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15362800000024

第24章 第二讲 身心疾病——高血压

血压升高,超过140/90毫升汞柱,就可确诊为高血压。一般收缩压超过160毫升汞柱,舒张压超过120毫升汞柱就有提早死亡的危险。当收缩压达到200毫升汞柱时,就有严重的生命危险。高血压有两种,有因可寻的叫继发性高血压,如药物、甲状腺机能亢进、肾功能不全等均可引发,此种继发性高血压只占高血压症的5%,另一种不明原因的高血压叫做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患者的95%。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典型的身心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多发症,在世界成人中此症者约占10%,在中国的成人中约占10%以上。

该病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有效的控制,血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继续上升的趋势,有可能在晚期发展为冠心病、脑血栓、脑溢血、肾功能衰竭症,以及危及生命。

(二)造成高血压的因素

1.生理因素

在生理因素中包括遗传、饮食、个人生活习惯和人的体质等因素。

(1)遗传因素

有些患者的致病原因是先天获得,由于遗传而患病。据统计,父母都是高血压病患者,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40%,而父母中有一方有高血压的患者,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25%,可见,遗传的作用之大。

(2)饮食因素

在饮食因素中,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很大,食盐过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影响血管的弹性,导致血管的硬化。从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分布来看,北方多于南方、西部地区,这与北方人伙食口味爱吃咸的偏好有关,而南方人爱吃甜,西部地区人爱吃酸的食物,特别是酸性食物如醋等调料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常吃醋,常吃酸甜口味,少吃盐的居民,相对患高血压症者较少。

(3)个人生活习惯因素

适度的工作、休息对于保持正常的血压、良好的身体状况很重要。例如一个人如果长期熬夜、加夜班,血压就会出问题,因为人劳累了一天,血压会升高,如果能在夜晚好好睡上一觉,不用服药,血压就会自动下降20%。但是如果违背生物钟的规律,夜晚继续工作,不去睡觉,血压不但不会自动下降,反而继续升高。经常如此,长期缺少睡眠有可能成为高血压患者,这是由于疲劳过度所致。

(4)个人体质因素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比如在遇到压力时,有的人就心跳加快,有的人会大汗淋漓,有的人会血压升高。如果压力持续下去并加大,患者有可能发展成为高血压患者,前者有可能发展成为心脏病患者。不同的体质,具有不同的器官系统的脆弱性、过敏性,因此,易患的病症就有所不同。例如肥胖者相对易患高血压,其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6倍。

2.心理和社会因素

高血压作为一种身心疾病,与一个人所处的生存环境、社会的经济条件、社会的结构、职业的分工、所遭遇的生活变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比生活在农村的居民患高血压的比率高,这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的。此外,从事一些高度紧张的工作,如消防工作、调度工作、司机等职业的人也比普通职业的人患该病的概率高,这是由于职业分工的差异导致的。

(1)情绪的作用

心理、社会因素令情绪的波动对血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长久的情绪紧张能直接导致血压的持续升高。愤怒、恐惧、焦虑、紧张、忧郁都与高血压有密切联系。尤其是愤怒、焦虑、不满、敌意等情绪能直接诱发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心理因素。

(2)性格的作用

具有易怒、易躁、性急、爱冲动等性格特征,又争强好胜、雄心勃勃,无形中给自己增大了压力,增强了自己的紧迫感和不安全感。这也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又一重要因素。

任何一种疾病,特别是身心疾病绝不会是单一的因素所诱发的,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症,它是多种因素汇集到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治高血压要从方方面面的诸多因素入手,进行多方面的综合预防、综合治理。

(三)高血压的防治

由于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因此单纯的药物治疗是不够的,还要有情感的调节、心理的治疗。

1.心理治疗

放松疗法对情绪波动大的病人疗效最好。采取松弛疗法结合音乐,效果更佳。

2.生活方式的调整

(1)保持正常的体重可防止高血压的发展。

(2)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也是降压的重要措施。

(3)减少饮酒量,戒烟,增加运动也是降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