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超越日本: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日本坐标”
15387100000031

第31章 中国人不如中国受尊重

尽管近些年来中国国家地位不断提高,但是中国国民形象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呈现悬殊差距状态。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全球态度项目”调查报告,可以反映受访22个国家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和好感度。在受访的绝大多数国家中,大多数民众对中国抱有好感。

对中国有好感最高的是非洲的肯尼亚,达到86%,因为中国给非洲的援助较多。最近为中国形象加分的是中国无偿援建肯尼亚的公路,充分体现了中肯密切友好的两国关系。中国政府表示将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肯尼亚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肯方衷心感谢中国政府的援助,因为此项工程的建设不仅方便居民出行,而且将有效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肯尼亚总统齐贝吉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也使遥远的肯尼亚民众看到了灿烂发展的中国和世界交流的深入,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的好感,因此在非洲大陆上出现了对于中国好感度的最高值。但是在非洲以外地区,中国的经济援助势单力薄,无法显示效力,加上人权、知识产权等问题已成为国际间严重分歧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于是扮演卫士角色,中国成为指责的对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西方一些国家连续多次提出谴责中国的决议案,虽然多次失败,但这场闹剧尚未终场,还有下一幕。西方政府和媒体的作用使得民众缺乏对于中国的好感。中国一向把德国当作日本的道德偶像,认为德国人理性、思辨,但是德国民众却是欧美国家对中国缺少好感比例最高的国家,为61%,对中国有好感的民众比例为30%。

中国有句谚语,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也始终重视与周边国家关系,提倡以邻为善,与邻为伴。但是在亚洲,日本受访民众对中国有好感的比例最低,为26%,对中国缺少好感的民众比例为69%。韩国民众对中国有好感的比例为38%,对中国缺少好感的民众比例为56%。由此可见,亚洲一些国家民众对中国有好感的比例甚至低于欧美国家。

与欧美等国对中国缺乏好感不同,意识形态和人权不是亚洲周边国家民众关注中国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民族感情的分歧,以及对于中国军力上升的担心。88%的日本人认为中国提升军力是“坏事”。在法国,这一比例是87%,韩国是86%,美国是79%,德国是72%。从战略上看,44%的印度人视中国为“敌人”,和印度素来关系不好的巴基斯坦则把中国当作制衡印度的重要力量,因此84%的人视中国“更多是伙伴”。调查方法导致的数据误差和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上升可以解释这种偏差。

在中国逐渐和世界接轨密切的时代,形象也是生产力,好感也是美誉度。中国形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如何趋利避害,争取适当地宣传好中国,展示好中国形象刻不容缓。

免签证入境是验证一个国家国民受他国欢迎程度的标准之一。据悉,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日本国民入境免签,却只有很少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国民免签。至于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毫无疑问,中国公民的国际地位有待提高,中国公民远不如中国菜那样受欢迎。

而今在世界各国的旅游点,作为亚洲新贵的中国人到处都有,到处都是中国音,一看穿着举止神色就知道,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多数人精神风貌有很大改观。但是中国人出境却并不像全世界许多国家那样,能够免签证入境。

据悉,即使周边国家也并不全对中国人免签证,越南、巴基斯坦、泰国、蒙古、俄罗斯等传统友好国家也对持有护照的中国公民说不。即使中国人免签,也主要是公务人员,而不能是普通游客。

有的说法认为,全世界只有朝鲜一个国家对中国人免签证入境。但中国人入境朝鲜也不能随便走动,只能在规定的路线行走参观,又不允许拍照录像,稍有不慎,就被没收随身携带物品。况且中国人去朝鲜旅游,费用达韩国游两倍。

比如,参观平壤和板门店的朝鲜五日游,价格达6000元左右,比包括首尔和板门店的韩国五日游贵一倍。而朝鲜的服务水平、人均收入远比韩国落后,由此可见,中国人人境朝鲜免签证是以花费高额旅行费用作为代价的。

部分中国游客素质在日本不仅体现的是狂傲、庸俗,还展示劣根性,比如无视他人的存在,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抢买抢购。有钱没礼貌,就会受人尊重?

