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什么生存
15362500000004

第4章 学会感激生命

《格列

的厌世主义者。他每次生日都黑衣素食,以示对自己的出世感到遗憾。尽管如此,他仍然赞美幸福是促进健康的最大力量。他宣称:“世上最好的医师是节制医师、安静医师和快乐医师。”我们也许都能受到这位“快乐医师”的免费服务,只要我们注意自己拥有的可贵财富———比故事中阿里巴巴的财富还多。你会为亿万富翁出卖自己的眼睛、手足、听觉、孩子或家人吗?把拥有的资产加起来,你就会发现,纵使洛克菲勒、福特和摩根等人所有的金银堆聚起来,也买不到你所拥有的一切。

但是,通常,人们对自己与生俱来的资本视而不见,很少想到自己拥有的,却总是想得到自己所没有的。这就是人的一个天性。

《时代周刊》上登过一篇文章,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个士官在一次战役中被炮弹碎片刮伤喉咙,输了七管血。他写了张纸条问医师:“我会活下去吗?”医师回答说:“会的。”他又问:“我仍可以讲话吗?”他又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这个士官在纸上写道:“他妈的!那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你为什么不也停止忧虑,对自己说:“他妈的,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也许你就会发现,事情其实微不足道,不值得操心。

罗根·帕索·史密斯说过一句极富智慧的话:“生命中只有两个目标:其一,追求你所要的;其二,享受你所追求到的。只有最聪明的人才可以达到第二个目标。”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切身感受:当自己春风得意之时,便会感觉生活处处充满阳光;而一旦遇到困难,或身处逆境时,就觉得生活阴暗,甚至感到世界的末日即将来临!因此,个人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事业。其实,我们每个人拥有90%的长处,而只有10%的不足。问题是,你如何发现和对待这90%与10%的关系。当你将自己的10%与他人相比时,你不禁会感叹:原来我如此富有!

艾迪·瑞肯贝克和朋友在太平洋上绝望地漂流了21 天之后,说道:“我学到了一点———人只要有淡水喝,有东西吃,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生活中的事有好有坏,但坏事充其量也就占1/10.所以,使自己生活愉快的方法就是把精神放在另外的9/10的好事上。如果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那1/10的糟糕的事情上,只会让自己担忧、郁闷,损害自己的健康与情绪。

著名作家梭罗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是告诉自己一个好消息。然后,他会对自己说:我能活在世间,是多么幸运的事。如果没有出生在世,我就无法听到踩在脚底的雪发出的吱吱声,也无法闻到木材燃烧的香味,更不可能看见人们眼中爱的光芒。于是,他每一天都满怀对生命的感激之情。

其实,快乐的经历也许正如花的芳香,或是从窗帘透过的金色阳光,或者仅是一句友好的话、一个小小的善举、一首优美的乐曲。但是,你必须在睡觉前去寻找这样快乐的体验,这是你入睡前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俗话说:知足常乐。但知足不能让人停滞不前。如果当初人类满足于猎捕动物和采摘野果子,那么还会有我们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吗?所以,我们应该永不满足于现状,只有这样才能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富兰克林人寿保险公司前任总经理贝克说:“我奉劝你们要永不满足。不满足的含义不是心灰意冷,而是上进心的不满足。这种不满足在全世界的历史中已经产生了很多真正的进步和改变。我希望你们绝不要满足。我希望你们永远迫切感到不仅需要改进和提高你们自己,而且需要改进和提高你们周围的世界。”

不满足能激励人们从弱者变成强者,从失败走向成功,从苦难走向幸福,从贫穷走向富裕。

当你犯了错误时该怎样办呢?当事情出了问题时,当他人对你产生误解时,当你遭遇到失败时,当一切都似乎暗淡无光时,当你的问题看起来好似不可能令人满意地解决时,你又该怎样做呢?

难道你就无所作为,听任困难压倒你吗?难道你就束手无策,逃之夭夭吗?

面对困难你能激励斗志,把不利条件变为有利条件吗?你能确定你需要什么吗?当你认识到你所向往的目标能够并将要实现时,你能应用切实而清醒的思考并积极行动起来吗?

拿破仑·希尔说:“每种逆境都含有等量的成功的种子。”

你想想,在过去有些事情似乎有巨大的困难或不幸的经历,它们却鼓舞着你取得了成功和幸福;没有这些东西,你反而不会取得这种成功和幸福。这种情况难道不是真实的吗?

永不满足能够激励你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现状。爱因斯坦是不满足的,因为牛顿的定律不能解答他的一切问题,所以他不断地探究自然,终于提出了相对论。根据这种理论,人们找到了击破原子的方法,懂得了质量与能量相互转换的关系,并成功地征服了空间,解决了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如果爱因斯坦没有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这些成就是不可能取得的。

当然,我们不可能都具有爱因斯坦的聪明和智慧,或许奋斗并不能使我们的境况改变太大,但奋斗却可以让我们的精神充实,明白我们想要的,并不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