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超越日本: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日本坐标”
15387100000017

第17章 照相器材战

2000多年前,《墨经》记载针孔光成像原理,后来西方根据这一原理制成暗箱及照相机。

1950年,我国仿制苏联相机生产了上海牌相机。1956年,仿制德国莱卡生产20台相机。要知道在1959年,进口一台单反相机相当于17头猪的价钱。由于闭关自守,缺乏创新,我国相机几十年一贯制,结构简单,技术落后,没有形成生产规模。20世纪80年代,江西光学仪器厂生产的凤凰205型相机,一度风靡神州。1985年,上海海鸥相机厂花1亿元引进日本美能达300相机生产线,发展成海鸥300系列,广受欢迎。当时谬传日本进口海鸥相机后,把镜头拆下装在自己相机上再出口。这把海鸥相机炒上了天,成为紧俏货。

侵华战争时期,许多日本兵携带照相机在中国拍摄风土人情,日本间谍更是掌握大量中国各地的情报照片,为侵华战争助威,这在今天成为中国各地的宝贵资料。

二战战败后,日本把自动曝光、自动调焦、红外线聚焦等高级技术用于照相机工业,进行大批量生产,用来报道朝鲜战争,结果大受好评,成为其畅销起点。

日本相机在取长补短的同时,也让对手之短不如自己之长,对症下药,攻其要害。如针对德国相机的复杂操作,发挥日本相机变焦、光圈、快门、速度之长,成为“傻瓜式”,更轻、更小、更精巧、更方便。日本并最先研制成功35毫米单眼反光相机,领先世界。当时日本生产的美能达、尼康等相机超过德国同类产品,成为一代名机。柯尼卡、理光、佳能、奥林巴斯等一大批相机品牌也相继走向世界,大放异彩。

1964年,日本相机产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头号相机生产强国。1990年,产量达1700万台,而德国仅为10万台。

在中日两国相机工业巨大的差距下,一场压倒性的进攻便必不可免。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等国走私相机大批涌人中国,每年达600万台,占我国市场的60%。1994年,我国进口相机660万台,在海关报关的仅1.6万台,也就是说99%以上是走私,损失24亿元关税。1995年损失关税30亿元,可建10个一流的相机厂。

其实,早在1989年,我国就严厉查禁相机走私,但是效果不佳。第一季度海鸥凭票供应,第二季度无票不用等,第三季度严重滞销。1990年,全行业亏损停产,积压200多万台。1991年,相机产量降幅居全国耐用消费品之首。34家企业大多数破产关闭,最后只有2家。“海鸥”铩羽而还,艰难飞翔。江光从年利税1000万元的“金凤凰”一下子亏损3000万元,4000名职工面临下岗。

1994、1995年,我国查获价值达150亿元的走私相机。1996年8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规定,销售进口相机要登记在册,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走私相机的泛滥,保护了民族工业。

海鸥、凤凰卧薪尝胆,加大科研生产力量,应用微电子、现代光学、工程塑料等先进技术工艺,一改过去单品种大批量生产转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当引进日本散件组装出口、日本立即中止核心部件提供时,凤凰就自己开发成功完全国产化的同类相机,价格只有日本机的一半。并与海鸥用单反135相机为主导产品,打开市场销路,中低档单反相机占国内市场75%。海鸥DC-33、DF-300A也可以与日本同类相机相比。

1995年前后,我国相机普及率15%,日本75%。中国年产相机6000万台,占世界一半以上,大多数中低档,况且相当数量是日本、韩国品牌合资生产。与日本相比,高档机相差10多年。

50年代,保定胶片厂成立,逐步发展成乐凯胶片公司。70年代末,推出我国第一代彩色胶片。90年代初,又生产出国际水平的乐凯金BRlOO彩卷。

80年代,福达引进柯达即将被淘汰的技术设备。公元引进日本富士设备,生产时必须套用富士原材料,否则设备无法正常运转。

50年代,富士生产10毫米胶卷,并进入国际市场。80年代,富士赞助世界杯足球赛、洛杉矶奥运会、专业摄影师、旅游点和艺术界而名誉世界,向柯达发起挑战。

中国胶卷市场最先由柯达抢占,但发展迟缓。80年代末起,富士进入中国市场,长达十年内占有率达50%左右,柯达40%左右,而乐凯只有10%左右。

1996年,走私到中国的彩卷6500万卷、彩色相纸3750万平方米,中国关税损失达1.2亿美元。如正常进口,加上关税、增值税,每卷要20元左右,而实际上批发价仅为13~14元,有的零售价不过15元左右,仅比乐凯同类卷高1.2元。北京工商管理局调查,北京一年内销售非法富士感光材料2.1亿元。

没对富士、柯达进行反倾销制裁,使乐凯长期得不到保护,占有率从1990年的37.5%下降到1997年的7.74%,在广州仅为0.1%。而富士则高达65.96%、柯达29.52%。1996年,乐凯仅赢利77万元。1998年,福达亏损3.3亿元,负债32亿元;公元亏损3亿,负债48亿元,开工率分别为25%和10%。

