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有小女
15359700000010

第10章 唤醒您女儿的潜能

教育的艺术是发现的艺术,是唤醒的艺术,是欣赏的艺术,而与训斥和改造无缘。

只要真正给孩子适当的条件,就有希望激发出孩子的潜能,而潜能得以释放的孩子,其新形象美好得连他自己都会大吃一惊!

right——孙云晓

有一位大作家曾非常肯定地说:“人人都是天才。”因为每个人都在某一些方面与众不同,或优胜于他人。大自然赐给每个人以巨大的潜能,等待人们去发现、去开发!要相信,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天赋的人只是一些尚未开发出自己潜力的人。

作为家长,您对自己女儿的智力潜能要有充分的信心。事实上,除了极少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和天才、神童之外,绝大多数的孩子只存在智力特点的区别,而不存在智力高低的差别。何况,所有已经表现出来的智力在一个人的潜能中所占的比例仅仅是万分之一。即使是少数智力和身体有残障的孩子,他们在现实中的状况也更多地是由于现实的条件和教育方式所致。

虽然孩子的智能可以从兴趣中发现,但更多的时候,孩子的潜能沉睡很深,所以需要父母用爱和鼓励的力量去唤醒,再用兴趣诱导孩子快乐地学习,逐步地开发并丰富孩子的智能。

我们知道中国著名的赏识教育专家、幼儿潜能开发专家周弘,他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硕士,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个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他在女儿婷婷6岁的时候,无意当中看了一本书——《幼儿才能开发》,书中介绍了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儿童教育专家林木尊一的教育思想。当时那本书上的第一段话把他一下子震醒了,那句话就是: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

假如父母都用一种充满人情味、充满爱、充满生命意义的方法来对待孩子,那么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才。林木尊一就是用教孩子学说话的原理,每年培养出七百个达到莫扎特同龄水平的小提琴生。从此他就坚信,教孩子学说话的方法是世界上最好的方法,为什么?孩子都是奔驰车,可惜太缺加油站。当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父母为他骄傲,亲朋好友为他骄傲,路上行人也为他骄傲。可是孩子一上学忽然大人们全部在挑他的毛病了,要是考差了,甚至可能连父母也看不起他,他活在这个世上有趣吗?这就是说,出自内心地赏识孩子,就像对孩子学会说话、学会走路那样自然而然地赏识孩子,让孩子打心眼儿心里自信,这就是唤醒沉睡的潜能的秘诀。

婷婷小时候很自卑,在幼儿园里都躲在墙角,小便不敢跟老师讲,还尿湿在身上。极度自卑的孩子,怎么样燃起她的自信呢?刚好这时候有个智力开发的书里面有个报道,说北京一个8岁的孩子叫范小辉会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而周弘发现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没有孩子能背下来,他就相信女儿能够背到小数点后1000位。果然十天,婷婷就背下来了,婷婷从此变得有自信了。就这么一件小事情,终于把她的自信唤醒了。

周弘说,从中他看到生命的无限潜能,他认为他的女儿能教育好。他坚信,所有孩子都能教育好,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种教育的父母;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懂种庄稼的农民。

也许我们会认为婷婷是因为智商超群她才能做到这些的。周弘说,他曾经也误以为他的女儿智商超群,所有接触周婷婷的人都觉得她智商超群。她小时候给她测了几次智商,测试的结果是100~110或90~110,属于正常。后来他接触一些其他聋孩子,发现比婷婷聪明的聋孩子大有人在,达到她这种水平的孩子基本在95%以上,也就是说,所有的孩子都没问题。每个孩子都是沉睡的巨人,只等我们去把他唤醒。

婷婷由一个极度自卑的双耳失聪的小女孩儿,一步步在成长,10岁的时候发表六万字的幻想小说;13岁时成为全国十佳少年;16岁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而且是在普通高校不是特殊高校;18岁就主演电影;21岁成为首届海内外有影响的时代人物;23岁跟父亲一起获得第六届全球热爱生命奖;24岁从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的硕士毕业后攻读博士。

周弘的教育方法一个最简单的概括叫赏识教育,他说,赏识教育强调的不是方法,而是态度。态度就是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有哪位家长找别人请教方法?不要,他们打心里为孩子骄傲,他们的眼神,他们的表情,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每个细胞换为一句话都是太好了,孩子有安全感,有自豪感、幸福感,像小鸟一样欢乐轻松地“飞翔”。

婷婷刚上小学时,有一次父亲给她出十道应用题,她只做对一道。周弘是怎么对待的呢?他对女儿做的这十道题,错的不打叉,对的打大大的钩,他发自肺腑地对她说:“孩子,简直不可思议,这么难的十道题你第一次居然做对了一道,太好了。”女儿就在他这样的呵护下终于开花了,结果三年把小学六年的数学学完,普通小学还跳了两级。

赏识教育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但不是不能批评孩子。赏识教育可以更大胆地批评,孩子不怕批,就怕受委屈,就怕看不起,她一旦感受到你浓浓的爱,你怎么批评她,她感到的是赏识;反过来她感受不到爱,你跟她说好话,她也会认为你皮笑肉不笑,换汤没换药,关键是在眼神上。

对孩子的肯定具有神奇的力量。一位美国老师,在推荐赴美读高中的中国女孩儿时说“我以性命担保她行”,这句话深深震撼了一位父亲的心。他怎么也不会相信,仅仅在4个月前,他的女儿还是一个被老师批评为“没有数学脑子”、垂头丧气地说“我厌学了”的孩子。

刚去美国不久,女孩儿(英文名:斯蒂芬)语言首次得了满分!老师一句“你真棒”让女孩儿心花怒放。接着她的化学又开始频频得满分。有人问老师问题,老师跟他们说:“问斯蒂芬,她什么都知道。”老师还在全班大声赞扬:“你们要努力呀,否则将来你们都要给斯蒂芬打工去了!”

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天赋都能被唤醒。就像打开宝藏的口诀“芝麻,开门”一样,唤醒这沉睡的巨人也需要秘诀,那就是“你真棒”!

唤醒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发现,发现自己本已存在但却沉睡着的东西。只不过,孩子的这种自我发现,常常需要借助外力的帮助。父母的爱和鼓励就是孩子潜能苏醒的最强有力的催化剂。在您的催化下,您的女儿可能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忽然发现自己样样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