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15364500000024

第24章 第23问:很世故很油滑的人,为什么叫做“老油条”

很多人都认为“老油条”是一句北方俗语,而实际上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地方,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一提“老油条”,大部分人都能够心领神会,知道你是在形容一个很世故很油滑的人。但为何这种人要用“老油条”一词来形容呢?

油条我们都不陌生,它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中国人有喜欢在早餐时吃油条喝豆浆的习惯。油条的做法一般是将面团制成条状,然后在油锅中高温油炸,油温最高时能够达到190℃左右。最后等到条状的油条生坯炸至金黄色即可捞出,这样的油条吃起来香脆可口,并且老少皆宜。

而那些在在油锅里炸过无数遍的油条,一般便称其为老油条。后来人们根据老油条是在油锅里滚来滚去很多遍才能形成的特点,便用来形容那些久经磨难、经验老道、刁酸圆滑和世故老练的人为“老油条”,意思是他们阅历丰富、世故油滑,不怕别人的口舌是非,依然我行我素,有一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味道。

由于真正的老油条在油锅中炸的时间过久,所以无法再次加工,且不可口,因此人们便借此意,指代那些无法调教和提高以及那些不可救药的人,因为没有办法让其得到改变,只好任其堕落,随他去了。

为什么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死去的猪不是本来就不怕开水吗

在我们的常识中,真正死去的猪本来就是不怕开水烫的,但为什么还有“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一俗语呢?

在这句俗语中,因为猪已经死去,所以死猪表示的是已经没有希望的人或事物。开水是指发生在这个人或事物之上的痛苦或是困难。这句俗语的整体意思是说,既然对某人或是某个事物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那么随便再多一些什么痛苦也就无所谓了,意思接近于“老油条”。

在生活中,这句俗语的使用具有贬义色彩,一般形容那些品行恶劣、死皮赖脸的人,因为这些人已经不要任何颜面,无论别人如何评价,他都会恬不知耻,甚至若无其事,根本不在乎。于是才有了“看他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的通俗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