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花卉:养生保健
15375800000006

第6章 动静乐寿与养花的关系

浙江绍兴府山飞翼楼(又称望海亭)下北山坡,有摩崖石刻12处,其中有楷书“动静乐寿”四字,为明·绍兴知府汤绍恩所书。这四字可以说是对我国养生学的高度升华和概括,为养生之要旨,若你能体会到、做到了,那你亦掌握了养生之道。

“动、静、乐、寿”四者,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动,是运动、活动、劳动、体育等人体的动作。有句名言“生命在于运动”亦包含着动的意义。古时华佗倡“五禽戏”,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领略到运动对益寿延年的作用。唐·百岁老人孙思邈的养生经验:“常欲小劳”说明适度劳动,可以强身健体。动,能促使气血运行,筋骨强劲。清代医家王清任提出“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因此,动,还能防病治病。但动要适度、适时,有规律,要因人、因地运动,不能过劳、过度,同时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跑步、散步、爬山、打球、体操、劳动等。种花,是劳动的一种,每天给花卉除草、翻土、浇水、剪枝、施肥及搬动花盆,搭建荫棚,采集花果等都是适度的轻度劳动,尤其适合老年同志,可不出家门进行每日活动,使肢体筋骨得到锻炼,使气血能流通,所以养花劳动是“动”的一种。

静,是指心境宁静,或形体得到休息,但以精神上人静为主。《内经》,静则神藏,躁则神亡“之说。《养生四要》中说: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如此养生则寿。”遵生八笺》亦说: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因此心静则养性,”养生莫若养性要静,必须要心胸豁达,心境开朗,而那些心胸狭窄,患得患失,妒火中生的人,是永远不会宁静的。因此要人静,除自身修养外,周围的环境亦十分重要。种花养草,能促进人静,花的色、香、姿、韵使人静心平气,有道:看花解郁。与花做伴,心旷神怡,心烦意乱之时,若能见到鲜花怒放,你一下子会平静下来;静坐于花草丛中,静观花的姿、色,闻及花的芬芳,体味花的风韵,这一切的一切,使你养性入静。所以,在种花之中赏花是入静的最好办法,在入静的同时,亦给你带来生活的乐趣。

乐,是精神快乐、乐观,心情愉快,性格开朗,遇事不怒,顺其自然。做到“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是长寿的基本条件。自古把“轩双眉,无忧愁”作为长寿秘诀。人非草木,皆有七情六欲,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中,以喜悦对健康最有益。当然,有时悲哀而大哭,发泄郁气,亦有益健康,但与“笑口常开”、“笑一笑十年少”相比,乐观人生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乐是生活中千万不能缺失的。欣赏花卉,就是一项使人无比快乐的活动。假如一个盛大的节日或庆典,这本是人们十分快乐的日子,但如果缺少花卉的装饰,那会使人感到暗淡无光,要快乐亦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提倡家庭养花,种几盆自己喜好的花草,装饰居室,布置厅堂,会给人增加快乐的氛围。

寿,是指享尽天年,健康、有质量的生存,虽年过老龄(如50岁、60岁),仍具有生活、学习、劳动乃至创造能力的体格。因此,长寿不光是延年益寿,而主要的是健康长寿。虽然人的归宿各不相同,但长寿的目的是一样的。种花能促人健康长寿,因为花的色、香、姿、韵能调节我们的精神,所谓“赏花怡神”,花香有益健康,即谓花香疗法;花色能唤起我们衰败躯体,对于很多久病卧床者,若你送上花篮或花束,立刻精神振奋,甚至比吃药更灵验。同时,花卉又是我们健康的伴侣。人要长寿,生活的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其中环境的美化、绿化,花卉是不可缺失的重要标志。它不但给您美的享受,而且给您健康。因此,长寿的意义就更大了。凡是伟人、名人或一切有地位的人逝世,他(她)们总是静卧在素雅、肃穆的花草丛中,这种寿终正寝的景象。告诉我们花卉的意义。它表示了“死而不亡曰寿”的含义,也就是说“永垂不朽,松柏常青”,寿与天齐,教育后人。因此,养花能防病、治病、保健、养生,能使人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