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比巴菲特更真实的草根发家史
15388300000011

第11章 发财的机会来了

毕竟在大连市床单厂干过两年,什么样的“车”没见过,所以你别看当时侯连斌才二十三四岁,那工厂里的缝纫机还真没有能难住他的,所以这小子在厂里的威信挺高,手下的两个小徒弟也挺听使唤。然而,你再有本事有什么用,你也是每月200多元钱的工资。一些大型服装合资企业的确来挖过侯连斌,侯连斌权衡再三还是留了下来。现在的公司薪水虽然不高,但是有房子;合资企业的薪水的确很高,到合资公司你就得把房子交出来,高出那点工资多少年才能攒够一套房子?看来房子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侯连斌的脑袋突然开窍了。侯连斌的一个朋友找侯连斌给维修几台缝纫机,忙活了一个上午,趴窝的几个机器一个一个又飞转起来了,朋友在酒店宴请侯连斌,酒桌上啪地甩给侯连斌一张百元大票。

侯连斌特实在,说什么也不肯要这钱:“酒也喝了,饭也吃了,这钱我看就算了吧。”

朋友哪里肯依,硬是把钱塞到了侯连斌的衣兜里:“酒得喝,饭也得吃,钱该拿你也得拿,你不拿钱下回我没法张嘴找你了。”

现在这100元大票当然是不算什么了,但是在当时那也是侯连斌的半个月工资啊,侯连斌突然觉得这倒是一个发财的门路。于是从那天开始,每到星期六、星期天,侯连斌就到一些个体服装加工厂去转悠转悠,名片都没舍得印,一般情况下先自我介绍一番,然后把事先写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小纸条一一递给那些工厂的负责人,然后回家等电话。渐渐地,侯连斌在那一行里还真有了一点小名气,找他修缝纫机的还真不少,星期六星期天赚来的外快甚至比上班挣得工资都多。

侯连斌的心里有些失去了平衡。一个月给公司忙活20多天,到手的钱就200多元,平均一天才10元钱;星期六星期天忙活两天,也是200多元!一天就顶上班10天,这效率!好一阵子,侯连斌的心一直乱乱的,总想着出去自己赚大钱。

机会终于来了。

2001年金源实业公司下属的服装公司和韩国企业合资,成立了新的合资服装公司,新的合资公司大量裁员,公司里人人自危,托关系走后门,想方设法以期保住自己的饭碗。趁着这个功夫,侯连斌非常顺利地成了一个自由人。

合资公司引进了30台韩国最先进的缝纫机,于是淘汰下来的30台缝纫机被当成废铁扔进了仓库。别人不知道这30台设备的价值,侯连斌知道啊。这些设备的确没有从韩国引进的新设备先进,但是那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设备啊,才运行了不到3年,基本是八成新的东西啊,合资公司虽然不把这些八成新的东西当回事了,但是这些东西一旦拿到个体服装加工厂,那可都是好东西啊。

经过上下运筹,侯连斌把全家的积蓄一招取了出来,以一台230元的价格买下了合资公司淘汰下来的那30台“破机器”。那些天,侯连斌天天躲在家里调试他那30台心爱的机器,一边调试机器一边偷着笑,一边偷着笑一边规划自己的美好未来。