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徐志摩作品集(2)
15352300000048

第48章 近代英文文学(1)

第一讲

我现在要和诸君谈谈“文学的兴趣”。中国人说小说是娱乐的,这是根本错误。我们即使不以文学为职业,也应该养成文学的兴味。人的品格是以书为标准的。读书是一种艺术,看完一遍,一个个字都认识,看过一点也不记得,这不能算是读书。我们读书应当对他有种批评或是见解,这是极不易得的天才,大批评家才是这样;但普通人最低的限度,总应该领略一些,轻视文学是极不应当的态度。每每人们对於科学书就细心去读,文学书以为是消遣的,看过便算,我们当矫正这种习气。西洋方面文学作品很多成了商品化,差不多一个作者一个月可以写一两本书的,这样粗制滥造,自然出不了好货;不过作者如果作得不多,又不易维持生活;所以文学作品好的很少。英国在银行和商店做事的人每过地道电车,总要带一两本小说来看。他们每月可以看好几十本,人家问他记得不记得,他是答不出来的。他们只机械的读去,拿小说来消遣罢了。

如果我们真是爱好文艺的,必须费力,方能得着人生的滋养料。

我所看的文学书,有几部在我生命上开了一个新纪元。天赋我们以耳目口鼻,似乎是一切具备了,但那是不清切的存在:有了文学的滋润,便可从这种存在警醒过来。“例如,我们和知己的朋友是无话不说的,忽然你有了秘密,便吞吞吐吐的不说出来,后来忍不住终於说了:

"呀,伊真是一个好女子!"他觉得他所恋爱的女子是天仙,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这真是极神秘的事。

是他感觉得不对么?不是,当时他所身受的千真万真的。

受了强烈的激刺,才有强烈的感觉;心和外界发生了自然的关系,便在这时了。文学与人的感应也正是如此。”无论文学作品的哲理怎样深,和生命总是有长时间的恋爱的。(参看我在《创造杂志》作的《艺术与人生》)孔子要我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老子要我们浑沌,说是人一凿破便不能生存。中国文学吃了他们的亏不少。因此不能体察实事。想像既不切实在,又不能深入。现在是我们报仇的时候了。非礼勿视一定要视,勿动一定要动。(这自然不行。)我是说只能听视,而不必实做去。

我看文艺看到真处,才知无穷的奥秘。华德屋斯说:

“花深深的激动我的泪儿了。”文艺既有这样的美妙境界,我们必须先有决心去学。为什么莎翁能够成为大戏剧家,哥德能够成为大诗人,他们著作之力我们不能及其千万分之一?他们在於他们的同情心的广阔,和自觉心的深挚。

天下事千变万化,自然不能一一经历,莎翁剧中人却一个个都是活的,无论苦乐悲欢,都设身处地去描写,即是无知识的草木,也给他灵性,他实是领略了文艺的真境界并且表现出来了。读文学书可以使人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根本变化,所以必须用全副精力去读。

一部文艺著作能成为Classic都是时间严格取出来的,他不偏不私,下了一个极苛的批评,到后来才渐渐从灰堆里发出宝光。但Public(少数的热爱者如宾那脱)却要从已发现的美里再去求别人所没有发现过的。

西洋书局有ProtessionalReader专看外来投稿。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标准较高。乔治梅吕笛斯和爱德华德加奈德Edward Garnett都曾担任过这事。一万册中至多可寻出几册来。大半的看题目便弃掉,或者看一二句不通便不用。后来一千本中有十本决定要看的,这便不能不细看,后又看看三本不好,便留下七本,又看一遍。经过这两次的阅读后,便要停几天再看,到那时看看脑中还有印像没有,如果没有,一定稿子不好;因为稿子看过两次,都记不住,稿子的不能用也就可以知道了。这样淘汰下来,所剩的不过沧海一粟罢了。萧伯纳以前的稿子亦曾被弃过。返视中国的文坛,以不知为知的不知多少,真可慨叹。最低限度也应该对那篇作品有“了解”才行呢。中国文艺出版界实在也太滥了。

第二讲

读书当能同化,我们看一首诗或是一幅画可以激起我们的同情心。大著作是百读不厌的;我们读过后,必有相当的报酬给与我们。曹拉乃是自然派鼻祖,他的作品过於写实,极为精致,极有天才,惜为主义所毁。所以人人多不愿意看第二遍。真名作要用想像力,方更有趣味。用想像力一来可以发出原有的现像力,二来也可以从作品里增加自己的想像力。这样,著者丰富的经验,我们便都可得到。我们读小说和诗时每每同化於里面的人物,例如读《红楼梦》便自以为是宝二爷,读《三国志》便自以为是张飞等。文学作品不仅能使我们同化,他是逼迫着我们不得不同化,也就是自然而然的同化。

现在我再总起来说一说:

一,文学不仅是娱乐,他是实现生命的。

二,文学的真价我们必要知道,要养成嗜好的性情,和评判的能力。

三,读书时应用想像力。

四,最深奥的文学境地,我们必须冒险旅行一次。

我们还不能忽略从前人伟大的名作。近代的作品为应潮流固当研究,以前的文学作品也不可不读,因为他是文艺的源泉。

要读西洋的文学作品,若不知道他们的种种风俗习惯和制度,必不易明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要略略的说一些:

一,女子的地位和恋爱的观念。

二,社会上的道德观念和标准。

三,中古时代的制度以及因此发生的风俗和习惯。

四,希腊的拉丁神话中的故实。

五,宗教。

六,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英国小泉八云在日本帝国大学教授时对于此点极为尽力。他为日本人没有到过英国的设想,将英国的著作择重要的加以解释,作有《文学的解释》一书,分两卷,又选本《书与习惯》。

