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有小女
15359700000003

第3章 您用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

生活方式影响女儿了吗?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right——第斯多惠

父母的心理健康对女孩儿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然而,在我国,人们的心理问题还远未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父母心理的不健康因素正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给家庭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父母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家庭教育中保持健康的心理,对子女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父母:

——当着自己女儿的面说他人的坏话。诸如:某某同学的妈妈像妖精;某某孩子如同小流氓;某某老师压根儿就没多大本事等。

——对女儿泄露别人的隐私。例如:某人的孩子是收养的;某人犯过法、坐过牢;某人有“外遇”,当过“二奶”;某夫妻常打架,正在闹离婚……诸如此类,让孩子对此充满神秘感,对此颇感兴趣,进而四处打听。

——常对女儿讲其无法理解的事。如:宣传毁灭性战争、自杀性爆炸等;妄议国家大事,社会现实,时时处处流露出牢骚不满的情绪。

——宣泄自己夫妻感情的不和,想要离异,一再向女儿诉苦,攻击对方,问一些“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让孩子无从回答的问题。

——大谈孩子无能为力的事。比如:哀叹家庭困难,强调处境险恶,渲染个人失意……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使其无心学习,坐卧不宁。

上述一切都是父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不妄议别人的是是非非,不有事无事牢骚满腹,更不随随便便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别人。这就要求父母要有自知之明,由自知而自信而自强,不因成功而得意忘形,也不因失败而惊慌失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稳定情绪,这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其实,像上述种种父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对孩子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污染,在这样的“家教”面前,纵然社会有阳光,学校有雨露,其最后的收成也会大打折扣的。

父母自信自强,心情舒畅,情绪乐观,可以给家庭创造一个祥和欢乐的心理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会感到亲切愉快,乐于完成父母所交给的任务,学习也会更加专注。因此,父母一定要善于用理智来驾驭自己的情感,努力培养自己的健康情感和高尚人格,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大起大落、喜怒无常。尤其不要将工作上及成人世界里的烦躁情绪和不良信息带回家里,让孩子在父母莫名其妙反复无常的情绪氛围里战战兢兢。女孩儿天生敏感,您的心理情绪是很容易影响女儿的心理是否健康成长。

健康的心理常常伴随着良好的生活方式,这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它会直接促使孩子形成健康心理和高尚人格。而父母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抽烟、酗酒、赌博、不节制地搓麻将、玩扑克、不讲规则、大吃大喝、大吹法螺、脏话连篇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养成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个孩子3岁之后就带上了家庭的烙印,孩子就是在渐渐积累从成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

调查发现,一般孩子容易出现的坏习惯,绝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如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东西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放置;在家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等。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进而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

一位父亲在谈到女儿的不良习惯时,检讨说:“女儿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做作业时,一会儿找削笔刀,一会儿喝饮料,一会儿又看动画片……再三催促下写完的作业,字迹潦草错误很多,实在令我们头痛,也不得不令我们反省。我想,坏习惯养成是有原因的,弄清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女儿的情况不能说与我们无关,杂乱的屋子、无规律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她的注意力,是导致她形成上述坏习惯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应该切记,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去影响和塑造女儿!看看下面的家长自我提高卡,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你是女儿的好榜样吗?

[2]你可曾在女儿的面前骂人或对他人表示出不友善的情绪?

[3]你在家里是经常读书还是看电视、玩游戏?

[4]当你找不到垃圾桶时,你是否会在马路上随处乱扔垃圾?

[5]你是不是自己的房间乱七八糟却责备女儿不爱收拾?

……

父母在女儿面前表现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语言,都会成为她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反思一下,你是否给了她一个积极的榜样?不要等到女儿长大以后,再抱怨她没有礼貌、缺乏交往技巧、不爱读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