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超越日本: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日本坐标”
15387100000002

第2章 日本疑似第二次战败

201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也是日本战败投降65周年。2011年3月11日日本特大地震发生,造成巨大人员和财务损失,日本首相菅直人认为日本经历二战后最大的危机。而今,比起二战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日本疑似经历历史上第二次战败。

和1945年的战败不同,日本这次战败来自经济上的停顿与困扰和特大地震的重创,以及捉摸不定的未来前景,而中国尽管也存在各种问题,但是高歌猛进、一路飞奔,中日两国正重新体验1945年历史的双重滋味。不妨看做中国一比零领先。

古希腊伊索寓言《农夫和蛇》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好心的农夫把一条冻僵的蛇放存怀里取暖,蛇苏醒后,咬死了农夫。还有的婴儿哺乳期一过,要吃肉,于是喀嚓一口,咬下了母亲的乳头。

中国曾以灿烂的文明哺育了蒙昧、落后的日本,而有着尊师重教、孝敬父母传统的日本却以怨报德,对作为文化老师和母亲的中国多次侵略,造成了巨大的苦难,正如农夫和蛇以及婴儿咬掉母亲乳头这两个故事的重现。

从1868年开始,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正如有人形容,日本军国主义是把扩张野心压进炮膛向中国发射。从地图上看,如果中国是桑叶,日本就如蚕,专吃桑叶;中国如鸡,日本则如刀。日本《大陆流浪者之歌》唱道:“我们住够了狭窄的日本,想到宽敞的大陆上自在地生活。”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1910年侵吞朝鲜半岛。这一系列侵略行动均取得成功和胜利。

1930年,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借此扩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1936年2月26日,日本发生了二二六事件,广田弘毅组阁,军部对政治的干预进一步增强。1937年-7月,日本全面入侵中国。1941年,日本偷袭位于夏威夷的美国军港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正式向美国、英国和荷兰宣战,同时开始进军东南亚及大洋洲。

日本,拥有过少的资源和过大的野心,战争能力超过承受限度,虽有几次出奇制胜,速战速决,但也难以为继。正义者最终取得了胜利,日本侵略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用王朔小说名来形容日本的命运太合适不过了,明治维新如“浮出海面”,为了成为“我是你爸爸”,拿出“动物凶猛”,“玩的就是心跳”,结果“过把瘾就死”。日本不想死也处于濒死的边缘!

战争后期,日本本土受到美军的密集轰炸,造成大量人员丧生与基础设施的损毁。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8月15日,裕仁天皇通过电台广播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文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这颗升起来的“战争太阳”刚刚高昂起头颅,又无可奈何地陨落下去。

战争结束初期,日本国民财富40%损失,800万军民回国,1300万人失业。女人们用贞操换取维持生存的一点食物,可怕的饥饿也深深地印在孩子们呆滞的目光中。日本再也经不起失败了。太阳下山了,还能出来吗?

有个发生在中日两国间的故事很让人回味。

1945年秋,在日本投降之后的北京西直门火车站。日本妇女、孩子等待上车回国前,在秋风萧瑟的树林里仍然支着木板坚持学习;火车里无论多挤,也为孩子留出地方读书学习。朗朗的读书声远不能同中国人庆祝抗战胜利的欢呼声相比,但是那读书声仿佛穿透时空,留存在中国大地上。有人说:“可怕的民族,他们身处绝境,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做出了令人震撼的选择!”