对于日本目前只向中国富裕阶层发放个人旅游签证一事,法务省和警察厅担心放宽签证后,非法滞留的中国人会增多,破坏日本的社会秩序,“警方很难应对”,在东京池袋日本对华不满分子还举行游行。

据悉,在日本进入主流社会的中国人大多是台湾人,大陆来的出书的多,成名的少;赚钱的多,成气候的少;打工的多,做高层的少;做中文电视、报纸的多,办日文电视、报纸的少。中国人在日本可说散沙一堆,报纸百家,协会百家,公司万家,就是不成团。

2010年春节刚过,日本媒体批评中国“傲慢”的言论集中出现。《SAPIO》杂志出特集:“中国要买断日本。”杂志评论员称,希望经济开放能使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更加彬彬有礼,别让我们眼中的孔子礼仪之邦的影子破灭。

有人看到在德国柏林墙上有中国人的涂鸦之作。而在台湾对大陆游客开放后,岛内北海岸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刻着“中国常州赵根大”,经台湾媒体披露后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对“赵根大”的谴责不断。

和中国人在全世界胡乱涂鸦相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专门针对中国人的中文警示语,许多可能被中国人当作具有歧视色彩,或许甚至认为是能够给国人带来不亚于“中国人是东亚病夫”那样的心灵震荡,但是和中国人在国外,在国内频繁的不雅涂鸦相比,这种双向中文引入思索振聋发聩。

许多人去日本期间,拍摄下许多中文告示牌:“请不要站在路中间”,“本店食物饮物严禁带走”,“温泉池中不许搓澡”,不胜枚举,而一半告示的发布者是在日的中国人。

在日本秋叶原的电器一条街上,有中国人开设的专门针对中国游客的电器商场,门口虽然有“请不要站在路中间”的中文警示语,但恰好就有许多中国游客站在路中间,挡住了行色匆匆的日本行人去路。这份警示语和一些中国游客“相映成趣”。

的确,在日本,有的中国游客经常恶习发作,比如合餐时把肉用筷子夹开只吃瘦肉,使用卫生间不冲。还有人让陌生人替他拿洗过的袜子,在公开场合说话嗓门大。

在大阪心斋桥商业街,刚走进一家商店,日本老板就面无表情走上前来,指着一个漆器工艺品中文说明:“请不许用手摸。”可见他认出是中国人。随后又有一个中国人进来,再次被他指到那个中文说明前。显然,这个日本老板有进行中国人公民素质培训的嗜好,但这种做法无疑是以偏盖全和侮辱。遗憾的是,这个中文警示牌不方便拍摄。

的确,我国一部分游客出国的时候,经常做出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影响了“礼仪之邦”的形象,有损国家的荣誉和尊严。不仅是在日本,许多国家都有针对中国人的中文告示牌:“禁止吸烟”,“出门检查您的袋子”,“严惩偷窃者”,“中国人禁止出入”,“如果随意拿商品将报警处理”。许多国家的排外事件没有冲着日本人,都是奔着中国人。

1922年,爱因斯坦访问日本和中国。他说:“在日本这块土地上,有如此美丽、亲切、和蔼的人,真是令人惊叹不已。”“而在上海,欧洲人形成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奴仆,他们好像是受折磨的鲁钝的不开化的民族,而同他们伟大文明的过去毫不相干的。”

而今在日本韩国的旅游点,作为亚洲新贵的中国人到处都有,爱因斯坦应该刮目相看,但是显然还应该进一步改善。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发表报告认定,非法在日本逗留而被遣送的中国大陆人高达12933.这一数字无疑创下了中国公民在海外单一国家被遣返纪录。

抗战时期,4万中国人被日本侵略者用刺刀、绳索强行押往日本出苦力,死亡25%。改革开放后,在日本仿佛富得遍地流油、到处是金的诱惑下,许多人不用胁迫,不请自来,大量涌入日本,甚至偷渡去为日本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也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金钱。但是许多人只能干“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脏、累、险的工作,当清洁员、洗碗工、投递员。

根据日本方面统计,1993年,两万中国留日学生滞留不归,占在日留学生总数的40%。2003年,非法滞留日本的中国人29676人。据认为,仅2005年东京就有10万中国偷渡者。日本于是要求中国加强沿海警戒,杜绝偷渡行为泛滥。

