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菜根谭》译解
15379700000117

第117章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

原文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译文

一个人的做人宁可装得笨拙一点不可显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点不可锋芒毕露,宁可随和一点不可太自命清高,宁可退缩一点不可太积极前进,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这才是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评析

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临死托孤给五位大臣。但是没有料到太子刘义符继位后,不遵礼法,行为荒诞不经,让人啼笑皆非。两年后,五位顾命大臣要废掉刘义符另立皇帝。但是因为他们怀有私心,贪恋权位。竟然因为害怕为人精明严谨的刘裕次子庐陵王刘义真,就先假借刘义符之手,将刘义真贬谪为庶民,接着,又发动武装政变,废掉刘义符,最糟糕的,他们竟然在新皇帝——即刘裕三子易都王刘义窿没有即位时,又将二人杀死。

在这种情况下,刘义窿进入都城,当了皇帝。但是实际大权却不在手中。于是刘义窿不动声色,把五位大臣一一加官晋爵,并且丝毫没有露出怀疑和仇恨的情绪。从而使五位大臣以为皇帝平庸,可以高枕无忧了。时隔两年,宋文帝刘义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清剿了逆臣,为皇兄报仇,更巩固了皇位。

所以说做人不必过于暴露锋芒,要善于守拙。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同样能够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胜券在握。以愚示人,守拙处世,才是人生的真正智慧。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少年继位时,赵国正值积贫积弱之际,处于“四战之国”的尴尬境地。在赵武灵王父亲肃侯的丧礼上,秦、齐、楚、燕、魏等国各带精兵万人,名义上是来参加葬礼,实则是明火执仗地对赵国示以兵威。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在赵武灵王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韬光养晦、励精图治、发愤图强、振兴赵国的雄心壮志。

当各诸侯国纷纷称王时,赵武灵王却冷静而理智地下令国内只能称他为“君”,并声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没有王的实际,怎么敢用王的名义呢?连王都不称,只称君,这不但真实地反映了他执掌的赵国当时尴尬的实际窘况,而且昭示他必须采取的一种韬光养晦的政治选择和策略。因为,在国家实力不强时,称王只会树大招风,引起各诸侯国的密切关注,甚至招来不必要的军事或政治麻烦。处在“四战之国”中的弱小赵国是经不起大风大浪折腾的,他必须为赵国的崛起寻找一息喘息的和平机会和时间。

如果赵武灵王仅仅是不称王,那是鸵鸟政策,苟且偷安,掩耳盗铃,赵国非但不能崛起,反而可能就此愈加衰落。韬光养晦,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核心是有所为,是高明的为和巧妙的为,有选择的为。

十年磨一剑,赵武灵王用了12年时间,在齐秦对峙、诸侯争霸的夹缝中,韬光养晦,审时度势,成功地实施胡服骑射,打击三胡,消灭中山国,除掉了心腹之患,拥有了中山五百里方圆的肥沃之地。

赵国从此“北地方从,代道大通”,从邯郸通向代地的南北大道畅通无阻,赵国疆土南北连成了一片,国家统一,边疆稳定,迅速崛起,成为东方第一大国。

韬光养晦,赵武灵王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和平崛起的典范,开创中国历史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