1946年春,日本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全世界的目光正在注视着我们”,“从消沉中站起来”。裕仁天皇作和歌《松上雪》:“大雪纷飞,青松挺拔,岿然不动,人当如斯。”他以越王勾践精神鼓励国民“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首相吉田茂说,“我们打败仗是古今前所未有过的大好事”,“雨后天地更新”,“日本人一定能够站起来,日本一定能复兴”。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无论遭到任何挫折,绝不能丧失精神的青春活力,青春就是你保持年轻的心,只要充满信仰、希望和勇气,以应付日新月异的生活,青春就会永远属于你。”这些话对于日本国民的鼓舞显而易见,至今还被奉为座有铭。

斯大林说日本“还是要站起来”。不禁让人想起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箴言:“你可以消灭它,但你却不能打败它。”日本可以被打败,但却消灭不了。被遣返回国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放言:“等着瞧,我们还会回来的!”日本的失败也是日本的胜利,改邪归正之后,发奋图强,准备更巨大的成功。

显而易见,日本从战争废墟上崛起和复兴众所周知。日本制造业靠廉价、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占领了世界市场,汽车业尤其是这样,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企业迅速扩张,蚕食着欧美企业固有的地盘。1968年索尼公司开发出特丽珑显像管,汽车出口一路攀升,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超越当时的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也是仅次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经济强国。但是日本的人口、领上面积等天然优势远不如美苏等国,也因此引起举世赞叹。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日本制造”伴随一代中国家庭成长的历史记忆进入中国。1980年,丰田在中国设立代表处。“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广告语。与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的艰难坎坷相比,日本65年来取得数不清的成就和辉煌,享受了太多的荣誉和赞扬。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趋于不景气,主要是由于80年代末的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资产膨胀,以及证券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政府改革经济的努力也没有成效。不过2002年2月以来,景气不断扩大,创下了二战后最长的复苏期纪录,不少企业创造了历史最好业绩。但是好景不长,2007年之后,随着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周期,日本经济处境艰难,内需难以振兴,只能靠国外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人力等成本的提高,竞争对手的增加,使日本制造业优势正在丧失。

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汽车市场萧条,造成了裁员、停产,人心不稳。日本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比如,生产按市场需求进行,在海外工厂负责人大都由日本派来,不熟悉当地文化和语言。这样的生产模式就如同侵华战争期间一样,战线拉得越长,兵力就越匮乏,扩张成果没有获得及时的消化,产品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没有跟进,导致部件缺陷和质量下降。

日本还渐渐丧失其产品开发及制造管理能力,制造企业大大减少。1991年,日本有1472家浇铸工厂,到2007年仅剩765家,减少了48%。生产模具的企业从7496家减少到5188家。在汽车、家电生产中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金属冲压企业从1991年的5103家企业,缩减到了3348家。

1999年3月,两名美国的东芝笔记本电脑用户以“电脑内置的FDC半导体微码有瑕疵,存在引起存盘错误而导致数据破坏的可能性”为由,将东芝美国信息系统公司作为被告,向美国得克萨斯联邦地方法院提出了集体诉讼。1999年10月,东芝公司与原告达成“和解协议”,所有美国用户都可获得东芝公司提供的赔偿。而在中国,东芝公司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赔偿,许多新闻媒体跟进报道此事,网上的言论更是如火如荼,充满了激愤情绪:“质量出了问题,凭什么只赔老美不赔中国人?”

2000年,因三菱汽车旗下的帕杰罗越野车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三菱汽车耗资1.5亿美元,召回全球150多万辆相关问题车型。

2003年,丰田越野车PRADO起个中文名叫“霸道”,并且在广告中出现了中国传统的石狮子向其行礼致敬的画面,显然引发了中国人的愤怒。尽管广告创意来自中国人本身,但是许多中国人不论是谁的设计,只要是有问题的日本货绝不放过。当时丰田立即进行了道歉,并把广告取消,车名也改成了普拉多。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引起中国的反日爆发,许多支持日本改动教科书的企业都遭到抵制,只有乖巧的本田识时务者为俊杰,方才逃过一劫。丰田章男当时担任丰田中国公司的本部长,从那时起,他理解了如何把握中国消费者的内心。

2007年,丰田公司盈利200亿美元,到了2008年则亏损了100亿美元。尚未从亏损中挣脱出来,又遭遇了2009年和2010年在全世界的召回事件。

丰田因混合动力型新款轿车普锐斯(PriUs)系列制动系统的设计缺陷问题开始召回。继2009年召回美国市场的426万辆问题车辆之后,2010年在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内召回的问题车辆超过800万辆,涉及8款车型,超过了一年的销售总和。

