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超越日本: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日本坐标”
15387100000032

第32章 世界第一运动——足球

2010年南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8轮的比赛中,日本队凭借冈崎慎司的进球1比0客场战胜了乌兹别克斯坦队,成为全球第一支成功晋级世界杯的球队。

2010年6月,世界把目光从聚焦上海世博会转向南非足球世界杯,中国再次成为看客,而近邻日本、韩国、朝鲜却尽情展现了对于足球的理解和热爱。日本在32支球队中最终成绩排名第九,取得巨大成功,本田圭佑立下不朽功绩。

日本首相营直人就此发表谈话指出:“我衷心祝福这一壮举。日本全国人民无疑将由此得到鼓舞与自豪感。”

现在,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何时能再次打入世界杯?中国何时能在世界杯上打入一个球?中国何时能在世界杯上像韩日那样净胜希腊、丹麦这样的欧洲球队两个球?

而今,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具有超过其他任何体育运动的魅力,让五大洲的人们无论国籍,无论民族,无论肤色,无论穷富,热切地投入其中乐此不疲。日本人坚信自己是太阳国度,也把足球运动推向了光辉灿烂的巅峰地步,而最善于刻意用竞技体育装点形象的中国尽管诸多体育项目位居亚洲之巅,乃至世界之巅,但是唯独在最有魅力的足球上却十分落后,始终没能像乒乓球、跳水那样问鼎世界,甚至在亚洲也沦落到二三流水平,不能不让人遗憾和叹息。因此有理由向站在世界最高足球舞台上、来自于东亚的日韩朝三国致敬。世界媒体出现了这样的评论——“足球能够影响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人的生活,它可能鼓舞革命、引发战争,也可以创造和平,抬升整个国家的声誉”。

古代的足球运动称为“蹴鞠”,至迟起源于公元前770年的齐国都城临淄,这时期希腊的古代奥运会刚刚开始。唐代蹴鞠传入日本,广受喜爱,至今日本每年1月4日和秋季“红叶祭”,都要举行古色古香的蹴鞠运动。每6~8人一组,身上任何部位都可以腾挪踢顶,动作优雅潇洒,成为日本独有的风情,让人感慨不已。蹴鞠经战争传人欧洲。19世纪,英国将其改进发展成现代足球。1873年,英国海军把足球传人日本,由此开始了东亚的足球发展历程。

如今,中国足球逢韩国不胜,遇日本必败,常被人讽刺为患了“恐韩症”、“恐日症”。其实早在1913年至1934年,远东运动会一共召开了10届,除第一届获得亚军,21年间中国队连获9届足球冠军。每逢中国足球队与日本队交战,日本队始终足中国队脚下败将,中国七胜一平。动辄打出5:1,4:0的大比分,获得冠军。报纸赞叹道:“中国足球铁军之誉,益行蜚声中外。”在日本举行的远东运动会,中国队5:1战胜日本队再次获得冠军。为此,日本报纸的号外标题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尽管中国足球队横扫亚洲无敌手,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与世界强队接触,在柏林奥运会上大败而归。

新中国成立之初,足球屡败于苏联、东欧等国。1956年,毛泽东接见奥运会冠军南斯拉夫队说:“12年后,我们也要夺取奥运会冠军。”12年后墨西哥奥运会,中国队连参赛资格都没有,日本队在“亚洲足球之父”德国人克拉默的带领下获得奥运会铜牌,这是亚洲在世界顶级大赛上的最好成绩,前锋釜本邦茂光芒四射。此后,日本和中国多次冲击世界杯、奥运会未果,日本比中国的水平更差。

1987年10月26日,中国队在东京以2:0击败日本队,获得进军汉城奥运会的资格。但是和2002年进军世界杯一样,没有经受真正的预选赛检验,以至于在决赛阶段比赛一球未进,尴尬回家,至今成为笑谈,文艺界和民间俗语一再把中国足球奚落批判。

中国足球多次败给韩国,“恐韩症”始终没有摆脱。1988年奥运会和2002年世界杯,由于韩国作为东道主不用参加预选赛,使中国队侥幸逃脱一劫。而决赛在亚洲举行,因此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一目标并没有实现,其实连韩国都没冲出去,是“抽进世界杯”,两次比赛中国队都是唯一一球未进的球队,输得十分窝囊和丑陋。

1998年,410亿人次收看了法国世界杯。身着蓝色队服的日本队首次亮相,引起尊重。2004年北京,一半主力未到的日本队击败完全主力的中国队,卫冕亚洲杯冠军。

日本足球有“百年规划”。1993年,日本足球职业联赛开办,长远规划,扎实进行,与世界接轨,成为亚洲最先进的专业化、职业化管理体制。引进温格、奥福特、特鲁西埃等教练,巴西的济科、邓加、贝贝托、尤尔金霍,英国的莱因科尔,丹麦的劳德鲁普,还有南斯拉夫的斯托伊科维奇等球星也在场上效力。日本球员职业精神突出,常常自己训练,注意生活、饮食起居,不抽烟,不喝酒,敢于奔跑拼抢,富于涵养,公平竞赛。经常与欧美强队对抗,后卫阻挡世界级前锋,中场与世界级中场较量,前锋突破世界级后卫的阻挡,极大地带动了水平的提高。

