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落实高于一切
15364200000004

第4章 落实能力体现一个企业的综合素质

中国的海尔公司是一家以落实为管理导向、落实能力很强的企业,这集中体现在其独创的OEC管理法上。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针对中国人的秉性,发明了一套管理方法叫“OEC”,做到了领导在与不在一样。在这套模式下,从车间工人到集团总部的每一位干部都知道自己每天应干些什么,并以此考核自己的工作,领取自己该得到的那份报酬。

OEC管理法,即全面质量管理法,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三全”的原则,即全面的、全方位的和全过程的。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张瑞敏采取了日清管理法,把所有的目标分解到每个人身上,每个人的目标每天都有新的提高,这样就可以使整体目标有条不紊、不断地增长。

海尔的每个员工都有一张“三E卡”,所谓“三E卡”,就是每天、每件事、每个人,即英文“everyday、everything、everyone”,每个员工干完一天的工作后,必须要填写这张卡片,填写完之后,他的收入就跟这张卡片直接挂钩。这张日清卡,使公司把整个的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比方说某种冰箱的制造共有156道工序,这些都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这就使得整个质量能够保证是优质,其中的关键是员工的素质,也就是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生产出优秀的产品。

总体上看“日清日高”管理法是由三个基本框架构成的,即目标体系,日清控制体系和有效激励机制。这三个体系恰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首先由目标体系确立目标,然后由日清体系来保证完成目标的基础工作,为了使基础性的工作能朝着对企业有利的方向运作,必须对日清的结果进行正的或负的激励,这便是有效激励机制所要达到的目标。

目标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要达到的目的,它是企业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南。目标提出的高度必须依据市场竞争的需要,低于竞争对手就毫无意义。1984年,海尔上冰箱项目时几乎是全国最后一家冰箱定点生产厂家,在落后的情况下,海尔审时度势,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提出了“以质量取胜,走争创名牌的道路”,确定了争中国第一的目标,并在全厂形成共识。经过全厂员工艰苦的创业,终于在1988年夺得全国冰箱行业第一块金牌。随即,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海尔又确定了创国际名牌的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日清控制体系是目标体系得以实现的支持系统。因为大小目标在落实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特别是一些本来极易排除而未能及时处理的小问题和事故隐患,长期积聚下来就会成为积重难返的大问题,以致严重影响目标的实现。而目标得不到实现,又会反过来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导致企业管理流于形式。有了这个系统就可以促使每个人、对自己每天所从事的每件事进行清理、检查,有效地保证了实现目标,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激励机制使海尔人达到了自主管理和进入自觉状态。它是日清控制系统正常运转的保证条件。海尔在激励政策上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公开、公平、公正,通过3E卡可计算出职工的日收入状况,不搞模糊工资,使员工对工作中的“所得所失”心中有数,心理上感到相对公平;二是要有合理的计算依据,如海尔实行的“点数工资”,就是从多方面对每个岗位进行半年多的测评,并且根据工艺等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OEC的具体形式和内容表现为“三本账”和“三个表”。

“三本账”指公司管理工作总账,分厂、职能处的管理工作分类账和员工个人的管理工作明细账。“三个表”指日清表、3E卡和现场管理日清表。

张瑞敏OEC的管理方法可以概括为五句话:总账不漏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OEC管理方法的实施给海尔集团带来了明显的效果。第一,提高了海尔管理精细化程度,达到了及时、全面、有效的状况;第二,提高了流程控制能力;第三,使海尔形成了对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均有激励作用的激励机制;第四,培育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是“日清工作法”取得的最大效果,也是“日日清”工作得以全面落实的基础。

海尔的OEC管理法无疑是优秀的,但这一制度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中国企业,它在海尔得以产生巨大的管理效益,是以企业从CEO到普通员工,从制度的制定完善到细分分解等等这些企业的综合素质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