2010年1月29日,美国《纽约时报》发布了《召回产品排名榜》,首当其冲的就是丰田。美联社说,丰田“损毁了日本制造的形象”。

丰田公司老板丰田章男最初想让丰田汽车美国法人代表替代出面,向美国道歉解释,但是迫于美国媒体和公众舆论,他不得不去美国众议院听证。

而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加藤雅大就召回事件向中国消费者鞠躬道歉,但这没有打消中国消费者对丰田的疑虑。环球网民调显示,超过60%的网友称不敢再买丰田车。

在全世界讨伐丰田的大潮之下,中国也后来居上做出姿态。2月26日,中国质检总局发出了2010年第一号风险警示提醒称,部分丰田车型油门踏板和刹车系统存在缺陷,希望消费者谨慎使用这些车型。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缺陷信息,以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

中国对于消费者保护的法律还不够完善,但是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汽车市场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使得日本汽车公司不得不重视中国汽车消费者的权益。

尽管丰田在中国召回的车辆数量远远不能和召回数百万辆的美国相比,甚至比欧洲还少,但是面对日益重要的中国市场,丰田章男在美国听证会以后,就主动前来北京,会见了商务部陈德铭部长,并在当天下午举行了记者会。

丰田章男面对600多名记者,真诚地向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消费者两度90度鞠躬致歉:“首先,丰田汽车包括中国在内,在全球范围实施了大规模的召回,也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影响和担心,在此我表示真诚道歉。”“对不起”这句话说了5次,外国感叹:“中国真的变强了!”

继而,丰田章男就脚垫、油门踏板、制动系统等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承认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丰田公司发展速度过快。

全球大规模召回事件发生后,丰田公司采取以下三项措施挽回影响,重塑形象。第一,成立由社长本人直属的特别组织——全球质量特别委员会,从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工序把有关质量管理的内容汇总加以改善,在中国也任命质量特别委员参加这项活动。第二,加强技术实力调查体制,派遣技术人员到当地进行技术分析,并且要强化经销店售后服务部门的技术能力。第三,丰田汽车本部“顾客第一”培训中心培养真正从客户角度来进行质量保障活动的人才。

日本曰益重视中国消费者的反应原因很多。重要因素之一是65年前的日本侵略伤痛过于沉重,中国人比任何国家都更容易对于日本的经济错误愤怒。英国《经济学人》记者比尔·艾摩特在《2020世界经济的对手》一文中写道:“中国视日本为天敌,程度超过韩国。”

丰田召回事件余波未平,本田“召回门”一波又起。2010年3月,本田宣布将在美国市场召回41.2万辆刹车踏板存在隐患的汽车。这是本田公司继2月10日因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宣布在全球召回约43.77万辆汽车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召回行动。两大日本汽车制造业巨头接二连三暴露质量问题,彰显了日本制造业的深度危机。

而在家电市场上,日本产品很难采取让中国普通顾客能够接受的低价,消费者不再去追捧日本品牌。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手提电脑的国家,如今在世界电脑市场上,日本厂家所占有的份额无一进入世界五强。曾经在随身听、CD、MD等音响方面引领世界潮流的日本企业,在iPod及电子书籍时代,也大大地落后于世界潮流。

制造业如此,服务业更加严重。一向以服务卓越、安全高效自居的日本航空公司(JAL)作为国营企业民营化以后,不能走向正常的运营模式。加上受全球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业绩每况愈下,发给退休职工的巨额企业年金对经营造成过大压力,导致严重亏损,其负债总额达到23221亿日元,堪称二战后日本最大的一次破产。日本航空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适用《公司更生法》,进行破产保护,而由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组建“企业再生支援机构”提供援助。

日本的危机不止于此。日本的政府债券绝大部分是由日本的公共部门、银行、保险公司等持有,股市泡沫愈发危险,国债比西方其它工业国家都高,伴随着高龄化社会问题的日益严峻,储蓄率下降,风险也就会越来越高。