妇女在西方有宗教的背景,因为圣母是女子,所以很尊崇女性。倘若西洋文学里抽出女性,他们的文学作品便要破产了。翻开他们的诗一看,差不多十首总有九首是抒情诗。只有毕德屋斯没有性的表现,这是特别的例外。司梯芬生的作品里女子为主要人物的也没有。他们尊重女性有一个故事可以看出:假如一个船里坐了三种人: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西洋人。船破将沉时犹太人一定先拿钱,中国人一定先救父母,西洋人一定先救恋人。我在德国听音乐,大都奏的是男女恋爱热烈的情绪。

法国女子和英国的不同,英国的,父母每嘱女儿说:“你的终身大事,要自己留意。”但在法国却是父母作主,极为顽固,就连订婚后的夫妇都不能在一起。此外如瑞典挪威也都是尊重女性的。丁生生和梅吕笛斯的作品中常常见到对于女性的称颂。恋爱的意义很多,从“性”一直到“精神的恋爱”。Ward把恋爱分为自然的、浪漫的、夫妇的、亲属的等等。不管它有多少种类,主要的原则,只是两性相吸罢了。

西人诗或小说里大多引用神话。例如:upid是罗马神话里的爱神,后来人便用以寓“爱”。所以神话的解释我们也是应当注意的。

第三讲

关于神话的知识,我们至少应该看两种书:

古希腊及意大利神话,Knightly作。Theocritus,安德·路兰译。Theocritus是十三世纪希腊一个很重要的诗人。

他是最初写实的。在希希利地方唱牧歌的很多。恋爱的神话,他都采取来作为他的材料。

文学和艺术很有密切的关系。倘若我们不明白英国的艺术——如雕刻、绘画、建筑、音乐等——我们对于他们的文学也必感到了解的困难,尤其是象征派的作品。

研究西洋文学非研究莎士比亚不可,犹之须读我国屈原和司马迁的东西是一样的道理。我愿你们有勇气到莎氏宝库里去探寻一番。(当然不是指的Lamb的散文。)我知道你们读他的东西一定感到困难,因为不知道他的背景。

哈孟雷特的悲剧里,有喜剧的角色,非常莫名其妙。

后来我才知道文艺决没有闲笔,那两个掘坟人就是全剧主要的人物。莎翁的戏剧,到处都可以发见“诗的美”。不仅美在表现,(如雕刻绘画等,)而内在的情绪尤其能引起人们无限的同情。

实演布景和扮演者的精神很难恰当。但我们知道一个名作必有他本国的演者,以实现他固有的民族性。德国柏林有一演剧指导员最著名,他教演哈孟雷特中“何处是我的父亲?”一句话教到七次,“父亲”一字音特别的重,形容当时绝望的情形,可见排剧的重要和演作的应当审慎了。

第四讲

今天我要讲一讲哥德的浮士德。我觉得这是一部极伟大的著作,我们不可以不知道。他二十一岁时便想作这部书。二十五岁时开始作起,全书作完离死只有几天,这部书整整作了有六十个年头,诗难译,有音节的诗尤难译;但我们当取可靠一些的英文译本。浮士德的英译本Ayward最可靠,Swan,Anster,Taylor——Taylor的只译第一部,全书有两部分。——等译的也很好。诸君若初看长诗,必定要感到困难。但我们只要努力,必定可以有懂的时候。

从前日本有一个学生,要在一个德人面前学浮士德。那个德人笑他,以为他没有读过德文,一开始便要读浮士德,那是不可能的。后来那个日本人气极了,努力了二十年,作了一篇论文,专论浮士德,得了很可惊的成绩。我们很可以效法他呢!

浮士德的大意是这样的:浮士德博士因为处在人生的现实里,感到纳闷;他就想“上穷碧落下黄泉,一探世界的秘密。于是他将他的灵魂卖给一个鬼,立定合同二十四年,用血签字;二十四年后浮士德的生命即为鬼所有。在这二十四年中他过的都是堕落生活。他要想娶妻,鬼不答应,后来领他看地狱和天堂,他忽然看到希腊海伦公主的魂,穿了一件极美丽的深紫袍,头发闪金色光,披在膝盖上,乌黑的眼珠,圆圆的颈项,樱口,鹅一般白的颈子,玫瑰红的两颊。他为伊的美所惑,想要娶伊。鬼被他缠得没法,终于替他们做了媒。到了合同期满,最末的那一天,夜十二点的时候,大风刮来,有无量数的蛇舞动,又听到浮士德喊救命的声音,后来便无声息。第二天开门一看,浮士德的身体已经被拉得粉碎了。

第五讲宾那脱的《文学的兴趣》上说:“买书愈买得多愈好。”伦敦有条街名叫dharing Cross Road里边有好十几家书店,店主有许多是老著作家。那地方的书都是旧书,售价极廉。剑桥大学也有廉价书的一部,管理人是一个犹太人,他的脸色和书一样。

文学是没有什么系统的。一个作品的本领是完全而且绝对的。

研究文学最好从传记入手,可以神交古人。华德屋斯说:“爱他的作品,就爱他的为人。”我们常有崇拜英雄的心,拿他来当作我理想中的人格。因为他的生命和知识的问题,和我们一样,也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不过他是经过了的,所以要效法他。歌德伟大的人格,从他的浮士德中可以看出,是他心灵的象征,亦即是他人格的表现。

他的传记有GHLewes作的一本,收入《人民丛书》中。

文学史是很有危险性的东西。有一个文学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