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15362800000030

第30章 第二讲 饮食障碍成因分析

引起饮食障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原因;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既有认知障碍,也有感情障碍。

(一)社会原因

厌食和暴食等饮食性障碍既属于文化特异性的精神障碍,也属于一种身心疾病。作为一种文化特异性的精神障碍,它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氛围、社会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密切相关。

近代西方偏爱苗条女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瘦为美成为一种持久的时尚。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美国选美大赛中,选拔的美国小姐竞争者,平均体重逐年下降。

媒体宣扬以瘦为美的崇尚苗条的观念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美国某些杂志的封面人物的体重都比正常的体重轻。以前,主要是欧美的白人社会对女性的苗条十分重视,而非洲黑人则不同,甚至有汤加以胖为美的习俗,然而随着媒体的宣传,选美大赛在全球展开,以瘦为美之风在全世界越演越烈,以致女人减肥的故事无处不在,饮食障碍成为流行的“时尚”疾病。

社会对苗条的崇尚,对女性的要求比男性更苛刻。这也是造成女性过度节食,饮食疾病大大多于男性的原因之一。

同时,由于舆论导向的作用,社会普遍对体重过重者存有偏见,甚至歧视,使胖人在求职、择偶的过程中都受到排斥。这样的社会风气使女孩儿从小就已经产生了精神上的压力,由于文化标准造成的压力往往比理智和现实的影响作用大得多。

(二)家庭因素

饮食障碍不但与各方面的社会压力有关,有时就直接来自家庭的压力。有些患者的家长就十分重视体型、外观,家庭成员中有长期节食的经历者,家庭成员之间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这种不良的互动和沟通,必然导致家庭中年幼一辈的青少年的效仿,并导致饮食障碍疾病的发生。并且家庭因素的影响比社会风气的影响更直接、效果更明显。

(三)心理学因素

具有饮食障碍疾病的患者,自我控制感较低,并且缺乏自信心。例如暴食症患者总觉得自己的身体偏胖,即使她们的体重正常也总是对发胖怀有恐惧,脑子里经常充满着导泻一类的减肥计划。

具有饮食障碍疾病的患者,往往还具有一定的情感障碍,甚至患有心理疾病,例如暴食症患者,同时具有忧郁症的症状,如悲观、痛苦、羞愧等等。因此情感障碍、心理因素与饮食障碍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在具有饮食障碍疾病患者的家族中有比较多的心理疾病、情感疾病的患者。

其次,具有饮食障碍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暴食症患者,其神经传导的物质——血清素异常,而忧郁症患者同样具有这种异常症状。

这都充分说明饮食障碍与感情障碍、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互为因果、相互作用。饮食障碍疾病实际上就是一种身心疾病。

综上所述,饮食障碍疾病的起因是多种原因、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谓多因一果。这些原因包括生理上、心理上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压力,既有家庭成员互动关系的相互影响,也有遗传先天素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