希腊的财政负债是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5倍左右,令希腊陷于破产边缘,牵制了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二次大战结束时日本经济几乎破产,那时政府财政赤字是国家GDP的两倍左右。而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日本的政府债务总额飙升至GDP的两倍,达到9.5万亿美元,远比希腊严重得多。2010年1月,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日本AA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前景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日本经济评论家浅井隆预言,到2014年,日本经济或将会破产,到那时日本国民的邮政储蓄、银行存款、年金等所有资产都将化为乌有。《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认为,日本正在面临着国家破产的危机。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一个日益严峻的现实。

日本,在经济上被中国超过,国债飙涨、经济萎缩以及丰田公司四面楚歌,在这种内外交困、经济振兴乏力又问题频出的大环境下,2010年4月实施的调查显示,鸠山内阁支持率跌至21%,直到最后被菅直人取代。当日本首相频繁就国内各种问题向议员和选民以及国民鞠躬之际,丰田公司老板走向全世界道歉鞠躬更成为热点新闻。当没有一个尽可能完美与合适的国家领导人的时候,谁知道日本要走向哪里?

而到了7月初,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运输部分析了因突然加速而导致事故的丰田汽车车辆的许多数据记录,调查发现,在汽车撞车时,司机错误地踩在了油门上而不是踩在刹车上。这无疑说明丰田被冤枉了长达半年之久。但是即便如此,丰田也要为自己的公关危机处理方式欠佳反省,而不是一味抱怨自己有多么委屈。

自2009年底以来,在公众(尤其是在美国)对其车辆安全性及是否符合安全规定的抗议声中,丰田已召回近1000万辆汽车。不仅是美国,全世界几乎众口一词要求丰田给与道歉赔偿,任何丰田公司的那怕真理性的解释仍然难免被指责为拖延和不老实。美国国会议员在听证会上对丰田进行了严厉指责,许多议员更相信质疑丰田测试程序的研究人员,而不太相信丰田。

尽管丰田在事件发生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扭转事件的蔓延和扩大,但是仍显得迟缓,以至于在冤案扩大后事态继续蔓延,丰田不仅接受1640万美元创纪录罚款,间接损失不可低估。因此,在纷繁复杂并且夹杂国际政治博弈和民族情绪纠葛的商海大潮中,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多正确,哪怕国际汽车巨头丰田也是如此。有外国学者指出,就像一个弱小的无辜者面对凶悍的抢劫犯的时候,不是试图证明自己多么强大,而是要回避风险,或把风险降到最低,此为上策。因此对于丰田的脚踏门事件,美国部门固然要为此负责,但是作为丰田自身,也要为自己的迟缓和犹豫承担责任。这也是给其他企业一个最好的借鉴和警示。

美国《华尔街日报》将“丰田章男在国会山经受暴风骤雨”形容为美日历史上一个标志性时刻。这一幕同样在中国也是历史的经典,意味深长。

从侵华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1945年9月鞠躬投降到丰田章男的鞠躬道歉,再到2011年3月11日日本特大地震后首相营直人的焦头烂额,三个典型的日本人在65年里重复的难道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是一种国家宿命?

对于日本来说,不承认失败或许很有面子;不过对于有危机感的日本而言,承认阶段性战败或许是日本重生的开始。

当竞技体育位居世界之巅的中国缺席南非世界杯之际,日本足球却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世界杯参赛球队的第9名。日本《朝日新闻》2010年6月26日在社论中指出,日本足球队高扬理想,在不断调整自己前进的轨道时坚持理想的追求,他们的风范激励了不知多少人们;他们的战绩是给闭塞日久的日本社会一份最好的礼物。日本《体育新闻》则指出,经历了“经济上失去的十年”和“政治上失去的十年”的日本,非常需要来自外界的“强刺激”。这次日本足球队不凡的表现,正好是一种对日本民族的“强刺激”。由此,也可以看出足球的社会力量。

日本新任首相菅直人又开始带领日本起航,驶向哪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