、丰富的经验,但有一颗主动积极的心、一颗赤诚的上进心,只要有了这个心态,在事业上就一定会获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不管是在任何领域上,机会都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从来没有机遇会主动地送上门来,也没有成功会自己降临到你的头上。要相信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就像拿破仑说的那句话一样:“自觉自愿是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驱使一个人在没有人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

如果我们认准了某项工作,那么我们就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因为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懒惰而一事无成。每天都有每天的理想和决断,昨天有昨天的事,今天有今天的事,明天有明天的事。一百次的胡思乱想抵不上一次切实的行动。

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一旦延迟,愚蠢地去满足“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不但辛苦加倍,还会使灵感失去应有的乐趣。以周密的思考来掩饰自己的不行动,甚至比一时冲动行事还要糟糕。

如今的年轻人最容易染上的可怕习惯,就是遇到明明已经计划好、考虑过,甚至已经做出决定了的事情,却仍然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敢采取行动。这样一来对自己也越来越失去信心,不敢决断,终于陷入失败的境地。

商业底线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结果原理”,我们是靠结果生存的!没有结果的努力是无用功。没有结果,就意味着我们将重新回到起点,一切又都要从零开始!只有抓住结果,才能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但结果从哪里来?行动不一定有结果,但不行动就一定不会有结果。

凡事都要早做准备,比别人更快地进入到状态,更快地想到办法,更快地付出行动,就能更快地达到目标,即使不是“笨鸟”也要先飞,要随时做好准备,那样就能更早地找到机会,比别人更快地收获成功。

心态创造行动,行动创造结果。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