国内报道称,由于乐凯的存在,柯达、富士只能在中国以本国价格1/3销售,从而避免其垄断中国市场,掠夺超额利润,中国人每年可减少10亿元支出。其实在没有乐凯的香港市场,柯达、富士比在北京的价格便宜20%。如按5%的退税率计算,东京胶卷的价格与北京持平。更何况对于富有的西方人说,即使富士、柯达比乐凯价格高出许多,也可以接受。应该指出的是,柯达、富士在中国的售价不是由于乐凯的竞争,而是由于这两个品牌之间竞争形成的。

富士胶卷比柯达胶卷更适合中国人的肤色和爱好,在高分辨彩卷和一次性相机上也优于柯达。1998年,富士胶卷海外销售增长50%。1999年,占世界市场65%,使柯达损失56亿美元,被迫裁员1万人。但是柯达开始反击,亚洲总部迁到上海,统筹中国市场,与公元、福达控股合资。2000年5月,在中国建立5000家专营店。由于富士香港代理商执行市场营销手段欠佳,结果中国市场被柯达抢占,柯达f与50%,富士和乐凯备占25%左右。

1998年,日本每年人均3.6个胶卷,我国只有0.1个,可见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乐凯部分胶卷GBR200、GBR400,分辨率、颗粒度、宽容度、最小密度和物理性能达到国际水平,结束了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超金BRlOO、SA-1.2相机,也已问世。乐凯称:“对于柯达和富士可能展开的价格战,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1998年,乐凯得到40亿元国家投资和相应优惠政策,股票上市。1999年实现利润1.4亿元,比历史最高水平翻一番。但是而今,没有多少人知道乐凯为何物,没有多少人再用乐凯胶卷。

当柯达得意于胶卷市场开始超过富士之时,世界发生变化了,柯达又再次落后。

众多的日本企业已经转型。2003年,富士等日本摄影器材公司停止在本国生产传统胶卷。富士胶片的胶片业务已经只是公司全部业务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富士成为化妆品、医疗器械、药品的制造企业。

数码相机不用胶卷,可把被摄数字信息记录在硬盘或软盘上,显示在液晶荧光屏上,通过视频电缆传送到个人电脑中编辑和修饰,再打印形成照片,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2000年,日本开发的数码相机占据了世界市场60%。到2005年,世界相机市场70%被数码相机占去。2010年,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90%数码相机都被日系相机所占据着,佳能、索尼和尼康三大龙头品牌打头炮,然后就是富士、松下、理光和奥林巴斯等主流老牌子,这些日系品牌由时尚的外型设计到功能强大的专业性等俱全。佳能当前是全球最大的照相机制造商,年销售总量达到2600万部。中国市场在2009年占据了佳能相机销售总量的15%左右。中国最早将在2015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照相机市场。

在日本品牌围攻下,中国三个相机老大哥已经偃旗息鼓,但是中国华旗资讯爱国者独存,员工平均年龄是27岁,正是风华正茂。

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成功地将“爱国者”打造成了一个响亮的民族IT品牌;华旗资讯营业额连续10年每年保持60%的稳定增长。目前,爱国者移动存储产品、MP3、显示器稳居国内市场前三位。

冯军认为,由于长期对于日本相机的崇拜,消费者一听国产相机头都大了,碰都不碰,看都不看,听都不听,一听到国产,大家的印象就是低端的,没有技术含量的,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爱国者相机在资金实力和历史悠久这些方面,都跟日本品牌确实有差距,但是也正异军突起,借助于电影《集结号》的热播,选用主角谷子地作为爱国者数码相机的形象代言人,注重的是一种坚持的精神。在西班牙销量甚至超过了中国本土,这也使冯军下定决心要在国际上为国争光,即使无法打垮日本韩国相机,也能把价格拉下来。

爱国者数码相机打破了日本品牌的垄断,于2005年8月15日全球同步推出一系列高质优价的民族数码相机精品——爱国者V815、V60、V60、V80、V80系列型号的数码相机。V代表胜利,815系列表达对胜利的渴望,60系列是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由此可见,爱国者名称都带有抗日意味。

第一款8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V815,虽然相机的质量并不值得夸耀,但仍然成功迫使同档次的日本品牌相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9个品牌集体降价30%,降价1500元左右。有人算了一下,因为爱国者的存在导致日本一年至少少挣了60个亿,而爱国者投入研发才3000万元。

如果说卡片机是中学生,那么单反机才是研究生。过于专注卡片机的发展,以及资金有限,爱国者宣称在2008年会推出国人自己的单反数码相机食言了。爱国者在单反领域将如何作为,值得我们期待。冯军从来没有提倡大家抵制日货,爱国者不希望靠垄断、抵制别人竞争。中国企业把自己的质量、服务、品牌做好是最重要的。

中国摄像机市场几乎完全被日本松下、索尼、日立等品牌占领,我国在此领域与日本差距更大,电视台摄像机完全为日本品牌。中国摄像机市场的规模从2003年的60万台迅速增加到2010年的200万台。在中国的摄像机市场,索尼和松下占主导地位,其产品合计约占50%的市场份额,佳能、日立、JVC和韩国的三星等厂商紧随其后。近来,市场份额排在后面的日本各大公司正努力扩大其市场占有率。

市场人士分析,中国大屏幕平板电视正在快速普及,使用摄像机记录孩子成长历程的家庭用摄像机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在摄像机开发方面拥有最先进技术的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占有90%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