中国女足取得世界杯和奥运会银牌,孙雯还当选21世纪最佳运动员,为日本女足所不及。但日本男女足在亚洲发展得最为均衡,都曾打进世界杯和奥运会。中国男女足的成绩反差也是世界各国中最大的。

日本足球迅速发展,夺取2010年女子17岁世界杯亚军,而中国已经日落西山。2005年度,日本国家队赢得亚洲最佳国家队奖项和最佳女足国家队,日本原夏子获得亚洲足球小姐桂冠,亚洲钻石之星也是日本川渊三郎。

2010年11月的广州亚运会上,日本男足以1:0击败阿联酋,首次夺得亚运会足球冠军。加上之前日本女足夺冠,日本足球包揽了亚运会最具分量的两枚金牌。这在亚运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而在中国本土上获得这个奖项,对于中国人的心理冲击无疑是石破天惊。

况且,日本男足不是最强的日本队,而是杂牌军,不仅年龄小、非职业,甚至还有几个是在校的学生。似乎,日本更像是游击队,我们是正规军。遗憾的是,中国观众的嘘声仍然没能带来好运,日本足球队3:0击败中国,给准备要首仗取胜、为亚运召开彻夜狂欢的中国浇上一头凉水,并进而一路过关斩将,夺取冠军。2011年1月,日本又获得亚洲杯冠军。

如果说100多年前,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以战胜老朽的中国为标志的话,那么而今日本足球“明仁维新”已经喜获丰收,进军世界,中国无法构成障碍。

足球皇帝贝肯鲍尔说:“亚洲足球的希望在日本。”针对在南非世界杯上,日本足球上佳表现,日本《读卖新闻》存社论中指出,日本足球队中的半数球员都曾经在国外的足球俱乐部中服务过,他们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经历,才把国外的足球经验学了进来,才有了这种进步。

日本足球的佳绩对日本的经济、政治都应该会产生影响。恰好给了处在经济萧条、政治低迷中的日本一种信心。主教练冈田那句“球队以日本精神去应战每一场比赛”的宣言正在感染着每一个日本人,足球给日本打入强心针,首相拿国家队精神激励自己。许多走上街头演说的政治家,都喜欢用“像日本足球一样不服输地努力”作为结束语。就连年事已高的天皇夫妇也在深夜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日本队的比赛,并在接见球队时热情地称,“我明白你们的成功是因为拧成了一股绳”。

中国国家足球队在亚洲区预选赛中被淘汰,未能进入这次南非世界杯大赛,但是中国企业却正享受着世界杯的商机。《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虽然中国队与南非世界杯无缘,但‘中国制造’却并未缺席这届世界杯。”世界杯赛场相关设施是中国企业的专展舞台。有名的空调制造企业格力电器和赛场的座椅,写有各国啦啦队口号的围巾,南非世界杯用球“普天同庆”,吵闹的助威拉拉队用具“呜呜祖啦”都是中国制造的,中国的太阳能公司英利太阳能在赛场上打的广告使其品牌形象为全世界所知。

和中国品牌相比,日本介入世界杯的不仅是足球队,还有更高科技的参与。索尼是国际足联(FIFA)的全球合作伙伴,在南非世界杯期间,双方合作进行3D转播,在5个比赛场地共计25场比赛中采用索尼专业3D摄像机拍摄并实现3D转播。存足球场外,索尼在南非、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巴西和墨西哥7个国家开办了多个3D展馆,为球迷提供3D体验,同时还将销售蓝光3D世界杯宣传片。在日本崎玉举行的世界杯球迷节活动上,索尼还展示了一块全球最大的867英寸的3D高清LED荧幕,现场1万多名观众戴上主动式3D眼镜,欣赏了世界杯比赛和现场表演的立体转播。

据悉,日本和中国都准备开始申办世界杯足球赛,两国围绕足球的直接和间接较量将进一步激烈。

如果说中国足球以经济发展比日韩两国滞后为理由为自己失败开脱的话,那么朝鲜无疑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作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朝鲜没有自己的联赛,主要球员均在日韩等国联赛中效力,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尤其值得中国球员借鉴的是,朝鲜队员尽管条件艰苦,仍然兢兢业业,职业精神浓厚,敢于拼搏,因此在国际大赛上取得好成绩。难能可贵的是,朝鲜男女足均入围近年来的世界杯足球赛,而中国则无缘。

知耻而后勇,致敬则后学。向强者看齐,使日本韩国等国科技经济飞速发展,足球发展的诀窍同样如此。以南非世界杯为契机,中国足球应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向世界先进足球强国看齐,向近邻日韩朝三国致敬学习,这样才有希望在下届世界杯中出现,与强者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