2007年,日本对入境外国人开始实施指纹采集的生物信息认证系统,至2009年已经两年多。入国管理局指出,“曾经发生过的以他人身份进入日本的现象基本已经杜绝”,“这一制度效果远远好于通过水路进行堵截非法入国人员的效果”。

而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被强制遣返的外国人人数达到32661人,其中被入管局认定为非法就业的比例上升到81.3%。其中非常值得关注的是,被强制遣送的中国人比例为29.2%,连续第7年居首位。

据悉,以各种身份进入日本的中国人各色人等无所不包,即使有合法身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处境并不如意者大有人在。

据日本厚生省统计,1993年,中国妇女嫁到日本5691人,在酒店等娱乐场所结识的占30%,以北京、上海、东北的妇女居多。2003年,获得“日本人配偶”签证的中国人(多数为女性)将近6万人。中困女人涉外婚姻一半以上嫁给日本人,许多日本丈夫是工人、农民、残疾人,或者年龄大。许多中国女留学生还“闪婚”、“骗婚”,以解决身份问题,但是离婚率高达20%~30%。

或许单纯的非法滞留不致给日本社会带来危售,似是最大的问题还在于非法滞留者从事非法行为,于人于己都毫无益处。

中国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上海人在东京》里面反映上海人在东京的生活:野蛮成性打架,偷打医院国际长途电话,贩卖中国女人给日本人当老婆,剪色情画报,倒卖假电话磁卡,走私外汇,背着男朋友投入有钱人怀抱等等。这部电视剧虽然是虚构的文艺作品,但是也反映了上海人存东京的部分生活现实。

1995年、1996年,日本发生一系列商店被盗案件,约几十万美元商品被盗,被列为日本第一号盗窍大案,中国首犯4年后在上海被抓。

2002年1月,“中国留学生之父”吉野谕死在被他当作亲生儿子的4名中国留学生手下。2003年,中国留学生杨宁、王亮和魏巍杀害松本一家四口,劫取4万日元,并将尸体绑上铁块和哑铃,沉人大海。此案引起了中日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国人因为非法逗留被日本警方驱逐,不应该单纯理解为歧视。加强自身修养,取得相对于中国国力同样的地位还要做好多工作。中国发展迅速,机会很多,许多在欧美国家的中国高级人才都回国效力。这也许是对执意非法留在日本的那些中国人最好的启示。与其处在日本社会底层,违背相关法律,影响中国人整体形象,不如回国努力,同样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近年来,在日华人人数逐渐上升,从日本外务省公布的数据看,在日华人早已突破85万,并且增长率仍在不断攀升。不过日本并非移民国家,其国民性相对来讲比较封闭、保守、排外,这一特性根深蒂固,并且双边关系由于种种原因并不稳定,在日华人大都很难真正融入日本社会。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诸多困难,接近90%为工作发愁,但是依然表达了留在日本继续打拼的愿望。中文导报分析认为:

一、为钱

有三成多的人表示,选择留在日本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多存点儿钱女,果不是钱的因素,早就回国了这当中有不少人都在国内买了房子,化高昂的房价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的还贷压力令其苦不堪言。在国内工作需要还十几二十年的房贷,在日本只需要辛苦几年就可以还完了。相比之下,为何要回去受更长时间的罪呢?

二、喜欢日本

也有三成人表示,自己不是不想回去,平时对国内的关注比对日本要多得多,但每次回去,无论是在交通、环境方面,还是在人际关系、言谈举止方面,都非常不适应。有人认为,自己的人生观不是想要多富贵,而是要享受生活。有安全的食物、清洁的空气、单纯的人际关系,只要你遵纪守法,就可以有尊严而舒心地生活。在日本待久了,已经喜欢上了这个一切都井然有序的国家。

三、回国找不到好工作

持这个理由的接近两成。有人表示,“海归”在国内人才市场上早已不是以前的香饽饽,现在的用人单位更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再加上每年回国的人数都在不断增长,竞争堪称惨烈,企业给出的起薪越来越低,回去真的是一种极大的冒险。在日本随便找个工作工资也能拿到20万日元以上,为什么要回去呢?

四、喜欢现在的工作和为了家族

持这两个理由的比例最少,加到一起不到两成。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不愿回国,但大多数人选择留下的原因仍是迫于生活压力。

第七章 中国还要追赶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