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有小女
15359700000002

第2章 为您的女儿找到最适合的科学教育方法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right——《康德教育论》

现实中,为什么有的女孩儿出类拔萃,而有的女孩儿却非常平庸?造成差别的原因当然有遗传的因素,但是有没有采用好的教育方法也是极其重要的!某些遗传因子是天生的,父母无法改变,但是科学的教育却可以补拙,可以创新,可以挖掘潜能,可以让孩子成才。

每个女孩儿都是天使,这句话不错。女孩儿有善良美好的天性,也有巨大的潜能,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被压抑了,而天性和潜能被压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父母如何培养一个好女儿?第一步,选择好的教育方法!选择最适合她的教育方法,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而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前提是父母要了解孩子。各位父母您了解您的女儿吗?您制订好培养女儿的计划了吗?

在深圳市“十大优秀书香家庭”颁奖仪式现场,年仅七岁的赖思佳用稚嫩的童声流利地背诵起《老子》,给全场的数百名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荣获2004年度深圳市“十大优秀书香家庭”、“五星级”学习型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光荣称号的家庭是如何培养女儿的呢?

赖思佳一岁半的时候,她父亲赖国全无意中教女儿背起了《新三字经》。没想到,一段时间后,小思佳居然能背诵出绝大部分的内容。但是小思佳和其他孩子一样,对事物的喜爱,就像风一样,一阵一阵的,来得快,去得也快。两岁的时候,她对背诗的热情就大幅度减退了。这时,赖国全没有强迫孩子,思佳愿意背诗就背诗,愿意唱歌就唱歌,任其发展……“孩子每一个时期都有她喜欢做的事,她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有段日子,小思佳不听诗了。这天,赖国全故意给了个提议:“佳佳,好久没有听诗了,我们一起来听诗吧?”小思佳立即响应,“好的。”并很快找到唐诗的录音带,聚精会神地听起来。

赖国全很高兴,像风一样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在她乐意做的时候,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

赖思佳的记忆力特别好,妈妈教她念的儿歌、爸爸给她讲的故事、电视节目里主持人说的话,她都能很快复述出来。为了丰富女儿的精神世界,赖国全给她买回了《儿歌》《唐诗》《三字经》《幼儿英语》《老爷爷讲故事》等许多磁带,平时用录音机放给她听,重复的次数多了,佳佳的小脑子里竟也装进了不少知识。

赖思佳像一株小树,一天天地长大了。赖国全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计划地利用好孩子的天性,把她培养成参天大树呢?

他采用了累积式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要求背诵,也不检查,就像做游戏一样,慢慢积累。“这是最合适我女儿的学习方法。”他说。

赖思佳就要上学了,赖国全琢磨着该让女儿认些字。刚开始,小思佳很感兴趣,认了“大、小、多、少”之类的字。但“风”还是有刮过去的时候,很快,佳佳又不认真了。为了激发女儿识字的兴趣,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她给爸爸当“小老师”。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灵,小思佳非常高兴,她拿着一支长铅笔做教鞭,指着小黑板教爸爸识字,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考爸爸。当发现爸爸竟然有“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小思佳会得意地说:“爸爸,你真笨呀。”

从此,赖思佳对识字的兴趣大增,常常主动要求多认字。每天赖国全一下班,她就会缠着教爸爸识字。

这件事令赖国全认识到:学习方法太重要了,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是能找出一套既科学又轻松的学习方法,教给女儿就好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赖国全接触到了由台湾学者王财贵首倡的“读经教育”。受到王财贵“跟我读”古文学习方法的启示,赖国全灵机一动:都说知识在于积累,既然赖思佳的记忆力那么好,何不给她制订一套方便实施的教育计划?世间万物都遵循“累积效应”,即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记忆和学习也是一样。

深思熟虑之后,赖国全为女儿精心打造的学习计划出炉了:每天让孩子学习十分钟,一段内容连续学习一周,学习内容在400字左右。为了让孩子学习没有压力,赖国全坚持“无为而治”的原则,每天陪孩子一起学习,学完了不背诵、不检查,这个原则让孩子学习没有任何负担,就像做游戏一样。他把这套方法取名叫“累积式”教育法。

赖国全的“累积式”教育法实施的第一天,没有什么效果,第二天,也没什么效果。三天后,小思佳能在提示下基本读完所学的内容了……六天后,佳佳离开书本竟也可以流利背诵出所学的全部内容。

但是,爱玩毕竟是孩子的天性。玩到兴头上,佳佳便把读书之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看来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还得配上良好的学习习惯。

于是,赖国全把每天晚饭后的时间固定成了全家人的“经典联播”时段,一家三口挤在沙发上,轮流大声地朗读古文经典,其乐融融。

一天晚饭后,佳佳迫不及待地玩起了新买的积木,显然,她忘记了读书的事。赖国全找来书本,提醒道:“我们来比赛吧?”佳佳头也没抬:“比赛什么呀?”

“比赛谁读得快呀。”赖国全仍然笑嘻嘻的。“好!”佳佳一骨碌爬起来,信心十足地拿过书本,立即进入比赛状态。

细心的赖国全总在不断地观察女儿的心理变化,总能在佳佳想松懈的时候,把她的兴趣重新拉回来,让她愉快地学习。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佳佳把《论语》《老子》《大学》《三字经》《千字文》等古代经典背得滚瓜烂熟。而佳佳的学习习惯,也在逐渐养成,大人忙的时候,她就会自己去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随着认识汉字的增多,佳佳爱上了阅读。她的阅读范围很广,刚满七周岁的她,已经看完了《上下五千年》《福尔摩斯探案集》《茶花女》《安徒生童话集》……用妈妈的话说:“佳佳上卫生间的时候,都是书不离手。”博览群书让佳佳拥有了很宽的知识面,在小学担任班长的她,自己就是一本深受同学信任的“百科全书”。

看完这个事例,很多家长也许觉得读经典是好的学习方法,于是也让孩子尝试。实际上我们是反对跟风似的读经典运动的,我们提倡的是寻找适合自己女儿的教育方法。上面这个例子赖国全教育成功之处在于找到了适合他女儿的“累积式”教育方法,并且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如果我们只看到他让女儿通过读经典著作获得了成功,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我们来看看赖国全自己是怎么说的:“教育孩子,要用最好的精神养料和最科学简单的方法。虽然读经典著作很重要,但对孩子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每次十分钟,一天两三次,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增加什么负担,玩还是孩子主要的事儿。其实,让孩子快乐自信地成长,才是教育的本质。”

再说“哈佛女孩儿刘亦婷”吧,她父母对她采用的一整套家庭素质教育训练体系无疑也是成功的。如果您认为刘亦婷具有非同寻常的天赋,那肯定是个误区。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介绍,纵观刘亦婷的成长历程,她和许多普通孩子没有太大的差别,更没有过人的天赋。孩子能“优秀”到什么程度,决定因素不在于天赋高低,而在于孩子成长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实施什么样的教育,用什么方法教育,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任何成功的教育方法都只能借鉴,而不能盲目照搬,因为家庭教育从来就是一种私人化和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我们强调教育方法,更强调适合自己女儿的教育方法。

因此,对如何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认识,对各种教育方法要吸取积极有益的部分。用心观察和了解您的女儿吧,让您的育女计划更周密,方法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